新洲區(qū)東部的舊街,有一個山村名叫孔子河村。村北一座山,名孔子山;村南一條河,名孔子河。在孔子山山腰、問津河旁,矗立著幾棟殘存的古式建筑,這就是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國最古老“大學”的問津書院,我國唯一以“孔子使子路問津”典故而命名的書院。
看碑刻
問津書院的前身,是西漢淮南王劉安所建的孔廟。在明清兩朝中葉,問津書院達到巔峰。在清代鼎盛期,這里還曾得到康熙皇帝御筆“萬世師表”和嘉慶皇帝御筆“圣記大成”金匾(均已于文革時被毀),這使其聲播海內(nèi),名噪一時。
陳列室里,還展示有一件件書院的古時遺珍,包括宋代石欄殘垣,明代“二龍戲珠”神道局部,清代“文昌閣”碑……
品建筑
據(jù)介紹,鼎盛期的問津書院是個宮殿式建筑群,三高六矮十三幢五十余間,軒峻壯麗。先是儀門,文武百官都要在此下轎下馬,肅容走入;然后是講堂,是大儒們傳道授業(yè)的地方;再往里走,是大成殿,供奉著孔子像。而面對儀門的左側,就是讀書人視為吉祥象征的文昌閣、魁星樓、桂香亭…… 如今的問津書院,門口立了尊高3.3米、純青銅材質(zhì)鑄造的孔子銅像——這是由國內(nèi)著名的孔子像雕塑家姜伯玉設計、香港孔教學院院長湯恩嘉捐贈的。
嘆文化
問津書院周圍山環(huán)水繞,圣跡很多,與孔子有關的地名有回車埠、顏子港、長沮沖等等??梢哉f,這里的每一座山石,都有一篇故事;每一個地名,都有一個傳說;每一個學人,都有一部傳奇;每一件碑刻,都是一部歷史。每年三月初一,遠近群眾會自發(fā)來這里膜拜孔圣人,沾沾千年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