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頻發(fā)的校園危機事件屢見報端,波及領域廣,類型復雜,社會影響大,甚至有著逐步惡化的趨勢。這些頻發(fā)的事件不斷拷問著民辦高校校園自身危機管理應對能力,因此要深入探索民辦高校危機特點,并在此基礎上強化危機管理能力,促建安全和諧校園。
關鍵詞:危機管理;大學校園;管理
作者簡介:陶媛媛,女(1982.10-),江蘇南京人,單位: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職稱:助教,學歷:大學本科,專業(yè):金融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中圖分類號]:G4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9-0219-01
隨著民辦高校的迅速發(fā)展,雖然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但相應的民辦高校管理并沒得到顯著改進。近年來頻發(fā)的校園危機事件屢見報端,這些頻發(fā)的事件不斷拷問著民辦高校校園自身危機管理應對能力,因此要深入探索民辦高校危機特點,并在此基礎上強化危機管理能力,促建安全和諧校園。
高校危機管理的內涵
高校危機管理指的是高校管理者在學?;驈V大師生面臨危機威脅的情況下,為了達到有效預防危機、及時處理危機、化危機為轉機等目地,采取的一些應對行為和管理過程。
一、高校危機事件誘因及特點
1、高校危機事件誘因。首先,民辦高校的迅速發(fā)展和不斷擴招,使高校人數(shù)不斷增加,致使學校對學生的管理和教育難度加大,提高了高校突發(fā)危機事件發(fā)生的概率。其次,隨著高校學生基數(shù)的增大,在校特殊學生群體隊伍逐年壯大。第三,隨著信息網絡的不斷擴展,對他們人生觀、世界觀地形成產生了巨大影響,造成了他們社會道德的偏離,導致大學生們在處理事情時缺乏必要的規(guī)范引導和道德約束。第四,當今的在校生大多為獨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受不了拒絕和不認同,也間接提高了高校危機事件發(fā)生的概率。
2、高校危機事件特點。高校突發(fā)危機事件產生的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不可預見性。在這種不可預見性下,首先事件會造成很強的危害性,給學校造成財產、名譽上的破壞與損失。其次會造成很強的擴散性,高校突發(fā)事件的主體是在校大學生,他們思想激進,沒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極其容易被煽動,事件的擴散很可能會引起一連串的聯(lián)動效應,在社會上產生極惡劣的影響。
二、民辦高校危機管理現(xiàn)狀
管理理念跟不上。傳統(tǒng)意義上,民辦高校普遍將學生危機事件視為“偶然”而非“必然”,缺乏日常的預警機制和干預機制的構建。致使高校教師和學生們預防危機事件的意識淡薄、演練不足、防范知識欠缺。
管理體制不健全。當前民辦高校管理部門對突發(fā)危機事件的管理體制上缺乏周全的安排,一旦突發(fā)危機事件,再匆忙組建事件處理領導小組,確定分小組人員,分清職責和工作范圍。在這種緊張的工作環(huán)境下,雖然有些領導小組能有效地控制好突發(fā)事件,但這種事后應急方式并不能處理好和控制復雜的突發(fā)事件,也不能滿足學生家長、在校師生、公眾和管理部門對高效處理突發(fā)事件的期望。
心理危機欠預防。在有關民辦高校危機事件的統(tǒng)計中,學生心理問題比例占了60%以上,而高校專項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又較為缺乏。有些學校的心理咨詢師甚至就直接由輔導員擔任,但他們大部分并沒有系統(tǒng)地接受過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和培訓,這些因素直接或間接地對觸發(fā)高校危機事件有一定影響。
三、強化應對危機事件措施
1、注重預防,強化意識。只有意識到危機預防的重要性,采取合理的預防措施,才能有效避免或妥善應對高校危機事件。所以,在進行危機管理時,首先高校管理者和所有學校成員應面對激烈競爭充滿危機感。用危機理念來激發(fā)所有成員的憂患意識和奮斗精神,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其次要抓好危機預防教育,要將危機意識教育放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抓,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生工作和學生活動來加強危機意識教育。
2、構建體系,強化處置。只有建立了一個完善的高校危機事件處置體系,才能有效應對危機事件。一是分類分級校園危機事件。在危機爆發(fā)后,迅速果斷采取措施,盡可能將危機解決在萌芽、基層、個案,防止積累、激化、擴大。二是打造危機處置的各方聯(lián)動系統(tǒng)。形成上級主管部門層、學校管理層、教職員工層、學生層、社會媒體層的多層信息互聯(lián)互通,便于緊密配合和及時發(fā)布最新情況動態(tài),盡量減小社會負面影響。三是建立危機處理評估體系。構建校園危機是否解除的評估機制,制定校園危機對相關個體傷害與對高校乃至社會造成的整體危害進行綜合評定的簡易標準,以及對危機事件中的人員進行后期隨訪制度。
3、細化機制,強化落實。一是細化危機處理預案。危機處理預案是危機預防體系的重要內容,目的是控制緊急情況的發(fā)展并盡可能消除危機。將危機對人、財產、環(huán)境的危害減小到最低程度。對高校學生工作者來說,處理預案在內容上要求必須含蓋危機的類型以及各類危機的應對措施,危機的預測與評價,人力、物力等資源的確定和準備,組織人員職責,行動計劃程序,危機善后的恢復等。二是細化危機處置流程。首先應由學生輔導員在第一時間介入,對事件進行調查,收集關于危機事件的綜合信息,形成基本的調查情況報告,為處理危機提供基本依據(jù);之后危機專項處理機構及時會同有關人員進行分析、決策,根據(jù)預案和實際情況迅速拿出細化方案;最后由各部門分工協(xié)作、妥善處置。三是落實危機演練制度。有效落實危機演練制度,扎實組織應對危機培訓演練,有助于促使學生和危機處理小組提高危機反應速度、熟悉危機處置程序和熟練危機處置技能。
參考文獻
[1]、崔立鋒.試論高校危機管理體制的構建【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08,(16).
[2]、郭正賢.高校危機管理的探新【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
[3]、李萍,王寶華,鐔冬玲.特殊傳播一防范與化解危機的使者[M].黑龍江出版社,2000. [3]胡百精.危機傳播管理【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4]、吳美娜.高校危機傳播管理的媒體策略研究【D】.江西:江西師范大學,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