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對音樂教師至關重要,無論是口頭語言還是肢體語言,都要求明確、精煉、富有感染力,有審美特性。本文主要分析音樂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的語言藝術的重要作用,以及音樂教師所運用的藝術性語言的特點和運用過程中應當注意的方面。
關鍵詞:音樂教學;語言藝術;特點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9-0044-02
語言作為人們交流思想、表達情感、展現(xiàn)思維的工具,是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對于音樂教師來說,語言更是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如何使用精確、簡練、穩(wěn)妥、規(guī)范、生動的語言來展現(xiàn)音樂的魅力,與學生交流互動,是目前音樂教學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1、音樂教學中教師語言藝術的重要作用
音樂教師的語言應當清晰明了,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得到更多快樂。音樂教師語言溫馨、優(yōu)美,可以給學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回味無窮。優(yōu)秀的有藝術性的音樂教師課堂語言可以使教學成果得到有效的提高。反之,如果音樂教師語言乏味,學生就會失去興趣,影響學生對音樂課的喜愛程度,教學效果顯然會受到影響。下面主要對音樂教師的藝術性語言的重要作用做具體的分析。
1.1、音樂教師課堂語言的準確性的重要作用
在音樂課堂,音樂教師應當重視語言的準確性,必須要用普通話,發(fā)音要標準,要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用優(yōu)美的語言和富有彈性的聲音將學生帶入課堂情境。教師提問問題也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問題的提出需要有針對性,不要模糊,因為提問的準確性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評價學生的回答,準確性也是十分重要的。音樂教師評價的準確性是課堂語言的靈魂,教師的語言準確得體要比華麗顯得重要許多。評價語言準確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貼切得體不夸大其詞更有利于激勵學生。反之,如果音樂教師的評價不準確,會給學生造成誤導,不利于教學。
1.2、音樂教師課堂語言生動形象性的重要作用
音樂本身就是一門藝術,教授音樂課的教師所應用的語言一定要有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這樣才能有聲有色的把課堂氛圍調節(jié)好,講出來的課程一定要有張有弛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的語言有利于引導學生進入課堂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如果語言干枯乏味,則不能帶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在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生可以將思緒伸展到更遠處,身臨其境的感受課堂教學內容。不茍言笑的冷漠的言語,對課堂教學是沒有任何幫助的,不能吸引學生,感動學生。
1.3、音樂教師課堂語言協(xié)調性的重要作用
音樂教師一定要注重課堂語言中語音語調、節(jié)奏和速度的調整,正確的語音語調不但可以提高教學中語言的感染力和親和力也能有助于語言的準確性,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有效提高課堂實效。音樂教師一定要把握語言的節(jié)奏,不能整堂課都平鋪直敘,節(jié)奏強烈可以使學生注意力集中。音樂教學語言高低起伏、聲情并茂,學生自然精神飽滿,興致盎然。倘若音樂教師一味地追求平緩的語速,沒有節(jié)奏表現(xiàn)力,只能造成課堂的死沉狀態(tài),不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1.4、音樂教師課堂語言組織能力的重要作用
在音樂教學語言中,一定要重視語言的組織性,語言如果含糊或者累贅,缺乏邏輯性就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路不清晰,給教學成果帶來嚴重的影響。音樂教師的語言一定要與教學情境相結合,緊緊圍繞教學內容,有邏輯性,步步緊跟,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受到完美的音樂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忌語言啰嗦,語無倫次。
2、音樂教學中語言藝術的特點
2.1、講解性語言
音樂課堂上講解性語言指的是音樂教師在教授學生音樂課程的時候做到字正腔圓,語音標準,從而準確的演示歌曲,講述理論知識表達音樂中所蘊含的思想。音樂作品,是一門藝術性的作品,一定要注重對藝術性語言的講解,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品中蘊含的意義。
2.2、專業(yè)性語言
音樂教師的語言由于受到專業(yè)的限制,一定要注意語言運用時候的專業(yè)性,要在語言運用的過程中注重概念清晰,邏輯清楚,減少學生在理解時候容易造成的誤解和誤差。解釋音樂專業(yè)術語的時候一定要懂得運用自身所學,做到詳盡確切。
2.3、感染性語言
音樂課程中某些音樂專業(yè)知識對于學生是相對難以理解的,這就要求音樂教師不能只是照著課本上讀給學生聽,要進行具體的講解,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和消化。要把生僻的音樂專業(yè)詞匯,用具體通俗的語言表現(xiàn)出來,要求音樂教師將課堂中生硬的例子結合生活中常見的實際例子來引導和啟發(fā)學生,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容易的掌握枯燥的音樂理論。
2.4、趣味性語言
音樂作為一種聲音藝術,本來就能使人輕松給人帶來愉悅的感受。如果教師教課時的語言能夠活潑有趣那就更容易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感受音樂,學習音樂,最后喜歡上音樂。趣味性的語言有利于建立起活潑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5、唯美性語言
好的音樂教師,需要會運用唯美的語言來感化學生,唯美的語言有利于表現(xiàn)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有利于教師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音樂課的審美,有利于引導學生走上愛好音樂的道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唯美的語言氛圍中,學生們的身心都得到愉悅,在享受唯美的過程中吸收知識,是一件多么令人心曠神怡的事情。
3、完善音樂課堂肢體語言藝術性的運用
音樂課堂上,除了對教師的文字語言表達藝術性有要求以外,我們還需要結合音樂課堂教學的本質,對音樂教師的肢體語言的藝術性進行揣摩,才能更好地講音樂知識傳授給學生。
3.1、音樂教師需要注重眼神表達的藝術性
眼睛作為心靈的窗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身勢語言,音樂教師應當注重眼神表達的藝術性,從而利用眼神更好地和學生進行交流。音樂作品的情感,自然地從眼神中流露出來,比生硬的語言更能感染學生,使學生感受到音樂作品的真諦。眼神,對引導學生認識音樂作品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一個肯定的眼神,是對學生極大的鼓勵。在歌唱過程中,用眼神傳遞對學生演唱效果的滿意程度,可以保持演唱的完整性,同時,不影響教師對學生的指點。
3.2、音樂教師需要注重手臂肢體語言的藝術性
音樂教師的手臂肢體語言運用,首先表現(xiàn)在合唱指揮方面,一個好的指揮家是很有魅力的,音樂教師一定要注重這方面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其次,在唱歌或者欣賞音樂作品的同時,音樂教師也會隨意的運用手臂肢體語言來傳遞作品中蘊含的情緒,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含義。肢體語言還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避免課堂過于拘謹。但是手臂肢體語言的運用一定要適度,而且要在合適的情況下,配合合適的肢體語言。否則會顯得過于夸張,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3.3、音樂教師需要注意面部表情的藝術性
面部表情作為肢體語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歌唱的同時,面部表情的熱切飽滿,和藹可親,可以有效地使學生的精力完全投入到歌唱當中。這是有聲語言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豐富的面部表情有利于引導學生順利地進入音樂教學情境,在課堂上一直保持飽滿的精神和學習熱情。
4、總結
音樂作為不同于其他科目的一門藝術學科,具備更多的藝術特點,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在教授音樂課程的時候,在注重知識性的基礎上一定要重視藝術性,將知識與藝術有機的結合成一個整體,讓音樂教學能夠完美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語言藝術就是音樂教學中最重要的藝術體現(xiàn)。
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做到把音樂知識與具體的實物聯(lián)系起來,對知識的掌握也要確切,這樣才能條理清晰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我們還要善于激勵學生,鼓勵學生,使學生有積極的求知欲望,我們應該多讀書,來使自己的知識廣博豐富,在課堂上才能游刃有余的將深奧枯燥的課本講述的淺顯風趣,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能夠容易理解。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我們需要采取不同的語言來進行教學。有方法有目的的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夠受到重視,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重視,讓他們從根本上產生對音樂的熱愛,這樣,音樂課堂才能真正變得融洽。
針對我們自身,一定要努力學習音樂專業(yè)知識,在提高自己專業(yè)素養(yǎng)的基礎上,多多學習其他科目的知識,只有成為一個見多識廣的人才能更容易的將自己的所學傳授給學生。課堂上也才會有更多的東西可以講述,才能更有自身魅力,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只有自身的素質提高了,課堂所講更引人入勝了,教學質量也就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總之,語言的藝術性,貫穿于整個音樂課堂教學過程。音樂教師的優(yōu)秀的語言表達能力,如同音樂作品一樣帶給學生美的享受,讓學生在享受的同時吸取知識,優(yōu)美的語言講述優(yōu)美的音樂,使課堂氛圍更加的令人神往。作為音樂教師,我們一定要加大力度,重視對自己語言方面的修煉,重視音樂與語言的結合,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愛上音樂。
參考文獻:
[1]、黃波.淺談語言藝術的重要性[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2]、曲力達.淺析體態(tài)語言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J];甘肅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3]、張中原.吳小艇.認識和運用肢體語言在音樂教學中的意思[J];青海大學圖書館學報;2008年05期
[4]、余歷程,劉兆赫.音樂教師的語言藝術培養(yǎng)[J];南京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5]、陳有序.談有音樂教學中的非言語交流[J];東北電力大學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6]、李寶華,趙云,張珠珠.淺析音樂課中教師的體態(tài)語言[J];東北大學學報;2009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