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未到八角城之前,就聽到了它的前世今生。但絕非道聽途說,而是有史有據(jù)、字字確鑿。講述者是李振翼先生。幾年前,我在《天水日報》副刊部工作時就聞其大名,且常常編發(fā)一些他寄來的史地隨筆,可惜一直緣吝一面。這位畢業(yè)于蘭州大學(xué)歷史系、曾經(jīng)擔任過甘南州博物館第一任館長的天水人,早年在甘南工作時就參加過八角古城的文物普查工作,并撰有《甘加八角城調(diào)查記》一文。雖然我在一冊舊雜志里早就讀到了那篇質(zhì)樸無華的文字,但他面對面的緩慢講述卻更加精彩。
在那間隱于天水西關(guān)老巷的古屋里,李振翼先生背靠著一把雕花木椅,回憶當年以一個歷史學(xué)者的身份考察八角城的遙遠舊事。他連個中細節(jié)都記憶猶新地講述,仿佛一個人在追憶逝水年華。這一次,我粗略零散地知道了八角城的歷史點滴:從正南正北方位的中軸布局來看,此城當屬秦漢以來古代社會典型的城堡結(jié)構(gòu)風(fēng)格;城墻夯筑夾棍的筑造方式與漢長城遺址完全相同;從八角城的城墻下采集到的新莽時期貨幣和城墻夯土下層發(fā)現(xiàn)的漢代陶片,都可將此城的建造時段指向漢代。
有了這些來自發(fā)掘者的基本常識,我前往八角城的步伐似乎更堅定了些。在甘南州夏河縣作了簡短停留后,就直奔八角城而去。出夏河縣向北,穿過初夏的甘加草原,古老而神秘的八角城就在白色的達里加山腳下。六月的甘南,輕風(fēng)里還裹挾著絲絲涼意,以致草勢并不茂密,看上去像是鋪了一層薄薄的綠毯子。如果從藍天、白云的草原美景中直接進入古城,一定會因為切換太快而無所適從,所以,我沒有馬上進入古城,而是來到達里加山的半坡上。站在香味撲鼻的野花叢中向南極目遠望,草地盡頭的八角城盡收眼底,雖然看不到身著袈裟來回行走的藏人,亦能看到縷縷升起的炊煙在藍天下消失無蹤——哦,我恍惚覺著,自己目睹的不是八角老城,而是一個古老的夢境。
原來,這是一座與我此前踏訪過的仇池山、永泰龜城一樣,有著子民常相廝守的老城。今天的八角城,村名就是八角城村,還生活著70余戶居民,隸屬于夏河縣甘加鄉(xiāng),它也是附近一帶最大的村子,藏漢混居,半農(nóng)半牧,農(nóng)作物以青稞和燕麥為主。其中,藏民約占2/3,但漢族人也會講藏語,住藏式房屋,相處得一派融洽,其樂融融。
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座藏族風(fēng)情濃郁、煙火氣息濃厚的古城!
當然,我更喜歡它獨特的八角形制。
在中國古代的城池建設(shè)史上,以正方形居多,距八角城不遠處的斯柔古城遺址,就是一座方方正正的古城。然而八角城像是古城史上的一個另類,設(shè)為空心“十”字形,有八角,整個城垣有內(nèi)城與外廓之分,且由護城河隔開。站在高高的城墻上,就能看到從城北引來的央拉河水自東西兩側(cè)環(huán)繞全城,于城南匯合后流入央曲河。而內(nèi)城空心“十”字的八角突出,每個角的外側(cè)被截成緩和的鈍角,每個外角上建有突出的墩臺——如此一來,幾乎城墻之下的寸土之地都處在墩臺之上弓弩的射程之內(nèi)。內(nèi)城北側(cè)因依山而無門,只在南面開設(shè)城門,東西兩側(cè)各置一“S”形的彎曲夾道,僅容下單騎通過,即使是手持長矛的士兵也只能豎起武器方可進入。如此獨特的形制,讓我在登臨城墻后不禁猜度起當年兵臨城下時將會發(fā)生何等激越的戰(zhàn)爭。毫無疑問,這種精巧堅固的防御工事很難被敵人攻破。因為它利用外凸的城角和墩臺巧妙地消除了冷兵器時期的城池防御死角,換句話說,它的巧妙之處在于通過舍棄一部分內(nèi)城的面積而換來全局易守難攻的軍事優(yōu)勢,這也正是它的精粹所在。八角城這種獨一無二的城垣結(jié)構(gòu),在設(shè)計上突破慣常的方形、矩形的體系,堪稱我國現(xiàn)存古城中的一個標本。
信步于八角城中,時不時會與一位藏民擦肩而過。他們淡定的表情里既沒有對陌生來客的熱情,也沒有新奇之感,仿佛在昭示著一種相安無事的生活哲學(xué),如同回到一座樸素的村落。然而,歷史上的八角城卻是一處兵家必爭之地。
八角城地處甘加地區(qū),恰是絲綢之路與唐蕃古道的交匯地,亦是歷史上羌人、突厥、吐蕃、回紇等西域部族角逐爭斗的地區(qū)之一。我想,一定是連綿不息的戰(zhàn)火才讓這座屯守防御的邊城有了如此奇特的形制??晌疫€是無法厘清,在這漫長的2000多年,八角城的主宰者到底換了多少茬兒。漫漶的歷史因為躺進典籍而保持沉默,而鮮活的記憶證明,直到清代末年,這里只駐扎著少量士兵,民國時期才有八戶人家遷到了老城西門一帶,在八角城里種田,去達里加山下放牧,牛羊就棲息在城內(nèi)。后來,因八角城成為夏河拉卜楞寺活佛四世嘉木樣大師的屬地,當?shù)夭刈迦瞬砰_始遷入城中居住,八角城藏漢混居的格局才逐漸形成。
其實,八角城的名字是在清代乾隆年間才叫開的。它在藏語里叫卡爾昂,意謂八角城。當我沐浴著初夏的和暖陽光,穿行于八角城的角角落落,心想這可是卡爾昂的陽光時,不免竊笑一番,而且還有點舍不得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