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一條河,“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隨著時間的演變,河流流經的所在,形成了城市最初的脈絡。
在早先人類居住的城市中,農業(yè)的發(fā)展和文明的緣起都離不開河流。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其他民族也大都在有水源的地方建立村落,河流滿足了人類最原始的需求,也慢慢孕育出城市和偉大的文明。
巴黎最早只是塞納河里的一個沙洲,人們居住在沙洲上,可以依靠塞納河的天然屏障,少受戰(zhàn)爭的侵害,當時法國人叫這個地方為Cit,也就是英語里的City和我們所說的“城市”。在早年,河流與城市就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塞納河孕育了巴黎,泰晤士河孕育了倫敦,臺伯河孕育了羅馬。在全球的任何一座城市,都會有一條或大或小的河流穿行其中。“城市是個孩子,如果沒有河流這個母親喂養(yǎng)哺育,城市是無法發(fā)展起來的?!?蔣勛《關的曙光》)
如果城市是一個孩子,那么河流就是孕育他的臍帶。城市依靠著這條臍帶,延續(xù)著他未竟的生命。在城市發(fā)展之初,最繁盛的地方就是河流沿岸。因為便于灌溉,農業(yè)有充足的水源,因為便于運輸,工業(yè)有便捷的交通優(yōu)勢。當城市工業(yè)崛起,經濟繁盛,河流不再是城市發(fā)展的依賴,特別是新的河港建立起來之后,舊有的河道就開始沒落了。當初的商業(yè)區(qū),不再因河而興,也就開始漸趨蕭條。
當臺灣人習慣了臺北東區(qū)的繁華,他們卻很少知道,當年臺北西區(qū)因為淡水河帶來的繁盛。十九世紀后期,艋舺是臺北最繁榮的商業(yè)區(qū)域。伴隨著新河港的出現(xiàn),艋舺也被大稻埕所取代,成為了日據(jù)時代臺北最繁榮的城市。
城市就是這么因河而興、因河而衰的,城市文明的繁盛和衰落亦是如此?!皞ゴ蟮暮恿?,必創(chuàng)造偉大的文明?!蹦崃_河創(chuàng)造了古埃及文明,恒河創(chuàng)造了印度文明,黃河和長江孕育了中華文明,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則衍生出美索不迭米亞文明、巴比倫文明和波斯文明。
雖然經過時間的沉積,文明的光芒有所褪色,但文明的符號卻鐫刻進了城市和河流的記憶之中。湄公河從柬埔寨吳哥窟遺址前流過,那些山石畫像就是人類古文明最好的見證。人們在恒河里為嬰兒的誕生洗禮,也在恒河旁舉行死亡儀式,恒河就是印度的母親。
工業(yè)文明催生了城市繁榮,也成為河流的沉疴之痛?!?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質變壞,80年代魚蝦絕代,90年代身心受害”,河流日復一日地受到破壞。
湘江是湖南的“母親河”,湘江之美從來不乏文人墨客的贊頌。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里描繪了湘江橘子洲的景致:“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濒斞竸t在《湘靈歌》里,寫盡了湘江之水的清澈:“昔聞湘水碧如染,今聞湘水胭脂痕。湘靈妝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窺彤云?!?/p>
可如今的湘江呢?重金屬污染,不僅讓這條河變換了顏色,更危及到了兩岸湘江人的生命安全。城市的發(fā)展,付出的是河流和生命的代價?!跋娼遒?,可以潤吾土;湘江之水濁兮,何以對后人?”這是后人的慨雙。
與湘江有著相似命運的是蘇州河。伴隨上海成長為中國經濟金融中心的步伐,蘇州河的污染逐年加重。最嚴重的1978年,蘇州河在上海境內的河道全部被污染,終年黑臭難聞。
所幸的是,現(xiàn)在人們在向河流索取之余,也開始重新認識到河流之于城市的意義。1998年,蘇州河環(huán)境綜合整治工程啟動。經過十幾年的治理,蘇州河重新找回了昔日的美麗。2011年3月,國務院批準了《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實施方案》。城市如果有決心,湘江也會回到過去。
詩人說:“河流是一座城市的幸運?!彼男疫\,在于河流帶來了城市的繁盛,孕育了文明??珊恿饔质遣恍业?,它在工業(yè)文明之后被遺忘和遺棄。當現(xiàn)代人們重新喚起治理、保護河流的意識,重塑生態(tài)文明,這既是對城市發(fā)展的矯正,也是對人類自身發(fā)展的矯正。
如詩歌《蘇州河》所寫:“一條河的命運,就是一個城市的命運?!彼?,“珍惜一條河的生命,就是珍惜她所養(yǎng)育的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