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一盤綠油油的青菜端到我們的面前時,就想到了一個主題——嘗鮮。
過去,農(nóng)家菜館菜做得鮮就行了,現(xiàn)在品種可豐富了,稻香村做的是鄂西、湘西的土菜,即十堰、恩施、長沙一帶的農(nóng)家風(fēng)味,山湘閣酒家麻城菜做得一流,還有襄陽、衡陽、黃陂的風(fēng)味,咱不光是要吃農(nóng)家菜,還得看是哪個村的農(nóng)家菜。稻香村的殺豬菜,讓我想起了許多年前吃過的一頓流水席,親戚的鄰居家里殺了豬,宴請全村的人都來吃飯,院子里擺滿了桌子,好不熱鬧的場景,吃的大多是豬下水,比如用豬血灌腸,炒豬心等等,餐館里也能吃到這樣的菜,看來大家把地方農(nóng)家菜刨得夠深。
別以為農(nóng)家菜就是地里摘的,湖里撈的,不少農(nóng)家菜館與時俱進(jìn),把有機蔬菜也搬上了飯桌,楚味緣的紫貝、田七,普通的農(nóng)家田里可長不出來,在它們長得最好的季節(jié),掐下來做菜,那才是水靈。野生雞鴨魚肉依然大受歡迎,變著法做野魚,效古法的魚羊肉大煮,正在大鍋灶臺的鐵鍋里。水庫來的魚,配羊肉別提多鮮。
曾經(jīng)的曾經(jīng),我們追求農(nóng)家野趣,自然味生態(tài)園后院子里養(yǎng)著孔雀,還有一塊任你耕鋤的菜地;后湖的水鄉(xiāng)漁作坊,劃著小船,在湖上吃魚,風(fēng)光與風(fēng)味齊閱?,F(xiàn)在的農(nóng)家菜館沒那么注重風(fēng)景了,也不乏荷清水香這樣的,在水一方,四周蛙叫鳥鳴。坐在開敞的亭子里用餐,夏天開闊的水面上開滿荷花,劃著小船咱采蓮蓬去。
有一類農(nóng)家菜館這兩年很紅,王大廚土灶鍋臺已經(jīng)開到4家店,餐館里的桌子是一張土灶,大鐵鍋嵌在土灶上,頭頂著大煙囪,自己拿鏟子在鍋里炒也可以。大鍋灶臺更徹底,修在一個廢舊的工廠里,燒的是廢木材,頂上是簡易的抽油煙機,用板子搭出來幾個隔間,簡陋無比,卻每天人氣爆棚。土鍋土灶燒菜,真有多香,說不上,感嘆有趣的人倒是不少。
農(nóng)家菜做了這許多年,有點疲了,稻香村做起了新派農(nóng)家菜,從環(huán)境到菜品都往精致化方向發(fā)展,誰說農(nóng)家菜就一定要土得掉渣,有趣的農(nóng)家鋤頭裝著稻香鴨,小扁擔(dān)挑著藕元和藕夾,農(nóng)趣十足。菜的口味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rèn)可,可以怎么野,怎么農(nóng),帶勁玩。
我們遍訪吃貨,特別挑出了8家很有特色的農(nóng)家菜館,今年春天嘗鮮看這里。
大別山酒店
(原山湘閣酒家)
麻城吊鍋野菜野味香
《大武漢》評星 ★★★★★
推薦菜品:
野芹菜炒土臘肉 25元
珍珠花炒蛋 18元
臘味大全吊鍋 128元(小鍋) 168元(中鍋) 198元(大鍋)
一家小館子特色鮮明,人氣也不錯。老板來自麻城,店里做的是麻城農(nóng)家風(fēng)味菜,大多食材都來自麻城,做法也特別。
珍珠花炒蛋,珍珠花是麻城龜峰山上春天開出的一種綠色花,當(dāng)?shù)厝藢⑺吹俺郧逑沭B(yǎng)顏。
野芹菜炒土臘肉,野芹菜也是來自麻城,土臘肉是用麻城當(dāng)?shù)剞r(nóng)戶放養(yǎng)的土豬做成的,農(nóng)家風(fēng)味濃郁。
麻城吊鍋是很有特色的吃法。用近2米的鐵絲吊起一口鐵鍋,下有木炭加熱。如臘味大全吊鍋,里面的土臘排、土臘雞、臘鴨、臘魚、麻城肉糕、魚面等食材都是從麻城運來。這么多食材一鍋烹制,湯水濃香,一人還有一個荷包蛋,嫩嫩的沁著湯水的濃香。麻城的肉糕是用苕粉、魚和肉一起做的,軟滑可口。吊鍋的品種有10多款,冬季尤其受歡迎。
老板介紹館子清明節(jié)附近在裝修,欲前往的食客最好以后再去。
推薦人陳哥
楚天交通廣播《好吃佬》欄目主播
一句話推薦:
麻城風(fēng)味,食材豐富的特色吊鍋里一個一個荷包蛋,臘味不錯。
荷清水香農(nóng)家菜館
醬蘿卜煮酸湯開胃
《大武漢》評星 ★★★★★
推薦菜品:
酸湯野生魚(價格依魚的斤兩)
野生菌湯 葷湯底鍋 38元 素湯底鍋 28元
香拿龍骨 48元
這家館子建在一片水面之上,四周蛙叫鳥鳴。以前這里是一個魚塘,荷清水香搭建出了開敞的亭子用餐區(qū)和室內(nèi)用餐區(qū),還有可容納20人的包房。雖然地理位置較偏遠(yuǎn),但還是吸引了漢口食客開車來吃。館子附近釣魚場和草莓園,去游玩的游客也有了吃飯的好地方。
館子前方噴泉水車,后方是一片開闊水面,到夏天的時候就會開滿荷花,食客還可乘小船去采蓮蓬。四周是附近菜農(nóng)種的青菜地,館子里的青菜也多來源于此。
不少熟客都是沖著香拿龍骨這道菜來的。大廚自制的鹵水,將帶肉的豬脊骨鹵制得十分香辣入味,分量也足。戴上一次性手套,大口吃肉,口味濃郁。據(jù)說這道菜被不少其他館子仿效來做。
酸湯野生魚,清江魚類、江鮰、江鱔等和酸湯一起煮制而成。酸湯的酸味來自于大廚自制的重慶風(fēng)味醬蘿卜,加入用豬彎彎骨熬制的湯水里,酸香開胃,魚肉鮮香。
野生菌湯鍋是去年推出以來頗受歡迎的一款,雞樅菌、松茸菌等20種左右??蛇x擇用老母雞熬的葷湯或菌類熬的素湯來煮菌類,清淡養(yǎng)生。
推薦人黎明
FM966湖北生活廣播《生活愛美味喜從天降》主持人
一句話推薦:
開闊的就餐視野,迎湖而坐,吹著春風(fēng),啃著龍骨,那真是悠哉!
王大廚土灶鍋臺
鄉(xiāng)村煎鍋巴每天限量30份
《大武漢》評星 ★★★★★
推薦菜品:
鄉(xiāng)村煎鍋巴 22元
柴火土豬肉 48元
養(yǎng)生蘿卜湯 38元(小鍋) 58元(大鍋)
王大廚土灶鍋臺在武漢已開了4家分店,且這次不止一位達(dá)人推薦。一走進(jìn)餐廳,就可看到一些鮮活食材:甲魚、泥鰍、珍珠雞、時蔬……旁邊是一個透明的廚房工作間,可看到廚師們用柴火燒的灶來烹制一些菜品。
食客則圍坐在放有大鍋的灶臺餐位旁,灶臺也是用木柴燒火。廚師可在中間大鍋為食客現(xiàn)場烹制特色菜品,如鷓鴣、野雞野鴨等。這樣的特色餐位有40張。另外還有30多個包房,魯磨路店開業(yè)1年時間來,常常需排隊等位。
養(yǎng)生蘿卜湯,很多人都是沖著這個湯來的。柴火灶小火慢煨,將筒子骨的骨髓完全煨進(jìn)湯里,再加入豬彎骨和白蘿卜繼續(xù)煨。這樣出來的湯水濃白,稠得粘唇,膠質(zhì)營養(yǎng)完全出來了。蘿卜剔透帶著鮮甜。砂鍋上桌,下面爐子是紅泥黏土制成,燒板炭,很特別。
柴火土豬肉,選材上等土豬肉,精選部位的豬肉切片小火炒制而成,干芋頭梗打底吸油,干鍋上桌。炒出來的土豬肉十足噴香,肥肉部分也不油膩,怕肥肉的都忍不住多吃幾塊。
鄉(xiāng)村煎鍋巴,晚稻米蒸到7成熟后平鋪到柴火灶鍋里,上面鋪上雪菜肉末和蔥姜丁,加入菜油來煎,雪菜肉末的汁水也沁入鍋巴里,鍋巴口感脆香,是道下酒好菜。由于做法復(fù)雜,每天只限量30份,常常很快被訂完。
推薦人九頭鳥
武漢車友圈車友,喜好美食。
一句話推薦:
大家圍著土灶臺吃著柴火燒的飯菜,蠻有特色。
普金大酒樓
4斤魚頭酸辣,越煮越味濃
《大武漢》評星 ★★★★★
推薦菜品:
洞庭湖老味魚頭王 98元
豬腳雞 58元
太和米粑 18元
這是一家湖北風(fēng)味館子,老板是老武漢,有不少老武漢七十、八十年代老菜,如蛋餃、滑魚等。這里的排骨藕湯就是用傳統(tǒng)煤爐砂鍋銚子來煨制,湯水濃稠,還有幾分粘嘴。
主食里的米粑粑也很有幾十年前的記憶。將小米漿炕得金黃脆香,里面卻是白嫩酸甜,有些食客還會吃一份再打包一份帶走。
另外,這里還有湖南廚師烹制的湖南郴州、岳陽等地的農(nóng)家風(fēng)味菜:洞庭湖老味魚頭王和豬腳雞。來自洞庭湖的胖頭魚,魚頭重量近4斤,用砂鍋燉熟砂鍋上桌,加熱越煮味越濃,微辣微酸,湯水泡飯吃也不錯。
豬腳雞,豬腳和雞一起燉制,減除了辣味,口味清淡但鮮美養(yǎng)顏。還有娃娃菜、粉絲等蔬菜可以下入其中來吃。
另外,最近還新推出了湖南風(fēng)味的姜辣系列。除了常見的姜辣蛇外,這里還創(chuàng)新性地融入了新食材,如姜辣螺螄肉、姜辣鴨掌鳳爪、姜辣牛尾……
推薦人娜妹
Fm927湖北楚天交通廣播《好吃佬》節(jié)目主持人
一句話推薦:
老武漢開的館子,藕圓子配地道辣椒醬,藕湯也好喝,米粑粑米香濃郁。
楚味緣私房菜
有個會吃的老板
《大武漢》評星 ★★★★★
推薦菜品:
野鴨燜野藕58元
田園小豐收18元
培根花生芽28元
老板自己買的房子,自己開的館子,也是為了招待自己的一圈朋友,所以從廚子到菜,都有老板個人喜好的烙印。據(jù)說老板自己過去一年也能吃掉上百斤的蛇,可見絕對是此中行家。荊沙秘醬燒甲魚、荊沙秘醬烏龜是這里的拿手好菜,烏龜、甲魚有的個頭碩大,七斤也不算稀奇,而且是從武漢周邊湖里撈回來的,野生不忽悠。甲魚兩吃,紅燒和荊沙醬燒,一蛇三吃,燉湯、紅燒和醬燒,做法沒什么特別,食材確實不錯。這里的野生鱔魚有三指粗,大的一條就有一斤半,私房燒土鱔魚很過癮。
頂湯野菜撈撈出紫貝、田七、豌豆尖和苦菊,前兩個野菜并不常見,撈完菜,湯底還可以下面吃,和甲魚湯汁撈飯有異曲同工之妙。頂湯小米燉鱸魚,湯色橙黃,并非原湯色是如此,而是加入一味綠色食品,店家還賣關(guān)子,要讓食客自己來猜,這小米為什么會煮出金黃色的湯底來。再推一個陰米燉刺猬粥,菜單上沒有,會吃的人才知道點。大盆長豆角保持長豆角原來的長度,彎成圈盤在蒸籠里。
有很多東西都是自制的,比如香煎大白刁的醬料,大白刁也是用自創(chuàng)醬腌制。啤酒臭干子燒臘魚,店家自己腌了400-500斤的臘魚,食材多挑好的用,為的就是要對老板自己的胃口。
這點在裝修中也多有體現(xiàn),150平米的小地方,竟然用了100萬裝修,小到一顆螺絲釘也恨不得用品牌的。凡是有木頭的地方基本上都用實木。4個包房,每間都有窗戶,也是為了老板自己和朋友坐的舒服。自娛自樂,可以把店玩成這樣也是一種境界。
推薦人娜妹
Fm927湖北楚天交通廣播《好吃佬》節(jié)目主持人
一句話推薦:
那個甲魚、那個蛇,秘制的風(fēng)味,別處難尋啊。
稻香村新派農(nóng)家菜館
創(chuàng)新版農(nóng)家菜
《大武漢》評星 ★★★★★
推薦菜品:
鋤頭稻香鴨 58元
農(nóng)家殺豬菜 38元
鹵味一鍋 42元
農(nóng)家菜不是一定要山青水秀,吃地里挖出來的才算,新海景開的稻香村,以新派農(nóng)家菜為主題,很有點味,整個裝修在古香古色韻致中透著精致,大紅燈籠高高掛,門口幕簾上是傳統(tǒng)手藝圖,木結(jié)構(gòu)的包房用附近的鄉(xiāng)鎮(zhèn)名命名,一排銅牌展示著這里獲過獎的農(nóng)家菜。
農(nóng)家菜過去重油重色,稻香村取鄂西、湘西地方菜風(fēng)味,進(jìn)行改良,使之更綠色。菜品的裝盤也別具特色,鋤頭稻香鴨裝盛在鋤頭之上,別出新裁,稻香也不只是名字里的說法,而是確有其物,一種稻草香料鹵制而成的土鴨,回味飄香。特色藕元用一個小扁擔(dān)挑著,兩邊是竹簍,竹簍里一邊是藕元,一邊是藕夾。
農(nóng)家殺豬菜取農(nóng)家民俗而來,村子里有農(nóng)戶宰殺了豬,就宴請一整個村子的人來吃流水席,殺豬菜即是豬的各樣內(nèi)臟燉煮成一大鍋,它用鐵鍋裝盛,半鍋肉菜。
還有它家的鹵味拼盤,地道的湖北家常做法,雞爪、鴨掌、豬蹄鹵的很入味。牛牛群英燴也賣得很好,牛腩、牛筋等牛牛身上之物燒得很熱,裝盛在石鍋里,下面是蘿卜打底,汁很濃,下酒下飯都極佳。
推薦人蔡曉奕
《boss》美食編輯
一句話推薦:
創(chuàng)新農(nóng)家菜,菜品的裝盤很有趣,菜很入味,鹵拼地道湖北風(fēng)味。
大鍋灶臺
農(nóng)家灶臺用農(nóng)夫山泉做湯
《大武漢》評星 ★★★★★
推薦菜品:
水庫大胖頭18元
江鰱28元
北方餃子10元
找到這么個吃農(nóng)家菜的地方可真不容易啊,它在一處修車廠的舊倉庫中,用板子隔出來的包間,中間就是開敞的大廳,很簡陋,不過更有吃農(nóng)家飯的感覺。
每張桌就是砌起來的一個土灶,和過去農(nóng)村里的土灶是一個模樣。上面是一口扎實的老鐵鍋,桌面都是做成大理石的了。下面燒得柴火竟然是實打?qū)嵉哪绢^,舊工地的廢材,附近拆遷的木條,夠原始的。
進(jìn)到棚子里,先選紅湯還是白湯,然后在生鮮區(qū)選魚,有胖頭、江鰱、花鰱、泥鰍、黃鱔、甲魚等多樣,魚都是從水庫里進(jìn)回來。再就是各樣的青菜,都選好了,就在灶鍋里加上農(nóng)夫山泉,開煮。不愛吃魚的,可以選瓦溝蘿卜湯、土雞天麻湯、羊排、臘排骨等,鍋超大,裝個七-八斤沒問題,調(diào)味料也是自助的。白湯燉出來就是一鍋原汁原味的魚湯,紅湯就是加入了辣味的調(diào)料,把魚和羊肉放在一起煮的魚羊一鍋鮮就很受歡迎,仿佛記得秦史里,魚羊鼎是很貴族的菜。肉元一盤三十多個,35元。還有羊臉、北方餃子,都是點擊率很高的。老板選材料很講究,油都是中糧的大豆油。
一群人圍著灶臺吃飯,很熱鬧。每天晚上人氣也很旺。
推薦人陳哥
楚天交通廣播《好吃佬》欄目主播
一句話推薦:
土鍋土灶加劈柴,水泥池子兜滴養(yǎng)了些胖頭、黃臘丁、草魚、鯰魚之類,現(xiàn)點鮮殺,再把農(nóng)夫山泉倒幾瓶子進(jìn)克。
好食寨
量大,便宜,好實在
《大武漢》評星 ★★★★★
推薦菜品:
紅薯糯米蒸排骨 35元
鍋燒鯰魚王 38元
木樓梯、木欄桿,木結(jié)構(gòu)的裝修,一派農(nóng)家風(fēng),環(huán)境也比較嘈雜。菜分量很足,價格也實惠。
土雞、土鴨、土豬肉、土禽蛋、山珍野菜,制法古樸,用具簡單,原汁原味。特別推薦紅薯糯米蒸排骨,荷葉打底,端上來后陣陣清香飄來,分量也很實在。插入筷子,肉質(zhì)很爛,放入口中入口即化,還特別有點鹵味,由于是排骨所以一點都不油膩。用的是紅薯打底,但吸收了肉質(zhì)的精華,伴隨荷葉的底放到口里很香甜。川味牛板筋很有名,典型川菜鍋仔的做法,牛筋入味且爛,和芋頭配在一起,一大鍋紅彤彤的,勾人食欲。最近,軟骨比較多,沒以前燉得爛了。鍋燒鯰魚王口味獨特,分量實在,魚肉細(xì)嫩、肥美,略帶一絲泥腥味,很原生態(tài)。香芋黃金圓香而甜糯,做小點心很解膩。再推薦它家的湯,土鴨糯米湯、豬肚糯米湯,湯汁粘糯,飄著米香。
推薦人楊小羊
得意網(wǎng)美食頻道編輯
一句話推薦:
紅薯糯米蒸排骨醬香味飄飄,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