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紫陽長茄是濰坊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育成的適宜保護地栽培的紫萼長茄一代雜交種。于2009年3月通過山東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該品種耐寒能力強,適宜在山東、河北、江蘇等地區(qū)越冬或早春保護地種植。
關鍵詞:紫陽長茄;新品種;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41.1 文獻標識號:B 文章編號:1001-4942(2012)12-0106-02
紫陽長茄是濰坊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選育的適宜保護地栽培的紫萼長茄一代雜交種。該品種以自交系68029為母本,以自交系H91-26-8為父本配制而成。母本68029是黑龍江的齊茄一號抗病單株與重慶三月茄雜交分離的優(yōu)良材料,經(jīng)過7代系譜選擇而成的優(yōu)良自交系;父本H91-26-8是從韓國早熟抗病一代雜交種黑珊瑚中經(jīng)多代單株系統(tǒng)選擇篩選出的長茄高代自交系。該品種2007年參加山東省茄子區(qū)域試驗,2008年參加生產(chǎn)試驗,6667m2平均產(chǎn)量5 98363 kg,比對照品種增產(chǎn)308%,于2009年3月通過山東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為紫陽長茄。
1 品種特征特性
該品種植株生長健壯,枝條中等直立,分枝能力強,開展度70 cm×70 cm;葉色濃綠、肥厚,最大葉片長178 cm,寬122 cm;莖稈呈紫黑色;主莖第7~8節(jié)著生第一花序,主莖分杈后每個葉腋著生1個花序,每個花序能同時坐果2~3個。果實長棒形,長30~35 cm,橫徑5~6 cm,單果重300~400 g;果皮紫黑色、有光澤,肉質(zhì)細嫩;種子少,品質(zhì)佳;坐果率極高,果實膨大快,一般每6667m2產(chǎn)量5 000~6 000 kg,高產(chǎn)田可達8 000 kg以上。該品種高抗茄子黃萎病、綿疫病和葉部其它病害,耐寒能力強,適宜在山東、河北、江蘇等地區(qū)越冬或早春保護地栽培,也可在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作為春保護地品種種植。
2 栽培技術要點
越冬保護地栽培一般8月中旬播種育苗,9月下旬定植,11月下旬即可陸續(xù)采收上市;早春保護地栽培一般于1月中下旬播種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即可上市。
21 播種育苗
用無病蟲源的田園土加腐熟有機肥做苗床和營養(yǎng)土。將種子用01%高錳酸鉀浸種15~20 min,清水洗凈,用干凈的濕毛巾或紗布包好,25~30℃黑暗環(huán)境下催芽,60%左右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播種前苗床澆足底水,待水滲下后用營養(yǎng)土找平床面。將種子均勻撒在苗床上,每6667m2栽培面積用種量50 g左右,每平方米苗床播種10 g,播后覆1 cm厚的營養(yǎng)土。
22 苗期管理
待幼苗長出1~2片真葉時即可分苗。分苗緩苗期間白天注意遮蔭,防止幼苗過度萎蔫。幼苗緩苗后,可伴隨澆水追施一次提苗肥,促進幼苗生長及花芽分化。
23 合理定植
保護地栽培須施足基肥,
進入結果期后追肥應做到少施勤施。一般6667m2施腐熟有機肥5 000~6 000 kg ,NPK三元復合肥30 kg,然后深翻一遍,使土肥混合均勻。田間整12 m寬平畦,每畦定植兩行。選擇陰天或者多云天下午定植,定植時采用大小行栽培模式,大行作為田間操作行。畦內(nèi)行距50 cm,畦間行距70 cm,株距45~50 cm,每6667m2定植2 300株左右,定植后覆蓋地膜。
24 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及時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生長。結果前期,以控水蹲苗、中耕保墑為主。門茄開始膨大、果皮有光澤時,即可結束蹲苗,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果實膨大和植株生長。為增加光照,一般采取雙蔓吊蔓整枝。前期以主干結果為主,后期以萌發(fā)的側枝結果為主,坐果后及時將過多的果實和畸形果疏除,提高商品果率。
25 病蟲害防治
在多年連續(xù)種植茄果蔬菜的地塊易發(fā)生根結線蟲病,可通過選取抗線蟲砧木嫁接預防;其它田間病害應以預防為主,注意降低田間空氣濕度,及時清除老、病葉果殘體,可有效降低病害發(fā)生。保護地茄子主要病害有灰霉病、褐紋病和綿疫病,可選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500倍液交替防治。
保護地茄子的主要害蟲是白粉虱、螨蟲和薊馬。要以預防為主,定植后棚內(nèi)均勻懸掛黃色粘蟲板可有效誘殺白粉虱成蟲,藍色粘蟲板可誘殺薊馬成蟲?;瘜W防治白粉虱可以用3%啶蟲脒800倍液或25%吡蟲啉2 500液;螨蟲和薊馬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5 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1 000~1 500倍液噴霧防治。 山 東 農(nóng) 業(yè) 科 學 2012,44(12):13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