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陵峽淺刺大板栗”(大果型)系全國被推廣的良種之一。產(chǎn)于宜昌、秭歸、沿江地區(qū),分布于鄂東、鄂西各板栗產(chǎn)區(qū)。樹勢強健、樹冠緊密、果珠大,平均單粒重25克,刺束短而稀疏得名。堅果極大,最大堅果可達50.2克,外殼呈深褐色、具光澤、茸毛少、果型齊整美觀、果肉甜糯,屬上等出口商品。本文通過以前工程技術人員的實地實驗,主要來探討大板栗的嫁接方法。
1.板栗的習性
板栗,學名:Castanea mollissima,又名栗、中國板栗,是殼斗科栗屬的植物,原產(chǎn)于中國。板栗具有喜光照、耐旱、耐寒、要求土壤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較低的沙壤土和礫質土、微酸性等特點。板栗樹冠圓廣、枝茂葉大,其適應性強,在公園草坪及坡地孤植或群植均適宜;亦可作山區(qū)綠化造林和水土保持樹種。
2.接穗的引進
從試驗中考察得知,板栗嫁接未成活的原因,多是由于接穗質量不好,往往在嫁接成活之前就干枯而死。為了提高成活率,所以在引種時我們要把住兩個關鍵:一是選用生長旺盛結果良好的,無病蟲害的中上層萌條和中下層外圍結果枝,所采接穗一定要在能充分反映本品種特性、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品質好、無檢疫對象的優(yōu)良植株上采集;二是接穗采好后嚴格按50~100支一把捆好,裝入盛有濕沙的木箱內(nèi)(木箱大小不定),然后將包裝好的接穗用車船及時運回,放入室內(nèi)避風保溫處,并用70%的含水沙貯藏。夏、秋芽接用的接穗,多采用當年新梢作接德,最好隨采隨用。采下接穗之后要立即剪去葉片,留下 0.5~1.0厘米長的葉柄,再用濕毛巾包好,帶到田間使用。當日不用的接穗應將下端插人濕沙中,放在陰涼處暫存。春季或冬季嫁接都用一年生枝條作接穗,可隨采隨用。也可將接穗采集好后,在陰涼處挖淺溝,溝底鋪濕沙,再將接德下端,插人濕沙中貯存,也可在冷涼的地窯內(nèi)鋪一層10厘來厚的濕沙把接穗立插在沙中貯藏,以備使用。具體操作接穗芽直立或斜插于沙中,表面覆蓋稻草或麻袋。每隔三天檢查一次沙的濕度,處理20~40天即可取出嫁接。實驗證明點上砧木發(fā)芽2厘米后才嫁接仍未影響成活率。
3.嫁接的方法
板栗嫁接方法很多,歸納起來有枝接和芽接兩種。我們常采用枝接中的劈接、單芽切接、皮下接三種。這里就單芽切接介紹其操作方法。
首先在離地面6厘米處剪斷砧木,選平滑的一側在斷面處略帶木質部垂直向下切去2~3厘米左右,再在接穗頂芽同側削約3厘米左右的長削面,在長削面的對側削1厘米的短削面,接穗下部削成楔形。接穗削好后,按長削面向內(nèi),插入砧木劈口內(nèi),砧穗的形成層一定要互相對齊貼嚴,最后用薄膜綁好扎緊。
在嫁接的過程中要注意三點:一是插穗部位要正確,必須插在形成層和木質部之間;二是接穗削面不宜完全插入砧木劈口內(nèi),要讓它露出0.1~0.3厘米,以使接穗愈合;三是砧穗二者的形成層至少有一邊對齊貼嚴,用簿膜自上而下,扎緊綁嚴。
4.嫁接后的管理
板栗嫁接后,為提高成活率,新削增枝擴冠,調(diào)節(jié)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我們要采用下列措施:
4.1解綁、固梢
當成活的新梢抽生到10~15厘米時即行解綁,用刀片輕輕劃去簿膜并及時用樹枝或竹桿插入土層內(nèi)約5厘米連同砧木固牢,以防接穗的新梢被風折斷。
4.2除萌摘心
嫁接成活后及時檢查砧木的萌發(fā)芽和萌條,且從速剪除,以防營養(yǎng)分散枯死。其中選取一個健狀的芽讓它萌發(fā),以備來年浦接,其余的全部抹掉。當新梢長到50~60厘米時,抹去頂芽,促使其分枝和粗生長。摘心后對增枝擴冠,早豐產(chǎn)起到一定的作用。
4.3施肥
為了有利于分期分批補充嫁接的樹體所消耗的各種營養(yǎng),我們要進行全面的施肥,大樹采用環(huán)狀式在嫁接后墾復時施基肥每株磷肥0.6斤,嫁接成活后每株施追肥二次,尿素0.82斤,碳氨0.39斤,前者對恢復樹勢,后者對壯梢、新梢抽長和增粗、提早掛果收到一定的效果。
4.4修枝整形
板栗樹的特點屬高大的喬木,是極強的喜光樹種,芽具有明顯的頂端優(yōu)勢和異質性。如任其自然生長,會造成結果部位的樹冠外移,外圍枝過密,內(nèi)膛光照不足,下部枝枯死,骨干枝光禿,又會造成結實不良。故必須在嫁接成活后修剪整形。
修剪整形分主干疏層形和自然開心形兩大類。不同年齡的樹修剪整形有異。我們的作法對成年樹的修剪是隨樹作形,對幼年樹的修剪,按目前板栗發(fā)展的趨勢,即良種嫁接,密植矮化,進行科學化管理,采用了自然開心形。因為這種樹形的特點是樹勢中等,無中心干,3~4個主枝斜生在主干的先端,每個主枝上適當配置側主枝即可。通過夏季兩次摘心后,就出現(xiàn)了三個新梢作主枝,并萌發(fā)了不少側枝,在秋季,每個枝上再留三個健狀的枝作主枝,其余的枝全部除掉。第二年春在側主枝上又選留三個新梢作骨干枝,依次類推,就可以成為所希望的樹形。還要注意隨時剪去病蟲害枝和徒長枝。
4.5防止病蟲害
板栗最普遍的一種病叫“胴枯病”又名腐爛病、栗疫病。此病害主要危害板栗樹的枝干皮層部位,被害部位感染后,初期呈褐色病斑,病害未侵害樹干一周時,植株仍能開花、結果。當病害繼續(xù)擴大侵害樹干一周時,植株上部葉片萎黃,然后枯死。枝干病皮干燥后,病部表面呈粗糙狀形、或龜裂狀態(tài)。此病發(fā)生的原因,先由氣候反常引起,造成樹勢不旺,發(fā)病面較廣。防止方法,目前通過實驗采用病疤治療;即在病疤上用銳利的小刀劃一道小溝槽,間距3~5毫米,然后涂以自制石硫合劑原液,收到良好的效果。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