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錨對于船相當于汽車中的手剎,是確保船舶安全的一種不可缺少的設備,在船舶操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正確的操作與使用,就會避免許多事故的發(fā)生。
1.錨的應用
1.1固定船舶
沒有靠泊計劃時,將船舶系留在安全水域?;蛘邤R淺時固定船舶,防止風流將船舶移動,對船舶造成更大的損害,等待高潮時,做好計劃后采取措施脫淺。擱淺時,將錨拋在深水處,可以利用絞錨來脫淺。
1.2靠泊時拋錨
靠泊時控制船舶移動速度,船舶進靠擁擠泊位,為控制余速,在到達泊位前拋錨拖航,可起阻滯作用,再適當用車舵可使船尾部先靠上碼頭。在吹攏風和壓攏流靠進擁擠泊位時,為了阻滯船首被快速壓向碼頭,在進泊前拋下外檔錨,且適時慢松錨鏈,再用車舵配合,使船舶緩慢靠進泊位碼頭。開船離泊時,再絞外檔錨而使船首穩(wěn)妥離碼頭。
1.3應急時拋錨
拋錨緊急制動船舶,在淺水水域用全速倒車仍無法避免碰撞、擱淺時,為了盡快把船停住或減輕事故損失,可同時拋出雙錨,鏈長通常情況下為2倍左右水深,盡快爭取在錨鏈受力前的短時間內牢牢剎住,利用錨的制動作用協助倒車緊急將船停住,以避免發(fā)生碰撞、擱淺事故。減少由于船舶的巨大慣性造成的船體前沖,將船停留在安全位置,包括靠離泊,主機停車停電舵機故障時等,所以一般進出港,過大橋,在復雜地段航行時,要求備雙錨了頭。
1.4拋錨掉頭
在狹水道或者安全水域不大時掉頭,一般拋右錨向右掉頭,因為船舶一般是右旋螺旋槳,倒車時船頭向右偏轉,更有利于掉頭。
1.5狹水道后退拋錨
在狹水道或復雜航區(qū)避讓他船,或發(fā)生船吸、岸推、岸吸等現象致有危險時,立即拋錨協助用車、舵避免發(fā)生事故。惹緊急情況 后退時,可以拋錨穩(wěn)定首向,倒車后退,減少倒車時的偏轉。
2.錨的操作
2.1頂水拋錨
這是最常用也是最安全的拋錨方法,要事先根據水深考慮好出鏈長度,要考慮到船舶旋回時需要的安全旋回圈,根據水深,底質風流情況選定錨位,根據水深確定出多少鏈備錨,(如果30米以下,一般將錨備到水面)到位置后,當船舶有后退速度時將錨拋下,一般先出鏈2被水深,剎一下,待錨鏈向前時,慢慢送到所需鏈長,這樣就不會錨鏈窩在一起,注意快到所需鏈長時,后退速度盡力不要超過1節(jié),防止錨鏈突然受力造成斷鏈,或者剎不住丟錨,拋好后注意觀察船舶的移動速度,大福應該觀察錨鏈受力拉緊后再松弛下來,確認錨抓牢后,方能完車。
2.2順水拋錨
同樣確定好錨位出鏈長度后到預定地點前進速度約0.7-0.9節(jié)時,將錨拋下,船繼續(xù)前進,慢慢出鏈到需要的鏈長后,剎牢,同樣注意,不要窩鏈,待船舶慢慢掉頭后,確認錨抓牢后,完車。
2.3深水拋錨
如超過50米水深,備錨時,要先把錨鏈松出,使錨接近到地后,再剎緊剎車,松開離合器。如果70到100米,應盡力把錨鏈全部用車松出,同時一定要控制好船速,盡量不超過0.4節(jié),否則,就有丟錨或者斷鏈的可能。
2.4拋一點錨的操作
一點錨一般在避大風或者避臺風時使用,中遠船舶一般在避臺風時,都是拋一點錨,當船舶已受臺風影響,在風力達7級時頂風進行拋錨操作,船舶抵預定錨位后船略后退時,將雙錨同時拋下,第一次出鏈約水深的2倍,待錨鏈方向向前時,同時將雙鏈松到需要的錨鏈長度,剎牢時盡可能使其同時受力,若臺風過強宜用主機進車,減少錨鏈的受力,首向正頂風向。臺風過后,風力減小后應及時起錨,雙錨同時絞起,然后再就地另拋單錨或另擇錨地下錨,否則因臺風過后,風向變化,雙鏈容易扭結,同樣不要窩鏈,窩鏈容易走錨也容易雙鏈扭結。
總之,錨的使用非常重要,作為船長應正確的掌握錨的應用,平時也要注意保養(yǎng),特別是注意剎車帶的使用情況,及時更換,備錨時錨桿要出錨鏈孔,防止緊急時,拋錨拋不出的情況發(fā)生。船長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學習、探索和總結經驗,要掌握在不同情況下錨的使用方法,同時吸取別人的教訓,變成自己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