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檢驗作為保障鍋爐安全運行的重要手段,應引起充分的重視。本文針對鍋爐檢驗的內容,對常用檢測方法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鍋爐的無損檢測技術,以更好地提高鍋爐檢驗質量,確保鍋爐安全、可靠運行。
【關鍵詞】鍋爐;檢驗;內容;方法
鍋爐作為一種科學、有效的能量裝換設備,可以將鍋爐中的內部燃料轉化為各種化學能及熱能;利用高溫水或者水蒸氣、有機載體等能量,實現(xiàn)熱能的向外傳遞。以當前工業(yè)生產的實際情況來看,鍋爐已經在諸多領域廣泛運用,而鍋爐的安全問題沒能引起充分重視。例如,國家提出的鍋爐壓力容器的安全技術規(guī)范、標準等,并沒有在具體實踐中落實,在鍋爐安裝、運行等環(huán)節(jié)仍存在安全隱患。因此,采取有效的檢驗方法與措施,保障鍋爐安全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1.鍋爐的檢測內容
定期做好鍋爐設備的質量檢驗,采取有效的質量控制手段,保障鍋爐的安全運行。其中質量檢驗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1鍋爐的內部檢驗
內部檢驗主要包括鍋爐停爐、放水并冷卻之后實行的檢驗手段,其主要內容包括:客觀判斷可能對鍋爐安全運行產生影響的因素,如過熱、泄漏、裂紋、變形、腐蝕及磨損等;在正式檢驗之前,應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將妨礙檢查的給水裝置、排污裝置、汽水擋板等拆除,準備安全照明電源;如果檢驗的部位與地面平度相比高出3m以上,則需要現(xiàn)場搭設腳手架;結合鍋爐運行的實際情況,合理確定檢驗的部位。在檢驗過程中,分清檢驗的重點,做好檢驗記錄以備后期查看。完成檢驗之后,應出具檢驗報告,得出最終檢驗結論。
1.2鍋爐的外部檢驗
在鍋爐運行過程中,對其外部進行檢驗,如鍋爐本體檢驗、管理檢查等,可包括查看入孔是否發(fā)生漏汽、漏水現(xiàn)象,氣閥門或者水閥門的運行狀況,確保安全附件靈敏、齊全,落實鍋爐安全運行的崗位責任制。在保障鍋爐安全、穩(wěn)定運行的基礎上,采取宏觀檢驗方法,對鍋爐能否繼續(xù)運行提出結論。
1.3鍋爐的水壓檢驗
結合我國有關蒸汽鍋爐及熱水鍋爐安全技術的監(jiān)察要求來看,水壓設計應符合標準和規(guī)定,檢驗鍋爐內部受壓部件的強度及嚴密性。其檢驗的內容主要包括準備工作、壓力值、環(huán)境實際要求、處理意見等。
2.鍋爐的常規(guī)檢測方法
2.1目測觀察方法
目測是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但是需要檢驗人員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通過感官判斷來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鍋爐表面出現(xiàn)的各種缺陷。例如,磨損、裂紋、變形、腐蝕、焊接不足、焊縫氣孔等;如果在壁板中已經出現(xiàn)了細小的裂紋,可以利用砂紙進行打磨,采取10%左右的硝酸溶液進行浸蝕,再擦干凈即可;如果懷疑板邊存在缺陷,可以除掉表面的水垢或鐵銹,擦干凈之后用放大鏡觀察。
2.2錘擊檢測方法
采取小錘敲擊各個部位的方法,是鍋爐檢驗的基本方法之一。利用小錘產生的彈力,通過判斷其聲音、振動情況等,確定鍋爐的金屬缺陷程度、松動現(xiàn)象及是否存在裂紋等。在應用錘擊法之前,需要查看小錘子的手柄是否發(fā)生松動或者裂縫,以確保錘擊能夠如實反映鍋爐狀況。小錘頭為一邊圓頭、一邊尖頭,以木料作為手柄;利用小錘敲擊鍋筒和爐膽,如果物體發(fā)出清脆的聲音,則處于良好運行狀態(tài);如果物體發(fā)出遲鈍、渾濁的聲音,則可能內部發(fā)生腐蝕;如果物體發(fā)出沉悶的聲音,則可能水垢堆積較為嚴重,或者存在夾灰、夾層等,需有針對性地采取處理措施。
2.3白粉煤油檢查方法
如果采取錘擊法判定為金屬可能存在裂紋,為了進一步確定裂紋的位置、長度等,則可選擇白粉煤油檢查方法。在檢查之前,利用砂紙或者紗布將裂紋表面的金屬擦干凈,再采取10%左右的硝酸溶液或硫酸進行侵蝕;當金屬表面自然干燥之后,涂抹一層煤油,保留約20-30min,將煤油擦干凈之后,在裂紋及其附近涂抹白粉。最后,利用小錘輕輕敲擊金屬裂紋位置,如果裂紋中的煤油透過了白粉,則可清晰看到裂紋的長度及走向。
2.4燈光檢查方法
通過采取燈光檢查方法,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集箱、鍋筒或者管子中的不均勻腐蝕問題,判斷是否存在粗裂紋、變形等缺陷。在檢查過程中,沿著金屬表面利用燈光照射,如果金屬表面已經腐蝕,那么在燈光下就會體現(xiàn)出黑色的斑點;如果金屬表面發(fā)生鼓包現(xiàn)象,那么鼓起的部分在燈光下光亮度極高,而凹下的部分則明顯發(fā)暗;如果金屬表面存在裂紋,則在燈光照射下清晰地呈現(xiàn)出一條黑線。針對最終檢驗的結果,有針對性地采取治理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3.鍋爐的無損檢測方法
3.1超聲波檢測技術
通過采用超聲波探傷技術,可及時發(fā)現(xiàn)表面存在的缺陷或者焊縫中存在裂紋等問題;在進行管材、鑄件或者鍛件等產品的檢驗領域,已經成功投入使用并取得較好效果。在鍋爐檢驗中的具體應用,應合理選定探傷的時間、方法、頻率等,如果工件不能符合檢驗的條件,則需要作出相應調整,確定合理的耦合劑與耦合方法,提高探傷的靈敏度,采取粗探傷與精探傷相結合的方法,最終分析并評定探傷的結果。
3.2表面滲透檢測技術
采取滲透探傷方法,奠定在毛細管作用原理的基礎上,對表面的開口缺陷進行檢查,是無損探傷的方法之一,可快速、精準地確定表面的各種缺陷,如裂紋、疏松、氣孔等;該種檢驗技術不會受到任何化學成分或者材料的限制,也不被尺寸、缺陷形狀等影響,既可以檢查焊件、鑄件,也可檢查各種鍛件,在陶瓷、玻璃制品、塑料中也適用;在鍋爐檢驗中,如果工件表面較為粗糙,可能對檢驗結果產生影響,需事先采取處理措施。在進行探傷之前,需要考慮被檢測物體的表面是否存在缺陷,缺陷的種類、大小、被檢部位的粗糙度、探傷劑性質等,確定合理的操作方法,實行滲透、乳化及干燥等一系列處理過程,最后對試塊對比狀況、探傷結果等進行標識與記錄。
3.3磁粉檢測技術
采用磁粉檢測技術,主要通過磁現(xiàn)象,對鐵磁性材料以及工件的表面進行缺陷檢測,尤其在工件表面或者近表面的折疊、氣孔、夾渣、裂紋、冷隔等缺陷檢驗中更為適用。而不能用于檢測工件表面的劃傷、埋藏較深的缺陷或者針孔式缺陷等,也不能應用于奧氏體不銹鋼焊縫、奧氏體不銹鋼材料或者非鐵磁性材料中。在進行鍋爐檢測時,結合鍋爐運行實際情況,選擇恰當?shù)臋z測方法,對工件實行預處理,并做好施加磁粉、磁化過程、磁痕等觀察和記錄過程,對缺陷進行評定,采取后處理措施。
由上可見,開展鍋爐檢驗工作,既可確保鍋爐的安全運行,又可延長鍋爐使用壽命,提高熱效率,確保企業(yè)安全生產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隨著各種大型鍋爐投入使用,也對鍋爐無損化檢測提出較高要求,在做好常規(guī)檢測工作的基礎是哪個,運用新技術、新方法,既可推動現(xiàn)階段工作的開展,也為今后鍋爐檢驗的技術創(chuàng)新奠定基礎。 [科]
【參考文獻】
[1]國鳳和.工業(yè)鍋爐能效定期檢驗技術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12).
[2]陳旭暉,侯若明.滲透檢測在鍋爐檢驗中的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5(1).
[3]陳娟.有關鍋爐壓力容器檢驗問題的分析與探討[J].科技資訊,2012(25).
[4]劉劍利,李杰.鍋爐檢驗質量的控制體系與程序[J].裝備制造技術,2009(6).
[5]買買提艾力·肉孜.宏觀檢查在鍋爐定檢中的作用[J].中國質量技術監(jiān)督,2011(9).
[6]敬仕煜,梁勤.曾輝等.鍋爐管內壁線性缺陷分析和檢驗[J].電力建設,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