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托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省際大通道榮成—烏海線的修建,結合《鄂爾多斯地風積沙路基擊實標準及檢測方法研究》課題的開展,通過對鄂爾多斯風積沙的CBR值、回彈模量、壓縮試驗的數(shù)據(jù)分析,研究鄂爾多斯地區(qū)風積沙的靜力學特性,即強度—變性特點,以確保風積沙路基具有更好的強度、穩(wěn)定性。
【關鍵詞】風積沙;實驗;回彈模量;變形;強度
內(nèi)蒙古地區(qū)沙漠分布范圍較廣,在沙漠地區(qū)修建公路,基本要使用風積沙作為路基填料。風積沙具有水穩(wěn)定性好、沉降均勻、受不利氣候和季節(jié)的影響較小、儲量豐富和就地取材方便等優(yōu)點。然而,在沙漠形成的過程中,由于風力的作用,會形成很多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沙丘,有的沙丘高達十幾米,因此,路基也將會出現(xiàn)許多高填方路段。為保證風積沙路基具有更好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必須研究風積沙作為路基材料的靜力性質,以確保風積沙路基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筆者有幸參與《鄂爾多斯地風積沙路基擊實標準及檢測方法研究》項目的研究工作,為此,本文根據(jù)風積沙無粘性的特點,通過對不同的密度、含水量條件下風積沙的CBR值、回彈模量、壓縮實驗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研究風積沙的靜力學特性,即強度—變性特點。
一、CBR試驗研究
(1)試驗方法。第一,基本實驗步驟。一是按照擬定的含水量,利用振動臺制備不同含水量、不同干密度的風積沙試件。二是將試件置于試驗儀(手搖式三軸試驗儀)上,調(diào)整貫入桿與試件頂面全面接觸,在貫入桿周圍放置重量為2.5kg的荷載板。三是在貫入桿上施加一定的壓力進行預壓,然后將測力和測變形的百分表調(diào)整至零。四是按變形百分表度數(shù)等級,用規(guī)定的速度給貫入桿加壓,記錄每一等級時的百分表讀數(shù)。第二,結果整理精度要求。如果根據(jù)三個平行實驗結果計算出的承載比變異系數(shù)Cv大于12%,則去掉一個偏離大的值,取其余兩個結果的平均值。如Cv小于12%,且三個平行實驗結果計算出的干密度偏差小于0.03g/m3,則取三個結果的平均值,如三個平行實驗結果計算出的干密度偏差超過0.03g/m3,則去掉一個偏離大的值,取其余兩個結果的平均值。(2)CBR試驗結果。根據(jù)上述的試驗方法,選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地區(qū)具有代表性的風積沙試樣,進行CBR試驗,壓頭直徑為50mm。在做CBR實驗過程中,記錄了鄂爾多斯風積沙單位壓力—貫入應變的變化。(3)抗變形能力分析。根據(jù)試驗結果分析,可知當試件干密度相同而含水量不同時,CBR值的差異較大,鄂爾多斯風積沙干沙的CBR值普遍較小,濕沙的CBR值在10~28之間,說明風積沙在壓實以后,具有較高的抵抗破壞的能力。風積沙的應力-變形基本呈線性關系。風積沙在天然干燥狀態(tài)下,基本表現(xiàn)為彈性性質。當風積沙有一定含水量時,隨著干密度增加,應力在初始的一定范圍內(nèi)表現(xiàn)出彈性性質,隨著應力的增加,產(chǎn)生塑性變形,干密度值越大發(fā)生塑性變形時所承受的應力越大,因而說明風積沙的干密度值越大,抵抗變形的能力越強。
二、回彈模量試驗研究
(1)試驗方法。第一,試件制備及試驗步驟。一是由于風積沙粘聚力較小,含水量較低時試樣成型較困難,鄂爾多斯風積沙選擇含水量為0%、2%、6%和最佳含水量9.9%的試樣進行試驗,在每個所選含水量的試樣成型三個不同干密度試件,每組成型3~4個試件,探討含水量、干密度對回彈模量的影響。二是根據(jù)實驗目的、工程要求選擇重型Ⅱ-2法擊實,按擊實試驗方法制備試件。按擊實實驗步驟制備不同含水量及不同干密度的試件組。三是將帶試筒的試樣放在杠桿式壓力試驗儀上進行試驗。四是用預定的最大壓力進行預壓,含水量不同的試件施加不同的壓力,預壓1~2次,每次預壓1min。五是將預定的最大單位壓力分為4~6級,按確定的加載等級加載,每次加載到預定荷載后,穩(wěn)定1min,立即讀取兩個測量變形表的讀數(shù)值,卸載后穩(wěn)定1min,再次讀取兩個測量變形表的讀數(shù)值,每次卸載后百分表不再回零。兩個百分表度數(shù)之差小于平均值的20%時,取平均值;如大于20%,應重新加載測量變形讀數(shù)。如此逐級進行加載和卸載,直至最后一級壓力。第二,數(shù)據(jù)整理的精度和允許誤差。如果p-1曲線不通過原點,允許用初始值線段與縱座標軸的交點當作原點,修正各級荷載下的回彈變形和回彈模量。試驗的精度與允許誤差:回彈模量最少需進行三次平行的試驗來確定,每次試驗的結果與回彈模量均值之差不應超過5%。(2)試驗結果。根據(jù)靜壓實特性中回彈模量試驗的結果,對風積沙不同干密度、不同含水量情況下成型的試件,測定其回彈變形,確定其回彈模量值,總結在一定壓力下的變形規(guī)律。(3)試驗結果分析。第一,鄂爾多斯風積沙的單位壓力—回彈變形關系曲線基本上呈直線關系,屬于彈性體。第二,鄂爾多斯風積沙干沙的回彈模量E0較小,基本在19.09MPa~41.48MPa之間;濕沙的回彈模量E0值在27MPa~76.71MPa之間。當含水量固定時,回彈模量會隨著干密度的提高而增大。第三,當壓實度一定時,干沙的彈性模量比濕沙的彈性模量要小得多。第四,含水量較小時,風積沙的回彈模量達到較高的值。當含水量大于2%時,回彈模量值變化很小,出現(xiàn)不規(guī)則波動,在含水量在6%時達到較大的值。第五,干沙和不同含水量的濕沙變形量差異較小,變形趨勢相同,應力與變形基本呈直線變化;隨應力增加,不同含水量的風積沙的變形量差異較大,變化趨勢相同,應力與變形呈線性關系。這就同樣說明鄂爾多斯風積沙基本屬于彈性體。
三、壓縮試驗研究
(1)試驗原理。路基風積沙填料在外荷載的作用下,水和空氣之間被擠出,風積沙顆粒之間互相擠緊,封閉氣體體積減小,從而引起風積沙體的壓縮變形。風積沙的壓縮主要是孔隙體積的減小,所以其壓縮變形可以參照一般土的做法,其壓縮變形也以孔隙比的變化來表示。試驗資料整理時,可根據(jù)試樣壓縮前后的體積變化求出壓縮變形和孔隙的關系,繪制e-p曲線,也可整理成e-1gp曲線。(2)試驗方法。采用快速固結試驗法,選擇5~6個加載等級每1h讀一次試件的變形量,將最后一級荷載作為終壓荷載,24h后讀取數(shù)據(jù),以得出試件總的變形量的修正系數(shù)K。(3)試驗結果與分析。第一,隨著加載等級的加大,風積沙的壓縮模量大體上呈線性增長。第二,隨著壓實度的增長或含水量的降低,壓縮模量變大;隨著壓實度的減少或含水量的上升壓縮模量變小。壓縮系數(shù)則相反。第三,無論是干沙還是濕沙,都有較高的壓縮模量值,這說明風積沙路基經(jīng)壓實后,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和較高的強度。第四,風積沙的壓縮系數(shù)a不是常數(shù),會隨著加載壓力的增大而減少,可知鄂爾多斯風積沙屬于低壓縮性土。第五,風積沙在一定壓力作用下完成壓縮變形的時間很短,在半對數(shù)坐標中沉降量與時間呈現(xiàn)良好的線性關系。第六,應力在一定范圍內(nèi)與單位變形呈線性關系,當應力超過一定值時,應力—單位變形也可近似看成是線性關系,但隨著應力增大,單位變形量增加很小。
四、結語
(1)鄂爾多斯風積沙處于干燥狀態(tài)時其基本表現(xiàn)為彈性體性質;有一定含水量時,在一定的荷載范圍內(nèi),風積沙表現(xiàn)為彈性性質;當荷載超過這一范圍時,風積沙表現(xiàn)為塑性。風積沙的壓實度越大,其塑性出現(xiàn)的越遲,說明具有一定壓實度的風積沙在一定的壓力下表現(xiàn)出相當好的彈性性質,可以看作為彈性材料。且在一定壓力作用下完成壓縮變形的時間很短。在半對數(shù)坐標中沉降量與時間呈現(xiàn)良好的線性關系。(2)對于風積沙路基來講,由于風積沙的透水性較好,沙顆粒間空隙通道暢通,其中空氣和水的排出所需時間很短,因而路基的壓縮沉降變形很快完成,隨時間的延長變形量變化不大,工后沉降隨時間的變化主要是由路基土體骨架的蠕變引起的。因此,只要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藝,用風積沙作為路基填料是能保證其強度和穩(wěn)定性的。
參 考 文 獻
[1]交通部.公路土工試驗規(guī)程(JTJ051-93)[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