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既無前生,也沒來世,只有一世今生,人生苦短,所以要好好地活對得起自己。
一個人一生之中,最大的幸福莫不過三:一是在幼年孩提之時能有一雙對你百般呵護,舐犢情深,恩愛有加的父母,讓你度過一段無憂無慮,健康歡快的美好童年時光;二是在起步之時能遇到一位能因勢利導,因材施教,誨人不倦,傳道、授業(yè)、解惑與你的老師,是他的一句話讓“山重水復疑無路”的你頓開茅塞,剎那間便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勝讀十年書之感;三是在人生的道途中能有一個與你榮辱與共,不離不棄,相濡以沫的伴侶。凱旋曰:爹媽再好也只能管你一時,不會管你一世,因為時光無情,他們會慢慢地老去;老師再好也只能教你一會兒,不會教你一輩子,因為術(shù)業(yè)有專攻,學術(shù)有專長,師不分先后,俗話說得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有否長進全靠一個“勤”和一個“悟”,故“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是之謂也;伴侶再忠誠再體貼也只能陪你走人生的某一段路,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宴席,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那都是你我美好的祈求而已。相聚是“因果”的演繹,是“緣”字的詮釋,更是分別的前奏曲。老板再好也只能給你提供一個位置,人生的平臺和空間只能靠你自己去盡力開拓,舞臺再大,曲終人散,人一走茶就涼。孩子將來有了本事,那么給孩子留錢又有何用?如果孩子將來沒有本事,那么,給孩子留下再多的錢又有何用?
茶之余,座中有朋友問曰:汝好望文生義,說文解字,不知“知”字何解?我笑而曰:讓我慢慢道來?!爸弊终?,矢字加一口,懂得、明白之意也。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故其要義有三,一、“矢”字者,箭也。搭弓之箭,箭在弦上,是做有的之矢,還是無的之矢,是控弦而不發(fā),還是一觸即發(fā),全憑一口之指令也。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出口之言如有不當,則失口傷人、傷心、傷己。故“知”字就是讓人明白說話要慎之又慎,不僅要納言更要慎言,凡事要三思而后行,開弓沒有回頭箭,否則那小小的箭一旦射了出去,可就真的變成了“失”啦!二、都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則說那都是在為自己的過失找那么一點點理由罷了,在為推脫自己的責任找借口而已,一個人要有責任感,要講禮義廉恥,不要罔顧廉恥。特別是在法治社會里,一個人的為人處世更要講原則,講法律。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人生一場,到頭來,萬事皆虛空,正如蘇軾有詩曰:“過眼榮枯電與風,久長那得似花紅。上人宴坐觀空閣,觀色觀空色即空?!?/p>
責任編輯:黃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