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導演張藝謀是中國電影界的一面旗幟,入他法眼的“謀女郎”大都聲名鵲起、一飛沖天。有位叫羅莎莎的“另類謀女郎”,作為張藝謀的“御用紀錄片導演”,默默追隨大師8年,拍出《千里之旅》《張藝謀的2008》《張藝謀和他的金陵十三釵》等紀錄片佳作。在張藝謀的栽培下,她從北京電影學院的一名青澀女生成長為國內“電影紀錄片導演”第一人。
憑實力入張藝謀法眼
2002年國慶節(jié)后的一天,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羅莎莎被老師叫到辦公室,一位陌生人滿臉笑意地望著她,老師介紹說:“這是李副導演,受一位老導演的委派,想來咱們學校找個學生做場記,我向他推薦了你。不過,能否被錄取,還得那位老導演親自面試后拍板,面試時間定在明天上午?!?/p>
老師的話讓羅莎莎有些興奮,又有些疑惑。她在電影學院學習了4年多,從沒有正式跟過劇組,能做場記,也算是和劇組零距離接觸了。
1979年,羅莎莎出生于湖南岳陽,父親羅曉羽是一名藝術愛好者。因為熱愛攝影,羅曉羽曾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圖片專業(yè)學習。有了女兒后,他就暗下決心,如果女兒將來不能上中國最好的大學北大、清華,那么就一定要上最好的電影藝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
羅莎莎沒有讓父親失望。1998年,她以專業(yè)成績第一名的優(yōu)勢,考入兩年才招生一次的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4年后,她又順利在母校讀研。這期間,爸爸曾建議她,如果有機會能進張藝謀、陳凱歌這樣的大導演的劇組實習就好了。羅莎莎想,那么多人都想跟大導演一起拍戲,又有幾個人能成為幸運兒?
第二天上午,羅莎莎準時趕到了約定的咖啡館,副導演已經在等她了,兩人邊喝咖啡邊等待導演的到來。羅莎莎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這位在副導演口中畢恭畢敬的老導演究竟是誰?
正猜測時,副導演朝羅莎莎努努嘴,說:“他來了!”透過茶色玻璃,羅莎莎向外望去,心臟頓時激動得狂跳起來,只見張藝謀從一輛豪華越野車里下來,朝他們所在的咖啡廳走來。真是他嗎?羅莎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張藝謀帶著標志性的微笑坐在了羅莎莎對面??粗_莎莎有些局促,張藝謀笑著說:“小師妹,你好?。 边@句話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接著,張藝謀親切地和羅莎莎拉起了家常。
雖然談話氣氛很融洽,但閱人無數的張藝謀最后一句話讓羅莎莎從頭涼到了腳:“小羅,你有些瘦弱,打板的時候還得攝影助理幫助舉板才行??!”羅莎莎冰雪聰明,她清楚自己已經被張藝謀給否掉了。
未能被心儀的導演選中,羅莎莎只是稍感遺憾,接著就忙她的事情去了。2004年快放寒假時,學院領導通知研究生到校長辦公室見張藝謀導演,說是他要挑選專業(yè)基礎好的同學做他的紀錄片導演。羅莎莎心想,自己見過張導,已經被他否定了,就不想再去湊這個熱鬧了。
那天上午,羅莎莎準備到上海拍紀錄片《私塾》。她拉著行李箱往學校外面走,看著三五成群滿臉興奮的同學向校長辦公室走去,羅莎莎加快了腳步。
在火車上,羅莎莎收到了同學的短信,問她怎么不去見張藝謀?看著這些短信,羅莎莎只能苦笑。
到上海后的第三天,羅莎莎接到了此前那位李副導演的電話,說是張導看了她攝制的紀錄片《奶奶》,非常欣賞,決定錄用她作為自己的紀錄片導演。當時,張藝謀并不知道這部作品的作者是已經見過一次面的羅莎莎。
無心插柳柳成蔭,羅莎莎不由感嘆命運的造化?!赌棠獭纺遣孔髌肥撬ㄙM幾個月時間拍出來的,作品用溫暖的鏡頭記錄了一位老婦人的辛酸與愛,一播放就感動了許多人,學院連續(xù)展播一個星期,并獎勵了羅莎莎2萬元錢。沒想到,這部作品滿足了她在張藝謀手下工作的愿望。
第二天,羅莎莎飛回北京,再次見到了張藝謀。張藝謀見到羅莎莎,既詫異又欣慰,他笑著說:“小羅,看來咱們還是有緣分的,今后由你來拍攝我的紀錄片,我不會干涉你的拍攝……”就這樣,羅莎莎開始了她8年不離張藝謀左右的拍片歷程。
用真誠感化日本巨星
2004年春節(jié)后,羅莎莎赴云南麗江《千里走單騎》劇組報到,張藝謀給她的任務是拍攝《千里走單騎》臺前幕后的紀錄片。這部戲的主演為年逾古稀的日本著名演員高倉健。能與父母早年的偶像共處,羅莎莎非常興奮。
隨后,羅莎莎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中。不過,她很快就遇到了難題。在拍攝過程中,難免會涉及演員的私生活,高倉健這位性格平和的老人卻對此有些反感。
一次,劇組共進午餐,高倉健隨和地和大家一起吃盒飯。羅莎莎想把這個珍貴鏡頭記錄下來。沒想到的是,高倉健皺起了眉頭,還打了個不讓拍的手勢。過后,高倉健通過翻譯告訴羅莎莎,希望她不要打擾他拍戲以外的私生活。
老人如此不配合,讓羅莎莎深為尷尬,連劇組同仁都替她捏了一把汗。羅莎莎為自己打擾了老人的生活感到不安,可紀錄片里少了這么重要的人物肯定會失色很多。那兩天,羅莎莎非??鄲灐?/p>
張藝謀雖然很忙,但他對羅莎莎的情緒可謂明察秋毫。劇組拍完一天的戲后,張藝謀特意叫住羅莎莎,笑著對她說:“小羅,你的苦惱我理解,我只給你一句話:精誠所至,金石為開?!?/p>
張導一句話點化了羅莎莎。她給高倉健先生寫了封情真意切的致歉信,為自己打擾了他的平靜生活而深感歉疚;同時,她也說明了自己的苦衷,因為工作需要,她不得不這樣做,希望請求他的諒解……
信經過翻譯轉達給高倉健先生后,高倉健覺得自己不該難為這個比自己的孫女還小的女孩,他開始主動配合羅莎莎的拍攝。拍攝過程中,羅莎莎的善解人意和真誠終于感動了高倉健,兩人還成了忘年交。劇組送別高倉健時,這位日本老人握著羅莎莎的手,表達了難舍之情,他說:“你是個很可愛的小女孩,感謝你這么多天的幫助,歡迎到日本做客?!敝两?,羅莎莎還經常與高倉健發(fā)郵件聯系,向他匯報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情況。
跟著劇組拍了幾個月的素材,羅莎莎精心制作完成了紀錄片《千里之旅》,準備交給電視臺播放。讓她沒想到的是,此時,她的電腦卻崩盤了,所有制作好的東西都無影無蹤。這對羅莎莎是個重大打擊,她難過得大哭了一場。
哭過之后,羅莎莎只得重新制作,將所用的素材重新采集、重新編輯。她忙碌了七天七夜,餓了泡方便面充饑,困了伏在桌子上打個盹兒,終于在期限內把作品重新完成。
如期把作品交到電視臺后,羅莎莎累得瘦了一圈。張藝謀看到她后有些吃驚。當明白這一周內她所經歷的艱辛后,張導動情地說:“小羅,辛苦你了,要注意身體??!”張藝謀的平易近人和關心讓羅莎莎心里暖融融的。
玩命拍片感動大師
8年來,羅莎莎跟隨張藝謀天南地北地奔波,先后拍攝了《千里之旅》《張藝謀的2008》《張藝謀和他的金陵十三釵》等紀錄片。這些頗具藝術價值的紀錄片使得羅莎莎被譽為中國“電影紀錄片導演第一人”。
在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籌辦的1000多個日日夜夜里,羅莎莎幾乎天天不離張藝謀左右。她最大的感覺就是一個“累”字。為了讓奧運會開、閉幕式的每一個畫面都成為經典,張藝謀每天談創(chuàng)意到凌晨3點,每天幾乎只睡三四個小時。為了記錄好每一個珍貴鏡頭,羅莎莎比張藝謀工作時間還要長。
2008年7月中旬的一天晚上,為了開幕式前的一個細節(jié),張藝謀召集陳維亞、張繼剛等執(zhí)行導演到他的住處商討創(chuàng)意,羅莎莎在旁邊靜靜地拍攝著導演們爭論甚至爭吵的珍貴鏡頭。時間不知不覺到了次日凌晨3點。為了讓自己有足夠的精力支撐下來,羅莎莎喝了大量的咖啡。
當三位導演確定了相關細節(jié)的最終創(chuàng)意時,陳維亞導演開玩笑地說:“張導,這夜車開得又累又餓,肚子鬧意見了,有沒有吃的犒勞一下?”張藝謀大笑,說:“廚房的師傅們正在做美夢,就不打擾他們了。我這里備有方便面,咱們一人一包,權當晚上加班的福利吧!”
這時,張藝謀扭頭看到端著攝像機捕捉鏡頭的羅莎莎,笑著說:“小羅,你扛攝像機是個體力活,也來一包吧。”羅莎莎擺擺手,說:“你們吃吧,我要把你們吃夜宵的場面攝錄進去。”
吃完方便面后,張藝謀把兩位導演送出屋外。這時,羅莎莎才松了口氣,一屁股坐在沙發(fā)上,連鏡頭蓋都沒蓋上,頭一歪就睡著了。
為了不驚擾她,張藝謀給羅莎莎蓋上毛巾被,又把室內空調調高了2℃,然后和助理擠了一晚上。
第二天,張藝謀笑著向羅莎莎下了命令:“小羅,你太累了,必須休息一天。今天由小王(羅莎莎的助理)跟拍吧!”羅莎莎堅持要自己拍。張藝謀大手一揮說:“這是命令,你這個年齡,不能過度透支精力?!笨粗鴮а荩_莎莎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羅莎莎知道張藝謀的脾氣,她回到住處補了幾個小時的覺,下午4點,她又堅持上了崗。張藝謀阻止不了她,心疼地說:“小羅啊,都是我把你給累的,可別恨我喲!”羅莎莎笑著說:“張導,別說這些,您不是比我更拼命嗎!”
2011年元旦過后,羅莎莎入駐《金陵十三釵》劇組后,開始了忙碌的工作。
拍攝過程中,羅莎莎覺得最有趣的是與好萊塢當紅明星克里斯蒂安·貝爾打交道的過程。雖然貝爾有著美國人慣有的幽默、隨和,但他卻不習慣中國這種拍攝幕后紀錄片的方式,對羅莎莎有些防范心理。羅莎莎沒有去打擾他,而是選擇趁他不注意的時候去拍。漸漸地,她和貝爾建立了一種信任與被信任的關系。貝爾戲份完成返美前的第二天,他主動對翻譯說:“那個小姑娘不是要來問我一些問題嗎?我為她抽個時間?!绷_莎莎聽后很感動,因為她從沒敢當面向他提過這樣的要求。她再次體會到了貝爾的敬業(yè)和平易近人。
半年拍攝時間,羅莎莎和幾位同仁不分晝夜地堅守崗位,竟拍出了1000多個小時的素材。在確定公映時間前半個月,張藝謀把羅莎莎叫過去,囑咐她把拍攝素材進行精心編輯,編輯出的紀錄片要和影片同時推出,以擴大宣傳效果。為了保證質量,張藝謀還要求一位副導演負責紀錄片的編輯工作。
羅莎莎清楚張藝謀對這部耗資6億元的國產大片宣傳的重視程度。按羅莎莎的設想,她準備把1000多個小時的素材帶制成5集紀錄片,然后再編輯60個花絮片斷。然而,在分專題制作紀錄片方面,羅莎莎和副導演發(fā)生了分歧。按羅莎莎的構想,她想把張導為了拍好“十三釵走進教堂”那個畫面耗時4個月、一次次推倒重來的過程單獨制成一集。沒想到遭到副導演的否定。羅莎莎向副導演據理力爭,副導演指責羅莎莎仗著張導對她的器重,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并拂袖而去。
頂著壓力,羅莎莎按照自己的思路和助手制作了5集紀錄片、60個5分鐘的花絮。紀錄片制成后,羅莎莎請張藝謀進行瀏覽式審片。5集紀錄片中,其他4集,張藝謀都快進式瀏覽了一遍。當看到“歷時4個月,彩色玻璃窗調色遭遇難題,一次次推倒重來”這集時,張藝謀格外認真。當時,羅莎莎緊張得心里怦怦直跳。看完這集,張藝謀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并帶著贊許的口吻說:“小羅,你這個點抓得比較好。為了這些彩色玻璃窗的調色,河野洋平(日本美工)他們跑遍了南京的玻璃制造廠,倪妮她們把旗袍從嚴寒穿到酷暑,才拍到了心中理想的畫面。這是一個從艱辛、復雜、崩潰最后到美好的創(chuàng)作過程,而這也是電影旅程的一部分,它展現了電影的另一種美。”得到張導的稱贊,羅莎莎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2011年11月15日,《金陵十三釵》進行全球公映,羅莎莎拍攝的《張藝謀和他的金陵十三釵》也躋身搜狐等各大網媒視頻,點擊量很快躥升到1500萬人次。許多網友留言,看到紀錄片,很有種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沖動,并對這部電影充滿敬畏和好奇。直到這時,羅莎莎心中的石頭才算落了地。然而,她并沒因此而得意,而是主動找到那位副導演,為自己當初的態(tài)度真誠道歉。其實,副導演早就諒解了羅莎莎。
2012年4月,當張藝謀和老搭檔張偉平鬧出分手的傳聞后,羅莎莎并沒有受風波影響,她追隨張藝謀又投入下一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之中。在張藝謀的鼓勵下,羅莎莎已有了初步打算,將來有了合適的機會,她會獨立攝制一部紀錄片之外的題材,來檢驗這么多年跟隨張藝謀“偷師”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