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使我認識到:只有做好家長工作,與家長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有效的提高保教工作的質(zhì)量。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學和教育過程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因此,家園工作已經(jīng)是教師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任務。但是,孩子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zhì)修養(yǎng)不同,他們對幼兒園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就要求我們接待不同類型的家長時必須講究溝通的藝術。幼兒園的工作繁瑣復雜,家長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如果教師和家長平時聯(lián)系少,那么在一年的365天里,即使你認真對待364天,只有一天出來差錯,諸如孩子尿濕了褲子、碰破點皮等,家長也會有意見甚至反映到園長那里。如果教師能針對不同類型的家長,采取不同的方法相互溝通,真誠地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即便你不小心出了幾次這樣的差錯,相信家長也會理解,不會過多計較。那么如何與家長溝通呢?
一、用微笑接待每一位幼兒
每天,當朝霞映紅朵朵云彩,晨曦中,我班兩位老師便站在門口,迎接每一位來園的孩子。孩子從家長懷里走來,又蹦又跳著飛奔進我們的懷抱。因為我們的微笑讓孩子感到親切,我們的微笑也讓家長放心。幼兒園一天有節(jié)奏的生活,就從這微笑中開始。
二、教師應注意與家長交流的語言藝術
孩子自從入園后,家長就會經(jīng)常聽到教師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孩子有時表現(xiàn)好,有時會犯上一點小錯誤,有的老師在向家長匯報孩子情況時,似乎沒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總是向家長告狀說孩子這也不是,那也不行。這往往使家長難以接受。作為教師,應客觀的向家長告知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而不應該摻雜主觀色彩和情緒。教師應該用平和的語氣,委婉的態(tài)度,一分為二的觀點與家長交流。可以先向家長介紹一些孩子的優(yōu)點,再說孩子的不足之處或須改正的地方,這樣,便于家長接受。
三、充分發(fā)揮家園聯(lián)系欄的作用
為了糾正某些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教師往往要和家長溝通,以取得他們的支持和配合。通常我們是在家長接送孩子時,面對面的與家長交談。由于家長太多,來去匆匆,時間短暫,不易取得有效的溝通。我試著換了一種方法,在家園聯(lián)系欄里開設了一個“知心話”(給家長的信)小欄目。用委婉、溫和的口氣和家長談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和與教師配合的要求,并附上適當?shù)慕逃椒ü﹨⒖肌V脑挋谀块_設以來,家長反映強烈,主動配合教師的教育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我還把家長的一些好的教育方法通過本欄目進行宣傳。如我班有個小朋友,由爺爺奶奶照看,受到嬌慣和寵愛,嚴重偏食,身體瘦弱。我多次向家長提到此事,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在“知心話”欄目中這樣寫道:××小朋友的家長,您好!您的孩子聰明好學,誠實可愛,老師和小朋友都喜歡他。如果能適當?shù)目刂屏闶?,每餐都吃飽,不偏食,他一定能長成一個健壯的小男孩?,F(xiàn)附上一文《怎樣糾正偏食習慣》供參考。這位小朋友的家長看到后,非常感動,孩子比以前吃飯好多了,老師和家長都感到由衷的高興。
四、以誠相待、寬容大度
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教師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工作失誤或因家長不理解而產(chǎn)生一些矛盾。如果責任在教師,我們就應該放下架子,去理解家長的心情,主動與家長交流,消除誤會。如我班有一位家長,一連幾天來接孩子時,一改往日的熱情,顯出不滿的臉色。原來,因孩子在班上打人,他媽媽遭到別的家長的指責,被弄的很難堪??勺鳛榻處煹奈覅s不知道這件事,這是我工作的失誤。因此,我向家長做了自我批評,家長被我誠懇的態(tài)度所感動,我們的關系恢復如初。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不良習慣聽之任之,不愿配合教師進行教育。對這樣的家長,教師要寬容大度,以誠相待,切不可與之產(chǎn)生對立情緒。我班有這樣一位女孩,不知何故,一度整天啼哭不止,做游戲時哭,用餐時哭,午睡時也哭。為了了解她的內(nèi)心世界,我平時注意多接近她,多關心她,多引導她,與她建立感情??杉议L誤認為孩子愛哭是教師對她不好,竟躲在路邊窗后窺視教師的行動,好向園長報告。我沒有計較家長的態(tài)度,而是主動多次與家長交換意見,溝通思想。當有一次我把生著病的孩子送回家時,家長終于被感動了。從此,孩子的家長主動與教師配合,加強對孩子的教育。
對于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的家長,我抽時間多和他們交談,先聽聽他們的想法,然后逐步引導家長觀察、了解孩子,幫助他們尋找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另外,我們還讓家長之間相互介紹教育孩子的心得,和家長們一起探討正確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小朋友之間發(fā)生了矛盾,有的家長很生氣地去找老師,有的甚至直接找當事者進行威脅。對這種火氣十足的家長,我們則采取“降溫”的方式主動承擔責任,同時向家長解釋:“小朋友之間發(fā)生摩擦是正?,F(xiàn)象,作為成人,重要的是如何引導。我們要想辦法讓孩子學會如何與小伙伴正確交往。”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對這些家長和孩子仍然保持愛心、耐心,使家長改變了對立情緒并愿意與老師合作,共同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