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在語文教學中,難在作文。這是令不少語文教師深感頭痛的難題,往往這么認為:語文教學,最難教的是作文,尤其是中年級的作文。在中年級,學生開始由原來的寫話走向寫作文,確實有一定的困難。不過,只要走對了路,讓學生入門,這個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了。當代的小學生,無論知識儲備,生活信息儲備,閱讀質量的儲備……絕大多勝任小學階段的習作需求,90%以上的學生綽綽有余!可為什么面對作文學生就叫苦連天呢?就胡編亂造呢?就假話成堆呢?就是他們的心從一開始就沒有動。心能官則思,思能官則文。心動,則眼動耳動嘴動手動。
小學起步作文教學在玩兒中進行,不妨采用以下方法:
一、玩兒的根據(jù)
作文課如何能讓小學生心動呢?那就要看看他們以一顆什么樣的心面對學習。實踐表明:學習的內容和形式好玩兒,小學生才會眼珠不轉地學,低頭不語地練,偶爾也有超常發(fā)揮的舉動和結果。因此,小學生作文起步在于心,在于心動,心動則在于好玩兒。好玩兒,就是要求我們將有關作文的知識、技能、技巧等,加上符合小學生玩兒心的裝飾物——各式各樣的極具吸引力的、人人用心參與的活動。無數(shù)事實證明:愛玩兒,是人的天性,更是孩子的主要心理特征,在玩兒中學,是小學生學好作文起步的要點,也是習作的成功之道。
二、玩兒的范圍
簡單地說,小學生生活的范圍有多大,他們玩兒的范圍就有多大。家里家外,校內校外,課上課下,城里城外,村里村外,風里雨里,畫里畫外、書里書外……大到和國家領導人對話,小到和小螞蟻卿卿絮語;乖到和媽媽擠到一張床上撒嬌,皮到往爸爸的香煙盒里放小蝸牛;靈到發(fā)明多功能的門鈴;笨到把老虎畫成貓……也就是說,小學生的生活面積和思想面積都是他們玩兒的陣地,也就都是他們習作的本源,當然就是我們作文教育教學的“娛樂圈”。我們就是要在這里玩兒個轟轟烈烈、扎扎實實,有綱有目,有腔有調,有板有眼,有急有緩,有前有后,有多有少,有深有淺,有連有斷……總之,玩兒的范圍要求是:小學生喜歡的,生活經驗、閱讀范圍、知識積累能接觸到的,人人樂于參與的,能表達出來的,都在可玩之列,自然就都在可寫之中了。
三、玩兒的花樣
小學生作文課的玩兒,花樣主要來自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的、生活的(家庭、校園、課余、信息、情感5方面)、情感的。傳統(tǒng)的,包括地域的、民族的。比如春節(jié)系列:包餃子、剪窗花、寫春聯(lián)、掛燈籠、扭秧歌、春節(jié)知識……這些活動以個人、小組先準備后參與比賽的形式為好?,F(xiàn)代的,主要關注的是社會上流行的小學生玩兒的玩具和新的游戲形式,包括體育課上新的游戲形式,還包括從廣播、電視、書刊等渠道獲取的關于小學生玩兒的形式和內容。比如玩兒短信寫作→發(fā)短信。生活的,主要和生存能力結合起來。比如報警、滅火、防震、喝水……當然也不要放過國內外發(fā)生的新聞:比如汶川地震、神州7號飛天、08北京奧運的成功舉辦……
四、玩兒的品質
是的,作文課組織的玩兒,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給習作提供寫作的材料,但也要講品質。開始階段,(1年級就可以開作文課,不要等到3年級再開始。那樣就晚了,就嚴重地壓抑了學生的作文潛質的開發(fā)和升級。)可以不考慮,少考慮學生寫的多少,寫的好差,只要他們玩兒得有趣兒,感到作文挺好玩兒的,沒有什么神秘的,沒有什么難的,就達到目的了。比如老鷹捉小雞、寫大字、手指拔河……在此期間,使學生整體感知作文的形成步驟,作文和生活的關系。玩兒,也要有情。比如募捐、扶老奶奶過馬路。玩兒,還要有理。比如一心二用的游戲:①先用一只手拍1個乒乓球向前走。②用兩只手同時拍2個乒乓球向前走。③兩只手不同時分別拍1個乒乓球向前走。玩兒,可以玩兒出智慧來。
五、玩兒的目的
作文課上的玩兒,主要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將作文的思維方法、寫作方法、技能、技巧、語言等融于“玩兒”,體現(xiàn)的是作文課的工具性。另一個目的是育人。比如求異、探索、合作、創(chuàng)新、團隊、勇敢、誠信、積極、公平、豁達、開朗、活潑……一一寓于“玩兒”。這便是作文課的人文性。當然,作文課目的還有許多,比如為有寫作天賦的孩子開啟作家之門,為有表演天分的孩子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為有辯論天資的孩子提供揮斥方遒的講壇。作文課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的快樂王國,培養(yǎng)未來能做什么的訓練營。
總之,我們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鼓勵,創(chuàng)設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對學生進行導說訓練,指導學生寫好每一篇文章,學生的作文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F(xiàn)在的小學生是今后四化建設的主力軍,信息時代的大量信息要靠文字來傳遞。因為,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是時代的需要。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只要我們在教學中轉變教育觀念,重視小學生的說寫訓練,學生的作文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