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訪美之行,讓人們對新的中美關(guān)系抱以期待,習近平在行前接受《華盛頓郵報》的書面專訪時稱“太平洋夠大,足以容下中美兩國”。在此期間,還有一個人把億萬華人的眼光也吸引到大洋彼岸,他就是林書豪,這位24歲華裔籃球運動員短短幾天風靡全球,《時代周刊》雜志在封面文章中稱其“照亮NBA”。
過去十幾天來,一直無人看好的“板凳隊員”林書豪,抓住職業(yè)生涯中第一次也幾乎是最后一次機會,帶領(lǐng)紐約尼克斯隊在NBA比賽中連勝六場,創(chuàng)造了奇跡般戰(zhàn)果,這讓他一舉成為美國人心中的英雄。而真正讓人狂熱的不僅是他優(yōu)秀的場上表現(xiàn),還在于他逆境中從不放棄夢想,不在乎他人蔑視,依靠自己的刻苦和努力,抓住機會、獲得成功。
因為是華裔,林書豪的成功讓中國人倍感驕傲,但他更讓不同種族的美國人感到驕傲。在沒有取得今天的成就之前,他常被人譏笑,比賽前有人提醒他“這不是排球賽”,比賽中有人在看臺上對他大喊“滾回中國去”。美國是個以成敗論英雄的國度,但只要你證明了自己是英雄,人們就會放下偏見,把你的成功視作自己的成功、視作“美國夢”的再現(xiàn)。
在國人的概念中,美國總是持強凌弱、干涉別國內(nèi)政,以至于人們常認為,美國人眼中充滿了傲慢和偏見。但事實上,美國社會中不少英雄式的人物,都有著“偏見國家”的血統(tǒng)?,F(xiàn)任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其父親是一位有穆斯林信仰的肯尼亞黑人;不久前逝世的蘋果公司前任CEO喬布斯,其生父是個名為“阿卜杜法塔赫”的敘利亞人。林書豪,血統(tǒng)上是典型的中國人,其父母籍貫分別是福建和浙江。
美國式的英雄大多不用“拼爹”。奧巴馬的母親是個普通的白人女教師,喬布斯的養(yǎng)父是個善于修理的手藝人,林書豪也不是來自體育世家,父母都是電子工程師。他們的成功足以說明,在美國,只要你有夢想、肯努力,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自己希望的那個人,種族、地域和社會階層的差異,不會成為個人成長道路中不可突破的障礙。
當然,美國并不是天堂,也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且在過去200多年的歷史中,美國作為一個全球種族大融合的移民國家,社會群體和階層中存在的敵對、歧視、沖突和隔閡,遠甚于其他國家。
在美國獨立戰(zhàn)爭后的80多年時間里,美國的大部分黑人還是沒有人權(quán)的奴隸,可以被奴隸主隨意買賣。即使經(jīng)過南北戰(zhàn)爭,廢除了奴隸制度以后,占美國人口11%的黑人在近100年的時間里,被“合法的歧視”,美國最高法院在一份判決書中寫道“黑人不具備白人應(yīng)予尊重的權(quán)利”,黑人兒童被拒之于學校門外,黑人成年人不能和白人一樣使用公用設(shè)施。
在早期美國,不僅黑人受到歧視,印第安人、華人、日本人、猶太人、墨西哥人、愛爾蘭人、德國人、意大利人都受到過歧視。有些歧視是法律的明文規(guī)定,比如1882年至1943年期間針對中國人的《排華法案》,比如專門針對日本人的1913年《外籍人士土地法》和1942實施的“戰(zhàn)時拘留”。有些歧視則來自強勢種族對弱勢種族的蔑視和對立,身為女人也被歧視,美國婦女直到1920年才獲得與男人同等的政治權(quán)力。
美國社會的歧視和偏見并沒有消失?!?·11”以后,美國有不少人歧視具有穆斯林信仰的種族,被媒體爆出的“美軍虐囚”事件,就是個極端的例子。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類似的歧視是美國社會不能容忍的,一旦被發(fā)現(xiàn),不僅社會輿論一邊倒的抨擊,政府調(diào)查也隨之強勢介入。
美國社會的內(nèi)部開放,讓每個人都有可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平民子弟可以成為總統(tǒng)、可以成為首富、可以成為明星。而且,不用考慮在“富二代”、“官二代”面前有沒有機會,不用擔憂“外來務(wù)工人員”能不能高考,不用對權(quán)力低眉順眼,不用在乎“潛規(guī)則”和“黑哨”,不用怕在網(wǎng)上說錯話而被跨省追捕,不用擔心回家發(fā)現(xiàn)房子已經(jīng)被拆掉。這樣的社會,不該喜歡嗎?
這樣的社會不是憑空而來的。我們喜歡美國更重要的原因,是這個國家擁有自我修正的理性和勇氣,在一次次的內(nèi)部歧視和沖突中,不斷反省和完善社會規(guī)則,既有利益階層的主動讓渡(從喬治·華盛頓主動放棄權(quán)力到比爾·蓋茨“裸捐”),也有弱勢群體的不懈抗爭(從柳克麗霞·莫特的女權(quán)運動到馬丁·路德·金的民權(quán)運動),都能最終贏得社會的認可和尊重。
美國歷史雖短,卻從荒蠻之邦變成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從沖突不斷的多種族社會變成價值觀統(tǒng)一的和諧社會。它用200年的歷史向世界證明,一個勇于突破階層和族群障礙的國家,一個利益集團勇于自我革命的國家,能實現(xiàn)人民的尊嚴和夢想、推動人類文明進步。而這種勇氣背后的理性光芒和濟世情懷,正是我們現(xiàn)在缺失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