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在卜克斯之死后深刻反省,開始從內(nèi)心深處不贊成對義和團的堅決鎮(zhèn)壓,將新政策的要點定為“剛?cè)嵯酀?,軟硬兼施”。由此,總理衙門在1900年3月7日回絕了英、法、德、美意五國公使的要求。公使們希望清政府將鎮(zhèn)壓義和拳的上諭在官報上發(fā)表,以示鄭重。
總理衙門的斷然拒絕令公使們非常憤怒。更重要的是,各地傳教士不斷傳來的壞消息顯示,義和拳的規(guī)模在日益擴大。這些壞消息又與中國政府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有著密切關(guān)聯(lián)。公使們寢食不安,無法靜觀其變。他們意識到,必須向中國政府施加更大壓力,促使中國政府盡快采取強力措施取締義和拳,否則必然發(fā)生國際糾紛。
3月9日,五國公使再次聯(lián)名提交了一份照會,要求中國政府公布剿辦義和拳的那份上諭。第二天,五國公使會議一致傾向使用更堅決口吻重申要求。他們的底牌是,如果中國政府不同意公布剿辦義和拳上諭,如果形勢沒有得到根本改善,那么五國公使將建議各自政府,為了僑民、傳教士以及那些教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必須采取果斷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在大沽口外等北部中國水域舉行聯(lián)合軍事演習,以此促動中國政府正視問題。
會后,五國公使將這一建議分別電告各自政府,請求各國盡快派遣適量軍事力量來華,做好武力解決危機的準備。五國政府沒有同意公使們的建議。各國政府普遍擔心聯(lián)合軍事演習有可能進一步激化事態(tài),不利于問題解決,反而會嚴重削弱各國在華勢力、地位和影響力。
由于英國在華經(jīng)濟利益最大,同時,英軍正在南非作戰(zhàn),英國政府知道不可能同時贏得兩場戰(zhàn)爭,更不希望陷入兩面作戰(zhàn)的困境。所以英國政府絕對不同意列強向中國政府舉行什么軍事演習,更不主張施加更大壓力。英國外交大臣索爾茲伯里電示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批評竇納樂未經(jīng)請示就帶頭發(fā)起武力威脅的提議是愚蠢的,是極端不明智的,強調(diào)在對付義和拳問題上,英國政府應該格外謹慎,不要出頭,不要妄想去領(lǐng)導其他國家,更不要想著與中國作對。
與英國態(tài)度稍有不同,法國政府比較傾向于列強聯(lián)合采取軍事行動。法國外交部部長戴爾卡賽3月12日在巴黎對英國駐法大使愛德華·芒遜說,五國公使要求舉行的聯(lián)合軍事演習恐怕不可避免,五國政府應該對此做好準備。
然而,僅僅過了兩天,在接到法國駐英大使的報告和法國駐華公使代辦的電告后,戴爾卡賽很快修正了法國的外交辭令,認同聯(lián)合軍事演習不恰當?shù)恼f法,因為此舉會被中國政府視為不友好,視為挑釁,因此他建議法國政府勸告友邦謹慎對待。
除了忌憚英國人的因素外,法國人態(tài)度轉(zhuǎn)變還有一個隱秘原因,是法國不愿得罪其重要盟友俄國。俄國此時對華態(tài)度明顯呈現(xiàn)出同情、溫和與友善的姿態(tài),在諸多大國中對義和拳問題上表現(xiàn)得最理解中國政府,好像會義無反顧站在中國政府一邊。法國政府此時如果附和其他國家刁難中國,對中國舉行充滿敵意的軍事示威,勢必引起俄國人的不滿。
英、法兩國政府的態(tài)度深刻影響了美、德、意三國政府。由此,五國公使聯(lián)盟構(gòu)思的聯(lián)合軍事演習方案被束之高閣,至少暫時被擱置起來了。
在各國政策尚未充分協(xié)調(diào)好的時候,中國政府僥幸渡過了一次難關(guān)。中國政府絕對不該因此掉以輕心,以為事情就此結(jié)束。
然而,中國政府辜負了俄國、英國和法國有意無意營造的外交環(huán)境,沒有認真對待列強對中國政治穩(wěn)定的真誠期待?;蛟S因為內(nèi)部原因,中國政府在那段難得時間里既沒有對義和拳采取強力措施,阻止進一步蔓延,反而與列強期待的漸行漸遠,在某種程度上鼓勵甚至默許義和拳發(fā)展,容忍義和拳離開山東向華北、東北等地蔓延。
3月14日,中國政府大張旗鼓任命毓賢為山西巡撫。這是中國政府一個重大敗筆,是錯上加錯。毓賢的山東巡撫是各國公使強烈要求撤換的,理由就是他在山東縱容、支持義和拳,反對傳教士,迫害教民。
各國公使與中國政府曾有約定,即中國政府不得再起用毓賢,以免給那些同情義和拳的官員一個錯誤啟示。中國政府當時答應了各國公使的要求,然而現(xiàn)在,清政府不僅背棄承諾啟用毓賢,還準備將他任命到傳教士更多的山西,并官復原職。
中國政府這樣做究竟出于怎樣的考慮不太清楚,但這個舉措無疑激化了中外之間的矛盾。各國公使得知消息后非常沮喪,立即做出強烈反應。美國公使康格警告清政府:鑒于毓賢個人強烈的排外立場,無論如何不能起用他。即便將來一定要重新使用,也不得任命在有傳教士活動的地區(qū)。
然而現(xiàn)在毓賢將要任職的山西,卻恰恰是英美傳教士最多,影響最大的地方。外國人都在猜,中國政府執(zhí)意這樣做,究竟是什么意思?
英國公使竇納樂聞訊,立即前往總理衙門興師問罪,嚴厲警告中國大臣:卜克斯案并沒有處理完結(jié),中國政府不對負有責任的毓賢嚴加懲處,反而重用。這無疑是要與各國作對。
3月16日,竇納樂鄭重其事電請英國政府派遣海軍艦隊前往中國。
一場新的外交危機因毓賢異地復出而悄然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