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了改性瀝青混凝土市政道路的施工作業(yè)條件及其技術準備情況,著重探討了各施工步驟的施工方法。
關鍵詞:市政道路;改性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
1 前言
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對高溫防車轍、低溫抗裂縫、雨季抗水損害具有顯著效果,在城市道路建設應用越來越廣泛。本文結合工程實際,對改性瀝青混凝土在城市道路建設中的施工技術進行了一些探討。
2 施工方法
2.1 粘層油、透層油施工
2.1.1 粘層油施工
(1)粘層瀝青材料宜采用快裂型的改性乳化瀝青,也可采用快、中凝液體石油瀝青,粘層瀝青應符合GB50092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附錄C的規(guī)定。粘層瀝青宜采用瀝青撒布車噴撒,撒布時應保持穩(wěn)定的速度和噴撒量。瀝青撒布車在整個撒布寬度內(nèi)必須噴撒均勻。透層油的用量保持在0.4kg/m2~0.6kg/m2之間;
(2)在路緣石、雨水進水口、檢查井等局部應用刷子人工涂刷。粘層瀝青澆撒過量處應予刮除。路面有臟物塵土時,應采用人工清掃或空壓機吹掃的方式清除干凈,必要時采用水車進行沖洗,并待表面干燥后進行澆撒作業(yè)。
2.1.2 透層油施工
(1)瀝青路面各類基層都必須噴撒透層油,瀝青層必須在透層油完全滲入基層后方可鋪筑。氣溫低于10℃時、大風天氣或即將降雨時不得噴撒透層油。根據(jù)基層類型選擇滲透性好的液體瀝青、乳化瀝青等,噴撒后通過鉆孔或挖掘確認透層油滲入基層的深度宜不小于5mm(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集料基層)~10mm(無結合料基層),并能與基層連接成為一體;
(2)用于半剛性基層的透層油宜緊接在基層碾壓成型后表面稍變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況下噴撒。在無結合料粒料基層上撒布透層油時,宜在鋪筑瀝青層前1d~2d撒布。透層油宜采用撒布車一次噴撒均勻,使用的噴嘴宜根據(jù)透層油的種類和粘度選擇并保證均勻噴撒,瀝青撒布車噴撒不均勻時宜改用手工瀝青撒布機噴撒。透層油的用量保持在0.6kg/m2~1.1kg/m2之間,不宜過高;
(3)噴撒透層油前應清掃路面,遮擋防護路緣石及人工構造物避免污染,透層油必須撒布均勻,有花白遺漏應人工補撒,噴撒過量的立即撒布石屑或砂吸油,必要時作適當碾壓,透層油撒布后不得在表面形成能被運料車或攤鋪機粘起的油皮,透層油達不到滲透深度要求時,應更換透層油稠度或品種。透層油撒布后的養(yǎng)生時間隨透層油的品種和氣候條件由試驗確定,確保液體瀝青中的稀釋劑全部揮發(fā),乳化瀝青滲透且水分蒸發(fā),然后盡早鋪筑瀝青面層,防止工程車輛損壞透層。
3 安裝調(diào)試高程控制裝置
(1)改性瀝青混合料通常攤鋪高程控制宜采用浮動基準梁或非接觸式基準平衡梁。對于有些特殊要求的路段,施工可采用基準高程線導引方式,即固定板兩側按設計高程每5m設一個測墩,在測墩(頂盤上)放置經(jīng)檢驗合格的鋁梁,作為高程基準面,并設專人看護;
(2)當路面較寬時,應采用多臺攤鋪機成梯隊聯(lián)合攤鋪方式。當采用聯(lián)合攤鋪方式時,內(nèi)側宜設置一臺固定熨平板的攤鋪機并向前行駛,外側設置一臺液壓伸縮式攤鋪機緊隨其后。后方攤鋪機靠前方攤鋪機一側宜以前一臺攤鋪機已攤鋪的面層為基準面,采用滑靴方式控制攤鋪高程。
3.1 混合料攤鋪
(1)由于改性瀝青混合料粘度高,攤鋪溫度較高,攤鋪阻力比較大,應采用履帶式攤鋪機,且單機攤鋪寬度限定在8m以內(nèi),伸縮板攤鋪機攤鋪寬度不宜大于7.5m,相鄰兩幅的寬度應重疊50mm~100mm,兩機相距5m~15m之間;
(2)改性瀝青混合料攤鋪溫度不應低于160℃,為保證平整度,攤鋪時要均勻、連續(xù)不間斷,攤鋪速度一致。要求攤鋪機前至少要有三臺以上的運料車等候。攤鋪過程中,攤鋪機兩側螺旋送料器應不停勻速地旋轉,使兩側混合料高度始終保持在熨平板的2/3高度,以減少離析現(xiàn)象;
(3)所有路段均應采用攤鋪機攤鋪,對個別加寬、邊角等機械無法攤鋪到的部位,配備充足的熟練工人進行人工攤鋪。攤鋪時必須扣鍬布料,并用耙子找平2次~3次。施工過程中,應對鐵鍬、耙子等工具進行加熱、涂抹少許油水混合液。找平時應迅速,應在碾壓前找平完成,以免溫度下降過大,難以壓實;
(4)改性瀝青混合料攤鋪應盡量減少人工處理,以防止破壞表面紋理,但混合料出現(xiàn)離析現(xiàn)象時必須采取人工篩料處理。處理時要隨用隨篩,篩孔不宜小于10mm,攤鋪過程中和攤鋪結束后,設專人在基準梁及攤鋪機履帶處清掃撒落的材料。
3.2 混合料壓實
(1)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應根據(jù)路面寬度、厚度,改性瀝青混合料類型,混合料溫度、氣溫、拌和、運輸、攤鋪能力等條件綜合確定壓路機的數(shù)量、質(zhì)量、類型以及壓路機的組合、編隊等。改性瀝青混合料壓實應在攤鋪后緊接著進行,初壓壓路機與攤鋪機間最大末碾壓距離應在30m以內(nèi)。在初壓和復壓過程中,宜采用同類型壓路機并列成梯隊壓實,初壓時溫度不應低于150℃,復壓時溫度不應低于130℃,碾壓終了的表面溫度不低于90℃;
(2)采用振動壓路機時,壓路機輪跡的重疊寬度不應超過200mm,靜壓時輪跡重疊寬度不應小于200mm,碾壓時應由低向高,由外及內(nèi)梯次碾壓。采用輪胎壓路機進行復壓時應在雙鋼輪壓路機已經(jīng)碾壓完成30m左右碾壓段后及時跟進復壓。由于改性瀝青混合料粘度高,為避免粘輪,在輪胎壓路機碾壓前30m左右停留路段的路面鋪一寬6m長30m左右的苫布或彩條布,讓輪胎壓路機開上去以后,在輪胎上均勻噴涂浸潤4∶6比例的油水混合液,待其反復行走使得輪胎完全浸潤后方可進入工作區(qū)進行碾壓作業(yè),并派專人跟機前后檢查有無粘輪現(xiàn)象,如有粘輪應及時刮除,待輪胎溫度升高后,粘輪現(xiàn)象即可消失。壓路機不得在未冷卻的工作面上停車、急轉向、急剎車、起步或加油、水。振動壓路機不得原地起振,必須行進起來后加振或停止行進前減振;
(3)設專人在攤鋪、壓實過程中對厚度、壓實度、平整度和外觀情況等進行跟蹤檢測。應重點對攤鋪前后的混合料溫度、攤鋪后的虛鋪厚度、復壓一遍后的平整度設專人檢查、檢測。
3.3 接縫施工
3.3.1 縱向縫
采用兩臺攤鋪機成并列梯隊攤鋪作業(yè),縱向縫應采用熱接縫,兩臺攤鋪機相距宜為10m~20m,熨平板設置在同一水平。當不得不采用冷接縫時宜采用平接縫或自然縫。攤鋪前切縫應涂上粘層油;攤鋪時,搭接寬度不應大于100mm,新鋪層的厚度通過松鋪系數(shù)計算獲得。
3.3.2 橫接縫
當需要暫停施工時,應采用平接縫,宜在當天結束后用3m直尺掛線切割、清掃、成縫。接續(xù)攤鋪前應再次用直尺檢查接縫處已壓實的路面,當發(fā)現(xiàn)不平整、厚度不符合要求時,應切除后再攤鋪新的混合料。橫向縫接續(xù)施工前應涂刷粘層油或用噴燈烘烤至瀝青混合料熔融狀態(tài)。橫向接縫處攤鋪混合料后應先清縫,然后檢查新攤鋪的混合料松鋪厚度是否合適。橫向接縫碾壓時宜按垂直車道方向沿接縫進行,并應在路面縱向邊放支撐木板,其長度應保證壓路機駛離碾壓區(qū)、接縫處不得轉向。
4 質(zhì)量標準
4.1 基本要求
(1)用于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瀝青面層的改性瀝青混合料應進行高溫穩(wěn)定性能、低溫抗裂性能和水穩(wěn)定性能等試驗,其技術指標應符合施工技術規(guī)范的規(guī)定。必要時,應進行耐久性能、抗老化性能等方面的試驗。拌和后的混合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無粗細集料分離和結團成塊現(xiàn)象;
(2)下承層必須碾壓密實,表面干燥、清潔、無浮土,其平整度和路拱應符合要求。攤鋪時應嚴格掌握攤鋪厚度和平整度,避免礦料離析,要注意控制攤鋪和碾壓溫度,碾壓至要求的密實度。
4.2 外觀鑒定
表面應平整密實,不應泛油、松散、裂縫、粗細料明顯離析等現(xiàn)象,搭接處應緊密平順。面層與路緣石及其他構筑物應順接,不得有積水現(xiàn)象。
5 成品保護
(1)改性瀝青路面碾壓完成后,派人維護,封閉交通,應待攤鋪層完全冷卻,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通。交工前應限制重型、超載車輛。設置明顯標識,禁止有遺撒、漏油的車輛上路,防止污染成品路面;施工中注意加強對路緣石、護欄等附屬工程的保護,必要時采用塑料布等覆蓋措施。攤鋪面無異常情況,人員不得在其上行走。當天施工結束,所有機械不得停放在新鋪瀝青混凝土面上,以免造成面層永久變形。
參考文獻:、
[1]JTGF4022004,公路瀝青混凝土技術規(guī)范[S]
[2]GB50092,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