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山東匯通膠帶密煉車間工程高支模施工實例,闡述了扣件式鋼管高大模板支撐體系設計方案、材料選用、構造措施、混凝土振搗、施工監(jiān)測及模板拆除方面的要求,通過該工程實踐的檢驗,說明了按該方案實施的高大模板支撐體系安全、可靠,為同類高支模工程的實施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高大模板支撐系統(tǒng);扣件鋼管腳手架;施工技術
1 工程概況及特點
山東鴻順集團有限公司施工的山東匯通膠帶密煉車間,建筑面積為:10099.4㎡,框架結構,樁基礎,建筑層數為四層。其中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框架抗震等級三級,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該工程建筑高度為27.9米,其中一、二層層高為7.8米,三、四層層高為6米,跨度最大的梁為12米,截面尺寸為400×1200mm,此跨高度為16.6m,模板支撐屬高跨大型模板支撐類型,嚴格按照要求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組織專家論證。由于本工程為山東匯通膠帶有限公司主要生產車間,內部大型設備較多,在使用功能上對高大空間的要求使得本工程高支模具有跨度大、高度大、范圍廣、洞口多、梁截面形狀復雜、荷載超限等特點,根據建質【2009】87號文規(guī)定,屬于“高度、跨度、荷載超限”的模板工程,施工難度較大。
2高大模板支撐方案
因該工程屬于高支模支撐系統(tǒng),施工難度較大,施工前嚴格按照要求編制了模板支撐系統(tǒng)專項施工方案,采用品茗計算軟件對不同截面、不同高度的梁、板、柱進行了計算,從而保證了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模板支撐高度達到16.6米,高大模板專項施工方案必須進行專家論證,施工單位對編制出的施工方案組織了專家進行論證,經專家論證施工方案經濟可行,可以指導施工。
2.1主梁模板支撐
對于400mm×1200mm跨度的主梁,梁底立桿采用3φ48×3.0@400mm的鋼管,步距為1000mm,梁底主楞采用3根80mm×100mm木方;梁測模橫向主楞(平行跨度方向)采用4跟80mm×100mm方木,次楞采用80mm×60mm@350木方,布設兩排M14穿墻螺栓固定,間距為500mm。
2.2 次梁模板支撐
對于300mm×600mm、300mm×800mm的次梁,梁兩側立柱間距為1200mm,梁底立桿間距為900mm,采用1φ48×3.0@300的鋼管,步距為1500mm。梁底主楞采用3根80mm×100mm的木方通長設置,次楞采用60mm×80mm@300的木方;梁側模水平向(嚴跨度方向)主楞采用80mm×100mm木方通長設置,次楞垂直跨度方向豎向設置,采用2φ48X3.0@450的雙鋼管,在中間設一排M14穿墻螺栓固定,間距為450mm。
2.3板模板支撐系統(tǒng)
對于樓板立桿采用縱橫間距均為900mm,步距為1200mm,主楞為2φ48X3.0的雙鋼管,次楞為80mm×100mm@450的木方,并使用符合要求的可調支托。
2.4框架柱模板支撐系統(tǒng)
對于截面為600mmX900mm的柱子,澆筑高度為8.80米,柱長邊均布5根80mm×100mm的木方,柱短邊均布4根80mm×100mm的木方,以增強其剛度。并采用2φ48X3.0鋼管柱箍加固,柱長邊方向設置間距為500mm的 對拉螺栓4道,柱短邊方向設置間距為500mm的對拉螺栓3道。
本工程板、梁、柱高支模采用16mm膠合板。為增強模板及支撐體系的整體剛度和穩(wěn)定性,每隔四排支架立桿由底至上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每隔四排立桿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2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同時整個支架系統(tǒng)與已澆好的框架柱有效連接。
3 高大模板支撐體系的搭設
3.1 材料的選擇
鋼管的選擇包括立桿、大橫桿、小橫桿、剪刀撐等,鋼管采用外徑為φ48mm,壁厚3.5mm(經實際檢測鋼管壁厚不勻,按3.0mm計算)。扣件包括直角扣件、旋轉扣件、對接扣件及其附近等,扣件及其附件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扣件與鋼管的貼合面必須嚴緊,保證鋼管扣緊時接觸良好??奂顒硬课荒軌蜢`活轉動,旋轉扣件的旋轉面間隙小于1mm,扣件表面進行防銹處理。對進場的頂托進行逐個檢查,存在螺桿滑絲現象的一律不使用。木方規(guī)格80mm×100mm,進場尺寸不小于75mm×95mm,不使用有腐朽、霉變、蟲蛀、拆裂、枯節(jié)的木材。對高大支模中使用的模板、方木、鋼管等材料,使用過一定周期不能確保符合原有力學性能的情況下,選樣做破壞性力學實驗,確定滿足使用承載力的要求。
3.2 高支模構造及施工要求
3.2.1構造要求
豎向模板支架立桿底部設置底座及墊板,墊板采用規(guī)格150mm×150mm×15mm鋼板和鋼管套管焊接組成??奂搅U接長全部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嚴禁搭接,接頭位置嚴禁將上段的鋼管立柱與下端鋼管立柱錯開固定在水平拉桿上。在立桿底距離地面200mm高處,沿縱橫向水平方向按縱下橫上的程序設掃地桿。在架體外側周圍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接式剪刀撐,中間在縱橫向每隔10m左右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接剪刀撐,其寬度控制在5m左右,并在剪刀撐部位的頂部和掃地桿處設置水平剪刀撐。剪刀撐桿件的底端應與地面頂緊,夾角控制在50°。
3.2.2施工要求
高支模施工方案必須經過專家論證,并經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審批后執(zhí)行。方案若需修改,則應重新履行審批程序,并進行專家論證,嚴禁擅自修改搭設方案。施工前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對構配件進行驗收、清除搭設場地雜物、平整搭設場地、并使排水暢通。明確支模施工現場安全責任人,負責施工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在高支模搭設、拆除和混凝土澆筑前向作業(yè)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支模分段或整體搭設安全完畢,經技術、安全負責人和監(jiān)理單位綜合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鋼筋安裝。操作人員必須全部持證上崗,進場前進行新入場三級安全教育并經常進行安全教育。施工中佩戴安全帽、系設安全帶、穿防滑鞋,夜間施工時必須保證有充分的燈光照明。
4 混凝土澆搗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混凝土的澆筑順序及澆筑速度直接影響到模板及支架體系的受力情況,合理安排混凝土澆筑的順序及速度是保證支架體系安全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澆筑時,從梁中間向四周澆搗,以防高支模受力不均勻,發(fā)生坍塌事故。對梁高度大于1000mm時分層澆筑,第一次澆筑到次梁底,第二次來回澆筑上部梁的混凝土,與樓板一次澆完;梁板澆筑連續(xù)進行,間歇時,在前層混凝土初凝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銜接。柱子應先澆搗,當柱子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梁、板支模架與柱子應拉結牢靠后,才能澆搗梁、板混凝土;柱子分段澆筑,澆筑前先將模板底部與地面混凝土之間用密封條貼牢,下口用砂漿封堵,防止漏漿。
5 結束語
本高支模方案在實施前組織了專家進行論證審查,優(yōu)于方案設計正確、規(guī)范施工、構造措施合理及監(jiān)測措施得當,得到專家組的一致認可和通過,實施過程中模板及支架均未發(fā)生任何變形和
安全問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工程高支模的成功實施,為同類結構工程的實施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建質【2009】87號文,關于印發(fā)《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2009
[2]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11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1
[3]孫衛(wèi)星《某體育教學樓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施工方案分析》建筑安全,成都:建筑安全雜志社出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