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jié)這天清晨5時,透過東窗仰望亮晶晶的啟明星在微笑。這時,我開始伏案登游一座“書山”——《劉江文集》。作者95歲,作品500萬字(18本),有小說、詩歌、散文、雜感隨筆,又有回憶錄、書法,還有身體保健與氣功。一書一景,書景迷人,漫步在書山路上觀賞,聞到了撲鼻的墨香!
一連三年,每年10月,劉江親赴北京來給老戰(zhàn)友們送書贈書,與安崗、魯兮、吳象、侯凱、程光、陳澤然、郝純一等10多位90歲以上的太行老報人聚會,共敘抗戰(zhàn)8年辦報的艱難歲月。1937年,安崗任總編輯在山西和順縣創(chuàng)辦了由朱德總司令題寫報頭的《勝利報》,吸收劉江、魯兮作為新聞戰(zhàn)士。劉江一手持槍打游擊一手提筆寫報道,轉戰(zhàn)《晉魯豫日報》《新華日報》華北版、《新華日報》太行版從事記者工作?!斗榛饟u籃曲》,記錄了他所生活戰(zhàn)斗過的勝利報社;《太行一等殺敵英雄趙亨德》,描寫了他的生死戰(zhàn)友。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山抗日革命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在空襲八路軍總部的惡戰(zhàn)中,左權將軍壯烈殉國。同時華北新華日報社犧牲了社長何云等46位同志,成為國際新聞史上的一大慘案。安崗、李莊、劉江、魯兮等編輯、記者是幸存者。劉江與李莊冒著生命危險,沖出敵人層層包圍圈,被山莊一戶農婦掩護,脫下灰軍服換上了她兒子的破衣裳,才躲過了鬼子搜山槍殺。劉江深情地說:“是老百姓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早在建國初期,劉江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太行風云》,演繹了戰(zhàn)爭年代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在黨的領導下,通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革命勝利的動人篇章,當時在全國引起轟動,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表揚,成為山西文學創(chuàng)作的經典之作。如今劉江創(chuàng)作欲望不減當年,在年過八旬以后,連續(xù)幾年時間完成了兩部長篇小說:《劍》《韶華時代》,歌頌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對丑惡與腐敗現象進行了無情鞭撻。“人民的唾沫能淹死貪官!”讀他反映歷史與現實的小說,立足寫人,研究人的情感和命運,字里行間表露出這位老戰(zhàn)士最想說的一句話:“共產黨是中國人民的主心骨”,一串串生動的故事講述了老新聞工作者肩負的“發(fā)揚太行精神,傳承八路軍作風”的光榮使命!走進劉老的《鐘鼓集》(上、中、下三卷),如入“詩海”,包括詩、詞、賦、歌謠、快板、對聯、挽聯,足足有上千篇,數不勝數,目不暇接,歌頌英雄,體恤凡人,贊美城市,情系鄉(xiāng)村,緬懷了南征北戰(zhàn)的開國元勛。2007年7月7日,他在追念彭德懷元帥詩《八聲甘州》中:“憶將軍,戎馬畢生涯,決勝定延安。贊長征圓滿,惟彭大將,西北開天。未幾盧溝寇興,傾國陷?;?。大任天早降,統領頭銜。烈馬太行扎寨,看百團大戰(zhàn),橫掃狼煙。正紅旗開國,強盜捍侵邊。勇承擔,全球放眼,睹朝鮮,霸主也等閑。閱兵法、史書窮覽,堪列名端。”讀贊彭老總赤丹忠心詩,氣壯山河,革命志更堅!
游覽劉老筆下的回憶錄:紀實性報告文學《一滴水中看太陽》,家史思親人,村史念友人,童蒙童真童趣童語似電影特寫鏡頭一幕幕展現在讀者眼前,回到人性,回到自然,回到生命,回到常識。他高小畢業(yè)后,14歲上拿起鞭放過3年羊,狂風暴雨,酷熱厚雪,挨餓受凍,嘗過苦辣的滋味!他對山性、水性、草性、羊性、狗性、狼性,都有切身的感受和領悟。他在《放羊》一文中寫道:“一年四季上山放羊,我學會了很多本事。后來一件一件想過,幾乎都是在最困難、最沒辦法下被逼出來的。我童年時就對放羊人有幾分好奇,大雨一過,滿山遍野都是一片濕。這時我往往會向高山望去,放羊的就能點燃大火。直到我放羊后,才得知其秘密。再大的雨水也濕入不了人的胳肢窩(腋下)。大放羊就告訴我,取兩把死蒿桿夾在腋下,沒等雨停,我腋下的蒿桿已全被我自身的肉火騰干。然后我將蒿桿交給大放羊,他再取兩把死蒿稍桿,火大沒濕柴,熊熊大火就在雨未全停時,便點燃了起來?!毙切侵鹗刮腋用靼住吧钍菍懽鞯呢S富源泉,苦難是作家一筆高利息的銀行存款!”劉老啊,你妙筆生花,來自野山野人野花,對嗎?你讀大地之書,讀社會之書,讀人性之書,成大器,出大家,做出了無愧于偉大時代的真學問。
劉江日日練書法健步走向世界。2009年12月30日中國國禮藝術大師協會、全國文化產業(yè)委員會、中國網絡文化委員會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獻禮,特編制大型國禮傳播文學《中國榮譽——向世界推薦的國禮藝術家》的16人專輯中編入劉江作品,他與吳冠中、歐陽中石、黃水玉、范曾、李鐸等名家排座在一起。中石先生為《劉江書法習作》題字:“有膽識駿馬,無畏獲良才。”我不懂書法,難以寫出贊美劉老作品的文字。只能靜靜地欣賞他龍飛鳳舞的墨寶,字如人,人如字,我忽然聯想到三個名字:和順縣,溫源村,劉江。天地人合一、和和順順是他書法之根,溫暖善良人性是他書法之源。太行山的大氣場,清漳河的靜心泉,融匯到了這條朝著東方大海奔騰不息的大江中!
江河萬古流,人生幾春秋。劉老惜時奉獻,在人生第二個春天里,他著手創(chuàng)辦了《山西商報》;主辦了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山西分校,培養(yǎng)了近萬名書畫愛好者;主持建立了山西省第一個傅山書法藝術研究會,創(chuàng)建了國內獨一無二的歷史名人書法碑林——傅山書法碑林(后太原建成碑林公園)。他眼界開闊,探索前進,組織了傅山書法復制作品到美國巡展。
劉江離休已28個春秋。他從山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崗位上退下來后,輕松自由地進入佳境。整日忙讀書閱報,忙看新聞聯播,忙寫作賦詩與書法,忙參加社會活動,忙與朋友交往。他風趣地說:“我忙,我忙,顧不上死了!”我聽后覺得他用行動對一句千年古詩改了二個字,一忙一樂,忙忙樂樂,他是太行山天空里升起的一顆文化啟明星!
(責編 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