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鄒斌勇”的國家發(fā)改委“副司長”,實際上是專門冒充國家公職干部、騙吃騙喝騙錢的江湖騙子。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毫無背景的冒牌貨,竟能騙倒包括省部級高官在內的不下百名官商
如果不是朋友說起,今年45歲的建筑商人熊杰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近一年來拼命結交、花費了數十萬元的所謂國家發(fā)改委的一位“副司長”竟然是冒牌的!
包括熊杰在內的一些受騙的商人積極調查后發(fā)現,這位名為“鄒斌勇”的國家發(fā)改委的“副司長”,實際上是一個專門冒充國家公職干部、騙吃騙喝騙錢的江湖騙子。
據不完全統(tǒng)計,近些年來,被騙人員從縣長到省部級官員以及各地商人不下百人。
5月18日,記者向國家發(fā)改委求證,得到的回復是“發(fā)改委肯定沒有鄒斌勇這個人?!?/p>
5月20日,在記者表明身份,提出采訪要求時,鄒斌勇這位許多人口中的“鄒司長”,親口承認,自己確實不是國家發(fā)改委的“副司長”,自己從未想過冒充國家官員進行行騙。
那么,這位“假副司長”鄒斌勇到底是誰?他憑什么本事能把各地大小官員、商人騙得團團轉?這些年來,他和官員、商人們上演了怎樣的滑稽戲碼?最后又是怎么被揭穿的?
發(fā)改委的身份很關鍵
假副司長鄒斌勇,今年39歲了,而他對外宣稱的則是37歲。之所以這么做,幾位被騙商人分析說:“更年輕點,就讓人覺得他今后更有可能晉升到高位嘛!”
這一招似乎也確實奏效了,不少地方官員因此看好鄒斌勇的“仕途”,努力結交,認為“這么年輕的副廳級干部,十年后混個部級干部肯定沒問題?!?/p>
年齡僅僅只是鄒斌勇謊言中的冰山一角。鄒斌勇對一些來與他結交的官員和商人稱,自~2007年北京大學法律博士畢業(yè)后,進入到國家發(fā)改委,擔任過某處處長,現為國家發(fā)改委某司副司長(2011年5月后,他改口自稱是副巡視員),與中央各大部委和地方省市領導關系匪淺。
實際上,鄒斌勇在1996年沈陽理工大學(原沈陽工業(yè)學院)工業(yè)分析專業(yè)畢業(yè)后,分配到湖南省祁東縣化工廠,戶籍也由此從湖南隆匯縣轉入到了祁東縣。在進入祁東縣化工廠幾個月后,擔任廠長秘書,2000年進入勞資科,2003年,被停薪留職,2004年在廣東一家企業(yè)短暫工作過,此后并沒有進入到國家公職機關中去,國家發(fā)改委更是查無此人。
鄒斌勇具體從何時開始招搖行騙,目前來看,已經很難確定了?!皳宜?,鄒斌勇在2004年后,就一直冒充自己是國家發(fā)改委的官員,開始行騙了。”一位與鄒斌勇相熟的受騙商人說。
此種說法,在后來鄒斌勇接受記者采訪時,并未予以肯定性的回應。
讓人不解的是,一個假的副司長,怎么會有那么多人就信了呢?
多位受騙人稱,他們剛開始與鄒接觸都是通過身邊熟悉信任的人介紹的。
信了也就信了,怎么還會有那么多官員、商人把他捧為上賓,還不時地給他送錢送禮?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透露,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是“鄒斌勇這個發(fā)改委的身份很關鍵。很多工程項目沒有發(fā)改委的審批是辦不成的。如果一個發(fā)改委的副司長來了,就是一些領導也要賣幾分面子給他的,更何況那些急于拿到各種項目的商人了。”
傲足功課的假領導
李化是湖南當地一位頗有名望的企業(yè)家,自言與“副司長”鄒斌勇的那段結交經歷,“真是哭笑不得”。
李化曾經把這位假副司長捧為上賓,除了大小吃喝埋單、不時送禮送錢外,甚至還親自給“副司長”開車當馬仔;如今了解了真相的他,已經與假副司長斷絕來往,“最好就把這個事情淡化了” 。
與假副司長鄒斌勇的第一次見面,李化的感覺并不好。他清楚記得,那是去年年初在北京的一個飯局上,他看到迎面走來一個身高不足一米六、體型微胖的中年男子,穿著一雙紅襪子,胸前斜跨著一個公文包,踏著八字步就走過來了。經人介紹,才知道這就是當晚的主角——“國家發(fā)改委某司的副司長”鄒斌勇。
“我當時感覺他就不像個領導,因為我自己也經常會跟很多領導打交道,各種領導見得多了,但感覺他就不像是見過世面的人?!碑敃r的李化雖然有些疑惑,但因為是同在商界的好朋友介紹認識的,“人家一個司長肯來見你就不錯了”,所以也就沒多想,并且馬上投入到精心經營與“鄒副司長”的關系中去了。
當時“鄒副司長”介紹自己說,他是國家發(fā)改委某領導的遠親,所以北大畢業(yè)后才介紹進入到發(fā)改委的。后來證實,這些都是鄒斌勇編造出來,用來取信于人的謊話。
“但當時大家都信了。”在李化的印象中,鄒斌勇對于國家發(fā)改委整個系統(tǒng)內的人事關系很熟,“所有處級以上的干部,你隨便說誰,他都知道,都了解?!薄八闹R面很廣,對國家政策,特別是房地產政策、未來農業(yè)政策能說出一套,把握得很好。當然,后來知道了,這些都是他上網查的,應該是做足了功課。”
這次飯局之后,李化與“副司長”鄒斌勇的關系開始熱絡起來,直到鄒的謊言最終被戳破。
絡繹不絕的送禮者
與李化相似,建筑商人熊杰在經人介紹認識假副司長鄒斌勇后,心里是一陣狂喜。按熊杰的話說,就是“一個發(fā)改委的副司長,不得了呢!他只要拿手指輕輕一摳,隨便給個基建項目,我們就賺大了?!?/p>
抱著這樣的期待,對于“鄒副司長”熊杰總是鞍前馬后,照顧得妥妥帖帖。
熊杰記得,去年清明節(jié)前兩天,當他得知“鄒副司長”要回湖南新化縣祭祖時,馬上安排車輛全程接送,備好豪華酒店套房和娛樂活動,自己還全程陪同。他甚至考慮到了新化,“怎么也得找一個有身份的人來陪著這位京官吃飯吧”。
多位知情人回憶,當時很多新化縣當地的官員聽到“鄒副司長”回來了,紛紛前來拜訪。某市市政府則直接派車把“鄒司長”從新化縣接到某市,帶著“鄒副司長”參觀開發(fā)區(qū),安排視察各個單位,送去各種家鄉(xiāng)“特產”,這都是因為“要通過鄒副司長讓發(fā)改委撥一點錢”。
現在看來,假副司長鄒斌勇不僅沒有給很多托他辦事的人“撥來錢,帶來項目”,反倒是鄒斌勇自己收了不少好處。
熊杰說,在鄒斌勇的岳母過生日時,自己就親自送去了18800元的現金,其他送禮的人也不在少數?!拔易约褐赖?,他在其它場合,收過十幾萬元的。”
去年4月,鄒斌勇過生日時,在北京為他慶生的有40多人,有些還是從湖南等地專門趕過去的。
據參加宴會的幾位知情人回憶,當時除了一些部委的人可能沒給禮金外,其他的人都給了幾萬元。
多年來,鄒斌勇到底收了多少禮、多少錢,目前還很難確定,不過一個細節(jié),似乎可以從側面窺知一二。
曾經去過鄒斌勇家里的李化清楚記得,在這個位于北京城區(qū)、130多平方米的家中,擺滿了各種禮品:紅酒、高檔油、食品、補品……
李化曾親眼見過三四個人往“鄒副司長”家里搬禮品,而一般人是享受不了這種“進貢”的待遇的。而令他印象最深的,是鄒斌勇口中的某省某市副市長專程送過來的牡丹花,這種牡丹花只會在大年三十的零時開始盛開。
哭笑不得的雷人雷語
如果在電腦上輸入“國家發(fā)改委鄒司長”進行搜索,不難發(fā)現有這樣一條《國家發(fā)改委鄒司長一行蒞臨集團視察》的公司內部新聞,這里說的“鄒司長”正是假副司長鄒斌勇,而他視察的集團則是“湖南糧食集團”。
這篇發(fā)表于2011年12月27日的新聞說,
“國家發(fā)改委鄒司長一行蒞臨集團視察,集團董事長謝文輝和總裁楊永圣同志陪同參觀,向鄒司長一行詳細介紹了集團發(fā)展情況。鄒司長對集團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賀,并對集團未來的發(fā)展寄予厚望?!?/p>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這篇不超過200字的新聞背后,卻有著讓部分當事者都大跌眼鏡的故事。
一位熟悉湖南糧食集團系統(tǒng)的知情人向記者透露,當時是由長沙市的一位主要領導引薦,把假副司長鄒斌勇介紹給了湖南糧食系統(tǒng)的主要官員認識,并在中午的飯局之后,由湖南糧食集團部分領導陪同鄒斌勇“視察”了一番糧食集團。
據上述知情人回憶,當天在“視察”完后開的座談會上,喝了不少茅臺酒的鄒斌勇一席總結性發(fā)言,讓不少人大跌眼鏡。當時,鄒斌勇的發(fā)言主要是講了三條:
一是糧食集團很有前景,符合政策,但是膽子要大一點,你們搞一個上市公司不行,就應該一下子就搞三個上市公司,證監(jiān)會我來搞掂;二是你們最好的米是賣幾十塊錢一斤,我看要賣就賣一千塊一斤;三是我一切都聽我大哥(記者注:同在座談會上的一位商人)的,大哥說什么我就干什么。
“他就講了這三點,條條雷死人,當時的領導聽得都愣在那里了?!边@位知情人現在回憶起來,還是覺得哭笑不得。
近日,當記者告知鄒斌勇是一位假副司長時,他脫口而出:“啊!是假的?”沉默了數秒,隨后回應稱自己并不清楚這件事,現在還沒法核實。同時,他表示在那次“視察”之后,糧食集團也一直未與“鄒司長”有過聯(lián)系。
發(fā)現受騙礙于面子不聲張
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雖然假副司長鄒斌勇極力掩蓋謊言,但在2011年年底,李化等人還是對鄒斌勇的真實身份產生了懷疑。
此前,李化也曾疑惑:發(fā)改委作為一個很繁忙的政府部門,為什么“鄒司長”從來不用去發(fā)改委上班?“鄒副司長”的解釋是,他每年有40天的假期。
40天假期過去了,“鄒副司長”又解釋稱國家發(fā)改委有很多年度報告、政策規(guī)劃需要由他來起草,發(fā)改委專門讓他在家或是賓館里完成。
聽到這樣的解釋,雖然有疑惑,但李化也沒有進一步細想。
直到2011年11月,李化聽到在國家發(fā)改委工作的朋友說,確定國家發(fā)改委并沒有一個名叫“鄒斌勇”的副司長,李化才真正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于是,他通過律師、公安等方面開始調查,花費了將近一個月,最終證實了鄒斌勇確實是個打著發(fā)改委旗號招搖撞騙的騙子。
得知這一真相后,李化馬上告知了其他尚未知情的受騙人。在這一過程中,他發(fā)現有些人早就知道了真相,只是礙于“被騙了,沒面子”而沒有聲張。
李化還找了個機會,向假副司長鄒斌勇攤了牌,并警告他不要再出來行騙了。據李化回憶,當時他對鄒斌勇提了兩點要求:一是把以前的手機號換掉,不再聯(lián)系那些受騙人;二是重新做人,不再行騙?!爱敃r鄒斌勇都親口承認自己行騙了,最后還哭了,請我原諒他?!?/p>
此后的三四個月,鄒斌勇的電話果然再也打不通,他也從以往熟稔的政商圈中消失了。李化本來以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但沒想到的是,最近幾天在長沙舉行的中博會上,“他竟然又出來騙人了!”李化決定報案。
但截至記者發(fā)稿前,本打算報案的幾名受騙人最終并沒有選擇報案,只是讓鄒斌勇寫了一份保證書,內容如下:自今日起,一切社會活動不以發(fā)改委官員身份活動,否則由某某某先生處置。落款:鄒斌勇;時間:2012年5月20日。
假菩薩拜多了也成真
那么,假副司長鄒斌勇到底是怎么走上行騙之路的?從記者數日的調查走訪中,借助一些零星的片段和當事人的講述,或許能勾勒出其中一二。
大概三四年前,鄒斌勇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同學聚會,他對其中一位已經是中央某機關副處級干部和另一位已是一家大型公司老總的高中同學稱,自己是國家發(fā)改委的正處級干部,兩名高中同學信以為真,并逐漸在一些圈子中流傳開來。
在一些受騙人看來,正是由于這兩位有一定社會身份的同學的引薦介紹,才使得很多官員、商人對鄒斌勇“國家發(fā)改委官員”的身份信以為真。
結果,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信了,沒有人會想到這些有身份的人介紹的人,竟然會是假的。
對于這種說法,當記者向鄒斌勇求證時,他陷入了沉默,在反復追問下,他說:
“就是開了個玩笑,沒想到都當真了?!?/p>
“你想啊,你已經是一位領導干部了,或者是至少有幾億身家的成功商人,你介紹的人我會輕易懷疑他的身份嗎?”一位受騙人這樣說,在他看來鄒斌勇行騙的手段并不高明,而他的假身份由于類似于相互擔保,相互背書形成了一個群體效應:你們都說是真的,那就是真的。
“大家都信他,拜他,拜的人多了,假菩薩也成真菩薩了。關鍵是,這個假菩薩,有時還能顯靈,還能給你辦成事?!币晃恢槿俗龀隽诉@樣一個比方。
“怎么就沒多想想,他是假的呢?”在幾位受騙人之間的討論中,有人提出了這樣的反思。
“即使對他有疑問,萬一要是真的呢?”另一位受騙人說了這句話后,其他人一時都答不上話了。(原載《新快報》,文中除鄒斌勇外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