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大壟窄行密植栽培技術是在大豆平作密植的基礎上,與我省傳統(tǒng)壟作相結合而形成的栽培技術。其特點:一是變常規(guī)壟為大壟,即把常規(guī)壟2壟變1壟,其壟距為110cm;二是在壟上實行多個窄行種植,一般種植4行;三是密度增加,比常規(guī)栽培密度增加30%左右,一般為30-45萬株/hm2。其大壟窄行密植栽培技術如下:
1.品種選擇
1.1品種選擇
因地制宜地選擇優(yōu)質高產(chǎn)、熟期適宜、抗逆性強的品種或專用品種,做到3年更換一次品種。高蛋白品種,蛋白質含量45%以上;高脂肪品種,脂肪含量22%以上;兼用品種蛋脂總量63%以上。
1.2種子精選
種子播前要進行精選,使種子純度、凈度不低于98%,發(fā)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2%。
1.3種子處理
(1)種子包衣。播種前選用35%多·克·福大豆種衣劑進行包衣處理。
(2)微肥拌種。未包衣處理的種子,可選用鉬酸銨、或硼鉬微復肥或鋅肥等進行拌種。
2.輪作與耕整地
(1)實行合理輪作,不重茬,不迎茬,前茬以玉米、馬鈴薯、小麥為主。重迎茬不可避免的情況下,要堅持“寧迎勿重”的原則。
(2)耕整地
進行秋深松整地,秋季做成110cm的大壟,壟高18cm,達到待播狀態(tài)。春整地的玉米茬要頂漿扣壟并鎮(zhèn)壓。有深翻基礎的玉米茬,早春拿凈茬子,并將茬坑耢平,達到待播狀態(tài)。
3.施肥
3.1有機肥
施有機肥(有機質含量8%以上)30t/hm2,結合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
3.2化肥
測土平衡施肥,氮磷鉀和微量元素合理搭配。
3.3種肥
化肥做種肥,一般施入磷酸二銨180kg/hm2,硫酸鉀70kg/hm2,尿素60kg/hm2。種肥要做到分層側深施,上層施于種下5-6cm處,施肥量占總施肥量的1/3。下層施于種下12-14cm處,肥量占總施肥量的2/3。
4.播種
4.1播期
地溫穩(wěn)定通過7-8℃時開始播種,可在5月1-5日。
4.2播法
采用大壟窄行密植播種機播種,壟上4行,小行距9-10cm。播種深度3~5cm(鎮(zhèn)壓后),播后及時鎮(zhèn)壓。
4.3密度
根據(jù)品種特性、水肥條件及栽培方式而定。一般保苗40-45萬株/hm2。播種均勻無斷條,播種時應對準壟型,偏差為±3cm。
5.田間管理
5.1中耕
大豆出苗,進行深松或趟一犁。分枝期再趟一犁培土。
5.2除草
根據(jù)雜草種類采用播后苗前施藥或莖葉處理。
土壤墑情好,采取播后苗前處理,不提倡苗后利用化學除草劑。在大豆播后出苗前,用90%禾耐斯1560-2200ml/hm2加70%賽克津可濕性粉劑300-600g/hm2?;蚣?8%廣滅靈乳油800-1000ml/hm2,或用72%都爾乳油1500-3000ml/hm2,兌水200kg土壤噴霧。
5.3灌溉
有條件的地方根據(jù)當時旱情和生長發(fā)育需水規(guī)律而定。噴水量:分枝—開花期30mm,開花—結莢期30-40mm,結莢鼓粒期30-35mm,噴灌強度應小于土壤入滲速度,以地表不產(chǎn)生徑流、不破壞土壤結構、地表不板結為原則;物化水滴直徑為1-3.5mm;噴灌均勻度≥85%,無漏噴、重復度100-200cm。
5.4促控結合
大豆前期長勢較弱時,在大豆初花期用尿素10kg/hm2加磷酸二氫鉀1.5-2.5kg/hm2溶于500kg水中噴施, 并根據(jù)需要加入硼、鉬等微量元素肥料。在前期長勢較旺的情況下,進入花期后如果生長過猛就會成為徒長田,造成倒伏、落花落莢、致使減產(chǎn),因此當田間植株生長過旺,有倒伏危險的情況下,可噴施三碘苯甲酸、多效唑、豐收寶等藥劑,防止倒伏、增花保莢、提高產(chǎn)量。
5.5防治病蟲害
5.5.1地下病蟲害
主要有根腐病、大豆孢囊線蟲病和根潛蠅,目前防治方法最好的是用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可選擇35%多·克·福種衣劑,還可兼防薊馬、跳甲等早期蟲害。
5.5.2蚜蟲
點片發(fā)生并有5-10%的植株卷葉或有蚜株率達到50%時,百株蚜量達1500頭以上,天敵數(shù)量很少時,用10%吡蟲啉1500g/hm2,或用1.8%阿維菌素制劑150ml/hm2,兌水300-450kg噴霧。
5.5.3紅蜘蛛
當田間有發(fā)生時,用15%噠螨靈乳油600-900ml/hm2,或用1.8%阿維菌素制劑或混劑150ml/hm2,兌水300-450kg噴霧。
5.5.4大豆食心蟲
在成蟲發(fā)生盛期(8月上旬),選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50~600ml/hm2,或用80%敵敵畏乳油1500-2000ml/hm2制成毒棍,每4壟插一行,每5m插一根。
5.5.5草地螟
在草地螟低齡幼蟲達到每百株30~50頭時,可用5%高效氯氰菊酯或其它菊酯類藥劑300~6000ml/hm2,兌水300~400kg噴霧。
5.5.3大豆疫病
選用58%甲霜靈,用種子量的0.3%拌種?;ㄆ诎l(fā)病用58%甲霜靈或用72%霜脲·錳鋅(克露)750~1000g/hm2,兌水400~500kg噴霧。
5.5.7大豆菌核病
選用腐霉利(速克靈)、異菌脲或菌核凈等藥劑于發(fā)病初期,即田間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后噴藥,間隔7~10天,進行第二次噴藥。
6.收獲
(1)實行分品種收獲,單儲,單運。
(2)收獲期;機械聯(lián)合收割,葉片全部落凈、豆粒歸圓時進行。
(3)收割質量;割茬低,不留莢,收割損失率小于1%,脫粒損失率小于2%,破碎率小于5%,泥花臉率小于5%,清潔率大于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