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制圖課程是高等職業(yè)學校建筑工程類各專業(yè)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其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畫圖及看圖的能力,圍繞這一核心任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還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審美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建筑制圖 應用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8(b)-0168-01
隨著高等職業(yè)教育的不斷推廣深入,課程改革迫在眉睫。高職院校以對行業(yè)、企業(yè)培養(yǎng)一線高素質的技術應用人才為目標,所以教學理念應以培養(yǎng)具有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的崗位能力為核心?!督ㄖ茍D》是建筑類專業(yè)必須開設的基礎理論課之一,同時又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非常強的課程。學生在將來要從事的一線建筑技術管理工作中,既要能看懂別人繪制的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給排水施工圖,還要將自己要表達的信息通過工程圖紙表達出來。建筑系的每一門專業(yè)課都不可能離開建筑圖形,學會識圖是一名以建筑為專業(yè)的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本領。如何進行這門課的教學改革,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適應市場經濟的技能型應用人才,是當前制圖教學面臨的主要任務。
《建筑制圖》是實踐性強的應用型課程,教會學生掌握工程中建筑構造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做法,具有對建筑的識別和繪圖能力。具備合格的繪圖與識圖能力,是每一個建筑專業(yè)的學生技術人員必備的基礎技能。本課程對于本專業(yè)學生取得CAD繪圖員證書、預算員證書、施工員證書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結合教學經驗,筆者就從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探究下高職院校建筑制圖教學的改革。
1 教學設計
傳統(tǒng)的建筑制圖包括畫法幾何、制圖基礎、建筑制圖、計算機繪圖四部分,畫法幾何是基礎,為后面部分服務,這部分內容在教學時,應針對高等職業(yè)教育特色,以“夠用”和“必需”為度,著重講清概念,引入投影理論,將三視圖和工程圖有機結合起來,這樣可使同學們體會到工程各圖紙之間的聯系,同時可以節(jié)省課時,符合教學要求。應注重課程內容模塊化,做到模塊間相互融通,有機結合。根據就業(yè)崗位的多樣性,及實際工作中的需要,可以重點講述建筑施工圖和結構施工圖的識別和繪圖,對用得不多的知識則簡單介紹。應用計算機作為工具進行繪圖是學生感興趣的實踐性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這一實踐,掌握了很多計算機繪圖方法和技巧,有效地促進了課程內容的學習。從而有效培養(yǎng)工程類各專業(yè)學生利用工程圖樣進行技術交流的綜合能力。
2 教學方法
《建筑制圖》一門獨立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好“設計師”,將學生放在學習主體的位置上,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興趣,達到掌握技能、技巧的目的。
2.1 具體實物應用
高職的學生都是從高中直接升學的,且入學成績相對較低,且他們對生產實踐了解甚少,并因缺乏抽象思維,但是他們好奇心強,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把理論用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詮釋或用生動的動畫來演示。比如講授“投影”這個概念時,就可以利用物體在太陽光或燈光照射下,在地面或墻壁上出現該物體的影子這個學生所熟悉的自然現象導出,從而使學生對“投影”的概念理解得更深、記憶得更牢。在講解組合體讀圖時,首先根據視圖的特征分解形體,利用“三等”關系對投影確定形狀狀,然后綜合起來想象整體的空間形狀,之后給出該形體的模型或者軸測圖,讓學生對自己想象的形體和直觀模象進行比較,以此使組合體讀圖達到較好的效果。帶動學生用橡皮泥等進行同步的模型制作,真實感強的模型,學生能動手實踐,一方面能使學生學好相關內容,另一方面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2 任務驅動教學應用
很多教師為了教完教學內容,課堂教學“滿堂灌、填鴨式”。而學生沒有實踐經驗,缺乏工程意識,空間想象能力較差,在課上疲于應付、顧此失彼,完全沒有自己理解和思考的時間。這樣的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很難得到提高。采用任務驅動法,精講多練,充分將課堂交給學生,以完成一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有機貫穿在任務之中,讓學生在任務的引領下,經過思考和教師的點撥,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達成教學目標。以任務為主線,學生圍繞著“任務”主動參與,分組形成競爭,實現學生在做中學,通過團隊合作、互相評價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作圖質量。同時,通過多元評價,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評價觀。運用任務驅動法可以比較好的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也容易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的狀態(tài)。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整節(jié)課小組的討論較為活躍,互動性強,達到了預期教學目標。
2.3 校內實訓場應用
在工程圖閱讀這部分教學內容中,識讀學校建筑的施工圖紙,結合校內的建筑實物,能幫助學生形成對建筑構件的感性認識,掌握建筑的構造做法。識讀實訓建筑結構配筋圖,結合實訓場鋼筋模板實型進行學習,在與圖紙對比學習中,識讀施工圖能力也得到提高。結合工程實體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聽課的興趣,增加學生對建筑構造的感性認識,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拉近課堂教學與實踐工作之間的距離,也增加了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
2.4 結合工作實際
如何使學生掌握住建設部頒布的各種制圖標準如《房屋建筑制圖統(tǒng)一標準》、《總圖制圖標準》《建筑制圖標準》《建筑結構制圖標準》中關于圖紙幅面、圖線、字體字號、比例、標注等的規(guī)定,并將之熟練應用于實際中去。那我們可以將這些國家頒布的制圖標準引入課堂,結合實際工程的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講解這些規(guī)范、標準。在學校學習期間就使學生對這些實際工作中應用的標準非常熟悉,從而減少學生畢業(yè)時與企業(yè)、與崗位的距離。
課程的教學組織上要本著“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精講多練,培養(yǎng)能力”的原則,靈活采用討論式、啟發(fā)式、講練結合式等多種先進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學習向主動發(fā)現學習轉變,培養(yǎng)學生對建筑構造物的繪圖能力,學會課內觀察、課外觀察,啟發(fā)并引導學生提問,鍛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掌握高職教育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對比學習能力,為學生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及未來職業(yè)生涯打下扎實基礎。
3 結語
任何一項課程改革的設想,最終都要靠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去實現。高職的教師在教學上要努力做到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生學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生的應用能力,不難的內容就可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學,充分發(fā)揮老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傊覀円獜呐囵B(yǎng)學生學習興趣著手,圍繞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看圖能力、繪圖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來組織教學,采用各式各樣好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真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玉明.畫法幾何與建筑制圖[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王強.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