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防水技術是土建工程施工時重要的技術要求,而今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地下防水技術要求也隨著地下建筑工程的增加而提高。本文淺議城市建筑混凝土自身防水技術及現(xiàn)狀,并對如何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抗?jié)B和防水能力進行深層的探析。
【關鍵詞】混凝土;地下工程;自身防水技術
1、我國城市建筑及地下工程防水技術的現(xiàn)狀
近年來,防水技術不斷進步,防水工程的材料也從以前的少數(shù)品種類型發(fā)展為多類型、多系列格局,而地下室防水構造也由過去的單一型式發(fā)展為當前的材料防水與構造防水相結合,剛?cè)岵牧舷嘟Y合等新的型式。城市建筑地下室防水主要是為了防止地下水和滯留水滲入室內(nèi),影響室內(nèi)的正常生產(chǎn)、工作、生活和儲藏環(huán)境。目前,被廣泛應用的地下室典型防水構造是基層(平面為混凝土墊層,立面為結構混凝土墻或磚墻);水泥砂漿找平層;防水層(采用卷材或涂膜防水層,也可以是結構防水混凝土與柔性防水層復合);保護層(平面為細石混凝土,立面為發(fā)泡聚乙烯片材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軟保護層)。另外,地下室防水設計也一般遵循防、排、截、堵相結合,因地制宜、剛?cè)嵯酀?、綜合治理的原則。
2、關于混凝土結構自身防水的簡述
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結構形式稱之為混凝土結構自防水。具體是通過調(diào)整材料配合比、添加外加劑、限制骨料最大粒徑等措施使混凝土組成最密實、孔隙率最小的結構,或使孔隙彼此隔斷、互不連通、使地下水無法滲入或滲入至一定深度后不能穿透。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地下工程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自防水。自防水結構一般在設計前要充分掌握地下工程所在地及其附近地下水運動規(guī)律和狀況(近期和遠期),確定設計最高地下水位標高,同時結合地質(zhì)、地形、地下工程結構、防水材料供應及當?shù)厥┕l件等全面研究地下工程防水方案。地下鋼筋混凝土外墻、底板均應采用抗?jié)B混凝土,抗?jié)B等級應根據(jù)防水混凝土的設計壁厚和地下水的最大水頭比值。另外,在地下結構設計時應注意不使防水混凝土受到地下水的侵蝕作用;注意各種外力和內(nèi)力可能帶給混凝土結構的不利影響;盡量不使混凝土結構產(chǎn)生有害裂縫而導致滲漏水。
3、地下工程混凝土防水技術施工的過程
3.1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屬于大體積大面積施工,采用“分段定點、一個坡度、薄層澆筑、循序推進、一次到底”的施工方法。
3.2 墻體混凝土澆筑時要嚴格控制分層厚度,每次澆筑厚度應控制在0.5m左右,每次澆筑墻體長度不大于30m,澆筑時應保證連續(xù)性。
3.3 分段分層施工混凝土澆筑時要保證合理的分段分層施工,分層厚度為0.3m,分層的接頭時間間隔不超過2h,施工中交接的臨時結合的豎向縫要互相錯開。
3.4 混凝土振搗根據(jù)泵送澆筑時自然形成一個坡度的實際情況,每條澆筑帶前、后布置二道振動器。前道振動器布置在底排鋼筋處和混凝土的坡腳處,確保混凝土下部的密實;后道振動器布置在混凝土卸料點,解決上部混凝土的搗實。
3.5 采用高頻機械振搗,嚴格控制振搗的時間每一振點的振搗時間應以將混凝土搗實至表面呈現(xiàn)浮漿、無氣泡和不再沉落為標準,振搗時間約為20~30s,避免漏振、少振或超振。
3.6 大體積大流動性混凝土在澆筑和振搗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漿會跟著混凝土坡面流到坑底,并隨混凝土向前推進,在支模時應在混凝土澆筑前進方向兩側(cè)模底部留孔排出泌水和浮漿。當混凝土坡腳接近盡端模板時,要立即改變混凝土澆筑方向,盡量往回澆。另外加強兩側(cè)混凝土的澆筑,使最后混凝土的澆筑形成四面會合,這樣泌水和浮漿就可以集中排除。
3.7大體積泵送混凝土排除泌水和浮漿后,表面仍有較厚的水泥漿。在澆完4~5h后,要用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滾筒來回碾壓數(shù)遍,待接近終凝前,用木屑再打磨一遍,使收水裂縫閉合。
3.8 混凝土養(yǎng)護混凝土澆筑后10小時內(nèi)進行養(yǎng)護,可以采用 “蓄熱養(yǎng)護法”。養(yǎng)護7天后改用蓋草袋澆水養(yǎng)護28天。室外頂板盡早覆土,減小板室內(nèi)與室外、頂板與地下室外墻的相對溫差。
4、混凝土防水技術施工時的嚴格要求
4.1 嚴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是直接影響防水混凝土結構密實度和抗?jié)B性的重要因素。從理論上講,在滿足水泥完全水化及潤濕砂石所需水量的前提下,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密實度越大,抗?jié)B性及強度也越高。但水灰比過小會影響混凝土的和易性,給施工造成困難,同時也會降低混凝土的質(zhì)量。水灰比過大時,富余水量過多,混凝土在施工時易產(chǎn)生泌水現(xiàn)象,又由于水泥在水化過程中混凝土中的游離水蒸發(fā),不可避免的在混凝土內(nèi)要留下大量孔隙,這些孔隙互相貫通形成開放性毛細管泌水通道,因此使混凝土結構抗?jié)B能力大為降低,同時透水性增高,并影響著混凝土的抗凍及耐久性能。
4.2 合理選擇砂率。砂率表明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砂漿的體積。防水混凝土通常采用富砂率,因為水泥砂漿不僅起粘結填充作用,還要形成一定厚度的砂漿保護層。這層砂漿保護層包裹在粗骨料的表面并使這些粗骨料顆粒之間相互離開一定距離。這樣,一方面使混凝土達到了最大密實度,另一方面又能切斷混凝土內(nèi)部的毛細管道,從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jié)B性能。
城市建筑防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涉及設計、施工、材料選擇等多方面內(nèi)容。建筑物的防水設計除了應該做好混凝土自防水外,還應該遵循以防為主、防排結合、截堵為輔的設計原則。因此在設計中要強化建筑結構自防水能力,并從材料的耐久性、適應性以及不同防水材料之間的相容性的全局出發(fā),選擇適用的防水材料,按照設計要求施工,提高建筑結構防水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真正使城市建筑防水工程達到良好的使用效果。
參考文獻
[1] 胡建勤.高掛能混凝土抗裂性能及其機理的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6.
[2] 彭渡.高強混凝土開裂機理及裂縫控制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5.
[3] 黃士元.混凝土早期裂紋的成因及防治[J].混凝土,2005.
[4] 馮克勤.混凝土工程[M].北京:中國建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