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應用文寫作”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在遠程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重點以現(xiàn)代教學理念為指導,改革教學模式,強化實踐環(huán)節(jié),精講多練,學以致用,切實提高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本文主要結合教學實踐,總結自己的教學方法和體會,旨在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 學習觀念 教學模式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應用文寫作是電大開放教育專科一門的必修課,介于基礎課和專業(yè)課之間,理論和技能之間的一門特殊課程,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該門課程實踐性比較強;二是課程內容較枯燥乏味;三電大系統(tǒng)內各級平臺資源比較少,但是網(wǎng)絡資源相對較為豐富,在教學中我們進行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要強化實踐教學,才能使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得以提高。
1 轉變學習觀念,激發(fā)學習興趣
應用文教學如果還停留在“填鴨式”的滿堂灌,學生會產(chǎn)生厭煩情緒,失去學習興趣。如何讓學生愿意學,感到有必要學習這門課程,使應用文教學變得“活”起來?要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則應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課堂上,老師要避免出現(xiàn)“一言堂”,事先設計好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課堂上主要是進行點撥、指導、答疑,組織學生認真學習、規(guī)范練習。學生能參與到教學中去,自然會覺得其樂無窮。此外,老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如開展課內討論、實施情景教學;或者指導學生進行調查研究,分析結果;想方設法令死氣沉沉的課堂活躍起來,學生才會有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應聘信、推薦信”的寫作時,筆者設置了一次模擬應聘現(xiàn)場,讓學生自己既做考官又做應聘者,切實感受應聘信、推薦信的實用性。再如,在講授“行政公文”一章時,筆者特意搜集了在行政工作中經(jīng)常會遇到的需要書寫公文的一些實際素材,讓學生自己判斷該用何種文體,這樣既讓學生區(qū)分了上行文與下行文的區(qū)別,以及同為上行文的一些文種的區(qū)別,并切實掌握了它的寫作要求。通過這些方法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學到了寫作的基本知識,學生積極性就會比較高,教學效果也比較理想。
2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強化實踐應用
(1)加強理論教學,豐富理論知識,夯實寫作基礎。應用文寫作課程包括行政文體、財經(jīng)文體、法律文體、科研文體等應用文體的基礎知識,為了使學生系統(tǒng)掌握各種應用文體的基礎寫作知識,在教學中本人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讓學生掌握各種文體的基本概念和特點。通過面授輔導、網(wǎng)上學習等各種教學方式,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要求學生全面掌握每一種文體的概念和特點,比如說什么是常用的事務文書,機關公文包括哪些?可行性研究報告它的機構有哪幾部分組成?主體部分應當寫入哪幾方面的內容等等。二是引導學生辨析各種文體,掌握各種文體的特點,認識各種文體之間的差異,尤其相關、相似文體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該把相似、相近的文體進行對比教學,指導學生根據(jù)各種文體的特點分析鑒別。例如,報告與請示、新聞與簡報、產(chǎn)品說明書與廣告、經(jīng)濟活動分析報告與調查報告、公告與通告、通知與通報等等。通過這樣的比較方法使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各文種基礎理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為應用寫作實踐選擇合適的文體,寫出規(guī)范標準的應用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加強實踐教學,深化理論認識,提高寫作水平。在應用寫作課程的課堂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寫作實踐是最為直接和核心的內容,是衡量該門課程教學效果是否達標的一項重要指標。如何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寫作實用文體的技能?通過實踐我們得出一條便捷的途徑,即借鑒、模仿范文。要做到這兩點,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去嘗試:一是從書本中找。在講授“總結”這一文體時,教材中列出的是《€讇墜┑綣?004年度工作總結》和《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 培養(yǎng)跨世紀學術骨干——南開大學十年來接受國內訪問學者工作總結》,因為我們的學生區(qū)別于在校大學生,都是處于各個行業(yè)的在職人員,因此總結是跟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將這兩篇格式和內容都比較規(guī)范的總結進行講解,在標題的講解中通過兩篇總結的標題比較讓學生了解標題的結構組成,以及各自的正文組成部分,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工作寫一份月工作總結或者年工作總結。二是從課外找。在“合同”的教學中,以課文中的幾份合同為例講了在結構、內容的基本特點和注意事項后,又以本人在生活中收集的兩份結構上比較規(guī)范,在內容上比較更貼近生活兩份合同的進行了進一步講解。課后對學生進行了調查,從學生反饋結果來看,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
(3)對比應用文和文學作品的語言,使應用文寫作語言規(guī)范化。文學作品或講究語言的生動形象,或追求語言的委婉含蓄。同文學作品相比,應用文是為人們處理事務、解決問題提供依據(jù)的,以事實和道理說服讀者,以記敘、說明、論述的方法,有針對性地表述思想觀點,揭示社會生活某些方面的規(guī)律和實質性問題。它的語言要求準確、簡明、莊重、樸實。應用文注重遣詞造句的準確性,但不尚形容夸飾;要求生動,但不要求繪聲繪色。在這部分的教學中,通過糾錯來讓學生對公文寫作中語言的規(guī)范性更加重視,如在請示的寫作練習中,一位學生請求上級機關同意撥款修路,在結尾寫道“此事緊急,希盡快加以辦理”?!跋!币话阌迷谙滦形闹?,上級對下級的要求,用在這里有命令的意味,顯然是不妥的。除了要求學生使用規(guī)范的書面用語,特別是時間、數(shù)字表述的規(guī)范,標點符號使用的規(guī)范,盡量少用口語,不用方言以外,還要根據(jù)應用文語言的特點,適當使用淺近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應用文專用詞語。
3 理論聯(lián)系實際,促進知識遷移
應用文既然叫實用文,意味著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各種應用文體基本概念和特點的理解、認識上,要更加注重在實際中的應用,促進知識的遷移,提高寫作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平時的學習、工作、生活實際,對常見的一些應用文體進行分析、理解,并進行相應的寫作聯(lián)系,在實踐中進一步加深對寫作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和水平。如在學習了計劃、總結之后,筆者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工作寫一個計劃,并定期或不定期親自對學生的計劃進行檢查,鼓勵他們在考完試后、開完運動會后、實習結束之后養(yǎng)成善于總結的習慣。在學習了“調查報告”這一文體后,指導學生結合單位實際,確定調查對象,選擇調查方法,就本單位的某一方面情況展開調查,寫出一份有針對性的調查報告,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調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很好的鍛煉,提高綜合素質。
總之,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探索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大膽創(chuàng)新,優(yōu)化課堂教學,引導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學生的實用文體寫作水平就一定能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素紅.淺談在《應用文寫作》課堂上的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26).
[2] 劉衛(wèi),李小軍.高職《應用文寫作》教考模式對策研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0(5).
[3] 張曉.轉變應用文教學方式重現(xiàn)高職語文的價值[J].成功(教育),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