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思維是具有意識的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內部規(guī)律性的概括的間接反映。思維從感知為基礎而又超越于感知的界限,是認識過程的高級階段。
關鍵詞 思維 數學 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許多中學生數學成績不理想,既不是學習興趣的問題,也不是學習態(tài)度的問題,真正的問題往往就出在思維品質上,所以在我們的數學課堂上需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下面筆者就從思維的嚴謹性、完整性、靈活性、敏捷性和創(chuàng)新性這幾個方面,簡要地談談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數學成績和學習能力的目的。
1 嚴密推理,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嚴謹性
思維的嚴謹性是指學生的思維活動符合邏輯,形成的過程合理,判斷推理嚴密。思維的嚴謹性是數學學科的基本特征,任何的數學活動都得借助于嚴密的思維過程來實現。許多學生在理解掌握概念、定理、公式時,只是機械地將結論記住而不是理解,導致他們在許多問題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時候題目的結果是對的,但再看看過程卻是錯誤百出,思維混亂、缺乏正面而嚴密的表述和推理。學生在解決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時,一旦想不出來,往往喜歡去“猜”答案,而不是去分析問題,開展合理而正確的推理。例題:平面內有個點,其中任意三點不共線,過其中兩點畫直線,一共可以畫多少條直線?有些學生通過令=3、4、5……,通過歸納,“猜”出答案。教師可以在學生的基礎上講解:以個點中的一個點舉例,它和其它()個點可以畫()條線,個點共()條直線,因為每條直線都算了兩遍,所以答案為條,從而驗證學生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