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搭配對于詞匯的正確組合和得體使用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本文以高中英語詞匯搭配語料為依據(jù),對高中生在英語詞匯搭配方面出現(xiàn)的偏誤進行歸類,并深入分析漢語搭配方式的負遷移對這些英語搭配偏誤的影響,最后就上述分析對改進英語教學有哪些啟示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幫助學生沖破詞匯搭配這個學習難關(guān)。
關(guān)鍵詞: 詞匯搭配;負遷移;高中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2-0134-02
1、引言
搭配(collocation)指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詞匯同現(xiàn)(co-occurrence)的現(xiàn)象。搭配大致可以分為封閉類與開放類兩種。封閉類搭配指的是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形成的約定俗成的固定組合,開放類搭配指的是根據(jù)語境的動態(tài)變化而生成的靈活組合。
最早關(guān)注搭配關(guān)系的是倫敦學派的領袖J.R. Firth。他(1957)的名言“觀其伴,知其意”清楚地展示了搭配對于正確理解詞匯意義的重要性。英國著名語言學家G.N. Leech(1990)在《語義學》(Semantics)一書中把搭配意義看做是7種詞匯意義中的一種,認為在不同的搭配中,同樣的詞匯可能會表達不同的意義,如strong這個詞在a strong country和strong tea中的意義分別是“強大”和“濃”。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創(chuàng)始人M.A.K. Halliday (1994)把搭配看做是語篇銜接的詞匯手段之一,強調(diào)的是詞匯搭配對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跨越句子范圍的成分如何在意義上相互關(guān)聯(lián)。而著名認知語言學家A. E.Goldberg (1995) 則把搭配看做是“構(gòu)式語法”(construction grammar)的一個重要形式。由此可見,盡管語言學家們研究的方向和方法不完全相同,但只要他們不像N. Chomsky那樣只把注意力集中于句法,就會把搭配納入自己的研究范圍。
搭配涉及的因素很多,其中既有詞匯,又有語法,更有相關(guān)民族的思維模式。在外語教學中,搭配還與母語的遷移有關(guān)。
本文將以作者所在中學高中部的學生在英語搭配方面出現(xiàn)的偏誤為語料,試圖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這些偏誤的原因,把重點放在漢語表達方式對英語搭配習得的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上,最后就上述分析對改進英語教學有哪些啟示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幫助學生沖破詞匯搭配這個學習難關(guān)。
2、語料的來源
本文的語料來自作者所在中學的高二學生的英語作文,共40篇,每篇150字左右。所有這些作文都保持原狀,未加任何改動,保證了語料的真實性。這些作文涉及應用文、記敘文和議論文等多種文體,保證了語料體裁的多樣性。
3、英語搭配偏誤的分類與漢語搭配的負遷移
英語搭配出現(xiàn)偏誤的原因有多種,除了不能區(qū)分同義詞、近義詞之間的語義差異或詞性差異、過度推廣(overgeneralization)和交際策略誤用之外,學生母語對外語的負遷移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在這里,我們將從這個角度對語料中的搭配偏誤進行歸類和分析。
根據(jù)我們的觀察,高中生的英語搭配偏誤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型:1)形容詞+名詞;2)動詞+名詞;3)動詞+介詞;4)介詞+名詞;5)動詞+不定式。下面分別舉例說明。
在“形容詞+名詞”搭配中,出現(xiàn)偏誤的通常是形容詞,如例(1-2):
(1)a handsome girl
漢語中的“長相好”,可以不分性別。但“長相好”可以有“英俊”與“漂亮”之分,前者多指男性,后者多指女性。這與英語中handsome和beautiful之間的差別頗為相似,但有些中學生不知道,誤以為這兩個英語形容詞可以互換,產(chǎn)生的結(jié)果是把handsome用作girl的修飾語。
(2)expensive price
漢語可以說“價錢貴”,因而被遷移到英語搭配,出現(xiàn)了例(2)中的偏誤,作為教師,需要向?qū)W生分別講明expensive和price的常見搭配形式,如This book is very expensive;The price is very high。
在“動詞+名詞”搭配中,出現(xiàn)偏誤的通常是名詞,如例(3);也可能是動詞,如例(4):
(3)This book cost a high price.
漢語有“花了大價錢”這個搭配,但英語中與“花”對應的cost卻不能和與“價錢”對應的price搭配。要表達“花了大價錢”這個意思,正確的說法應該是cost a lot of money。
(4)I listened to my teacher’s advice.
漢語有“聽某人勸告”這樣的搭配,學生把“聽”完全等同于英語中的 listen,而這里的“聽”表示的不是“用耳朵聽”的過程,而是“聽了以后愿意接受”的結(jié)果,相當于英語中的follow。
在“動詞+介詞”搭配中,出現(xiàn)偏誤的通常是介詞,其原因是學生誤以為英語中的及物動詞是不及物動詞,如例(5-6);或者誤以為英語中的不及物動詞是及物動詞,如例(7-8):
(5)I am applying a job.
這個句子表達的意思是“我正在申請一個工作”,其中受到了漢語“申請工作”的負遷移影響,誤以為apply和“申請”一樣是及物動詞,后面可以直接跟名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講明apply是一個不及物動詞,通常的搭配形式是apply for something或apply to somebody for something。
(6) I’m writing to complain the service of your employees.
在漢語中,“抱怨”既可以用作及物動詞,也可以用作不及物動詞,但英語里表示相同意義的動詞complain只用作不及物動詞,表示“抱怨某人或某事”時,后面不可直接跟名詞,而需要在動詞和名詞之間增加一個介詞,如to complain about the service of your employees。
(7)I should study hard and serve for the people when I grow up.
漢語中有“為人民服務”這樣的搭配,這里的“服務”是一個不及物動詞,而英語中表示“服務”的動詞serve卻是一個及物動詞,漢語搭配的負遷移導致了serve for the people這個偏誤的產(chǎn)生。
(8) I contacted with my friend yesterday.
漢語中的“接觸”既可以用作及物動詞,也可以用作不及物動詞,但英語中表示“接觸”的動詞contact只用作及物動詞,因此要表達“和某人聯(lián)系”這個意思,不應該說contact with somebody,而應該說contact somebody。
在“介詞+名詞”搭配中,出現(xiàn)偏誤的通常是介詞,如例(9):
(9)to that direction
漢語習慣說“朝著某個方向”,學生受此影響,用了與“朝”對應的介詞to。教師的責任在于講明direction只能和介詞in搭配,而不能和to搭配。
在“動詞+不定式”搭配中,出現(xiàn)偏誤的是有些動詞后面不可以接不定式,如例(10-11):
(10)My teacher suggested me to spend less time on computer games.
漢語中有“建議某人做某事”的搭配,而這個搭配經(jīng)常被移植到英語中,變成例(11)這樣的結(jié)構(gòu)。教師需要提醒學生注意,這個動詞的搭配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后跟一個-ing形式,如例(10a):
(10a)My teacher suggested my spending less time on computer games.
另一種是后跟一個由that引導的從句,如例(10b):
(10b) My teacher suggested that I (should) spend less time on computer games.
而我們語料中卻出現(xiàn)了(10c)這樣的偏誤:
(10c)I suggest you can discuss with your son about the time spending on the computer every day.
下面這個偏誤也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
(11) My parents hope me to become a scientist.
漢語中有“希望某人做某事”這樣的搭配,直接移植到英語就生成了例(11)這樣的偏誤。教師需要告訴學生,要表達上述意義,不可用“hope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這樣的搭配方式,而應該用一個that從句作為的賓語,如(11b):
(11b)My parents hope that I will become a scientist.
還有一點也需要向?qū)W生講明,英語有hope to do something這樣的搭配,表達的意思是“某人自己想要做某事”。在這種情況下,動詞hope和不定式的主語必須是同一個人。從語法關(guān)系上講,就是這個句子的主語,如例(11c):
(11c)I hope to become a scientist.
4、偏誤分析對英語課堂教學的啟示
上面的分析告訴我們,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母語的影響是巨大的。能否最大限度地減少母語對外語的負遷移,是能否有效地提高學生外語詞匯搭配能力的一個決定因素。我們認為,本文對高中英語教學有以下三點啟示。
一、需要增強師生的詞匯搭配意識。教師不能孤立地講單詞,學生不應孤立地記單詞,而是應該把單詞連同與其搭配的詞匯一起講解,一起記憶,一起使用。教師如果能掌握一些與搭配相關(guān)的論著,一定會把感性知識上升到理論高度。
二、需要提高教師的語境意識。雖然每一個詞匯都有其詞典意義,但在不同的語境下,同一個詞匯可能就有不同的意義,而不同的意義可能要求不同的詞匯搭配。教師如果能掌握一些語境理論,一定能幫助學生通過正確的詞匯搭配更加準確而得體地表達交際的意義和目的。
三、需要提高教師的漢英對比能力。講解英語單詞的意義和用法時,必要時可以與漢語對應詞進行對比,對兩者搭配方式的異同作必要的說明。教師如果能熟悉漢英兩種語言的基本差別,一定能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識別能力和英語搭配能力。
參考文獻:
[1]、Firth, J.R. (1957)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Goldberg, A.E. (1995)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3]、Halliday, M.A.K.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and New York: Arnold.
[4]、Leech, G.N. (1992)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