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
DASHAN
帶女兒真實體驗都市人所向往的回歸自然的日子:小山羊剛落生沒多久胎盤就讓狗叼走吃了。幾小時后小羊仍站不起來,無法喝奶。牧民用奶瓶接母羊奶直接喂小寶寶并把它帶回屋里保暖一晚。然而一切皆無效,第二天小羊還是死了。出外旅行就是看天看地看人,感受異域文化,不貶低也不美化,一切只為開眼界。
加藤嘉一:
JIATENGJIAYI
日本孩子在3-6歲幾乎都在上幼兒園。老師在實踐中教的無非三項:一、如何與同學相處;二、如何禮貌對待長輩;三、如何靠自己解決問題。
馬云:
MAYUN
這一代的孩子誰都不信,他們只相信自己的觀點。我們總說孩子不聽話,請問,我們聽了孩子的話沒有?
經(jīng)緯張穎:
JINGWEIZHANGYING
讓我震撼的不是硅谷有多少成功者,有錢人,而是他們在賺到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錢之后依然能保持那種執(zhí)著、簡單、理想化的工作態(tài)度和激情。在硅谷開著法拉利招搖過市只會讓別人瞧不起。只有那些通過驚人的專注,執(zhí)行最終成功賺到錢的創(chuàng)業(yè)者才會受到大家的追捧和贊賞。這種風氣很正面很能鼓舞人心,很好!
中里巴人的微博:
ZHONGLIBARENDEWEIBO
蝸牛一寸一寸地爬,青蛙一米一米地跳,大雁一里一里地飛。讓青蛙一寸一寸地跳,青蛙便寸步難行。讓大雁一米一米地飛,大雁便有翅難飛。是青蛙就躍起,別窩在井底;是大雁就展翅,別混同土雞。若循規(guī)蹈矩,就只能同著蝸牛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
阿信:
AXIN
“青青校樹,萋萋庭草, 欣沾化雨如膏,聽唱驪歌,難舍舊雨, 何年重遇天涯?”……那年,全世界的畢業(yè)歌,都只有這一首。但我們從來沒有真正地從學校里畢業(yè)。因為,那些校園里的故事,故事里的人們,就是我的調(diào)色盤,是他們給了我人生最初的顏色。
喬納森·弗蘭岑:
JONATHAN FRANZEN
我所期待的作品的透明性、美和晦澀因為被充塞了無數(shù)當代話題而阻塞膨脹。在不斷擴充的作品的尺度和不斷縮小的文化改變的時長之間滋生出了恐慌。小說家有越來越多的事情要說,而讀者卻只有越來越少的時間可用于閱讀。
王力宏:
WANGLIHONG
我見過很不快樂的富翁,也見過很快樂的貧民。 生活質(zhì)量到底來自哪里?
絕對不是物質(zhì)的東西。我認為來自情感和心情:快樂, 感恩, 感動, 興奮, 期盼, 搞笑, 熱情, 刺激, 還有相愛…… 雖然最近真的很忙,但希望能提醒自己也能跟同學們分享,我認為什么是生活質(zhì)量真正的來源。
鄭玫:
ZHENGMEI
決定某樣東西是否為藝術(shù)的關(guān)鍵,是從事這一活動的人,而不是工具本身。提筆寫字,可以洋洋灑灑地鴻篇巨制,也可以興之所至地信手涂鴉,因為文字只是一種語言工具,不是所有寫下的文字就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使用照相機拍照好比拿筆寫字,不是所有的攝影作品都是藝術(shù)。但是藝術(shù)化的表達手法成就了作品的價值。
邊茉茉:
BIANMOMO
戲不能演一輩子,人卻要做一輩子。戲劇要人惜緣自?。翰灰蛉狈Π踩卸鴦堇÷?,不因自我優(yōu)越感而忘記平等!戲劇人的感情是積極的,一點就著,你卻吝嗇付出。若諸多角色生命都不能讓你自我修行,這工作就變成精算技巧、自欺欺人、逃避、虛妄……熱愛,是愛什么?愛心中的戲劇,還只是戲中的自己?
薛仁明:
XUERENMING
現(xiàn)在的小孩普遍伶牙俐嘴,這是被鼓勵出來的。老一輩的人不明就里,還以為現(xiàn)代的小孩越來越聰明??墒?,明明那么“聰明”,但長大后卻一點兒都不怎么樣,這不是很矛盾嗎?其實,過早開發(fā)聰明,常常就會提前停頓。莊子講混沌,混沌太早鑿開,小孩的成長就提早萎死。
崔永元:
CUIYONGYUAN
語言跟不上的時候,思想不能停止,思想跟不上的時候,語言就是廢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