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字勝欲,號竹山,南宋末詞人。主要生活在宋、元兩朝換代之時。咸淳十年(1274年)成進(jìn)士,幾年后宋亡,不仕,一生飽經(jīng)戰(zhàn)亂。)
【賞析】
少年如我,歌樓之上,紅燭羅帳伴美人。一片春風(fēng)駘蕩的歡樂情懷,盡管這屬于燈紅酒綠的逐笑生涯,畢竟與憂愁悲苦無緣,而作者著力渲染的正是“不識愁滋味”的青春風(fēng)華。
少年時代轉(zhuǎn)眼成煙云,而“我”已步入壯年??墒?,如今的我沒有了少年時候的歡樂情懷。我也只剩下四周點綴的“江闊”、“云低”、“斷雁”、“西風(fēng)”這等凄涼景致,陪伴我在風(fēng)雨飄搖中顛沛流離。
待到如今,鬢已星星也。國亡了,家安在?我的心,早已隨著歲月一起風(fēng)化了。在僧廬茅屋下,聽著這點點滴滴直到天明的雨,我的一生也在滴著淚吧。想想往事,“悲歡離合總無情”,我難道真的心如止水、波瀾不起?為什么這雨卻一直滴進(jìn)了我的心里?
原來一首詞,即是一個故事,即是一段人生。
南宋滅亡,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其氣節(jié)為時人所重。這是蔣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