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課堂教學是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主陣地。只有創(chuàng)造和諧溫馨的課堂氣氛,才能把“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實處,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適合學生教育 以人為本 課堂教學 和諧溫馨 父愛
近兩個學期來,學校相繼組織觀看專題教育教學片《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我深受啟發(fā),受益匪淺:只有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才能真正把“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實處,只有走近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溫馨的課堂氣氛,才能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主場所。新課標要求下的課堂氣氛應當追求寬松和諧、充滿活力、充滿溫馨。也只有在良好的課堂氣氛中,師生關系才能融洽,學生學習才會感到愉悅,教學與學習效果才能達到最佳狀態(tài)。
那么,語文課堂教學該如何營造和諧溫馨的課堂氣氛呢?下面以我在八年級二班執(zhí)教的朱自清的《背影》一課為例,和大家一起探討。
首先,激發(fā)情感,創(chuàng)設氛圍。“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边@是孟郊的《游子吟》。千百年來,歌頌母愛的文學作品層出不窮,而謳歌父愛的作品卻少之又少。難道父親就不愛自己的子女嗎?不是。今天讓我們走進《背影》,感受深深地父愛。
分析:八年級學生都有這樣的閱讀經(jīng)驗,歌頌母愛的文章遠比歌頌父愛的文章多。教學開始作此對比,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探究父愛真諦的熱情,從而將課堂引入教師預設的情境中去。
其次,探究課文,領悟主旨。
1.本文幾次寫到“背影”?(四次)
2.幾次“背影”各在什么地方?(請同學們用筆將原文勾畫出來)
第一次在開頭,“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車站送別時,父親去買橘子的背影。
第三次在車門話別,望著父親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群里”。
第四次在結尾,“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李曉娟、楊平、袁夢、娜母四位同學回答)
3.哪一次“背影”寫得最具體、最感人?第二次。 (望父買橘)
分析:以上三個問題是上節(jié)課內(nèi)容的延續(xù),通過這種線條式的信息搜集、整理和學生的回答,將學生的精力集中到“背影”這個文眼,為深入探究文章重點作鋪墊,同時分層次的提問學生,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平等、和諧。
4.欣賞學生朗讀,領略樸實的語言中盡情詮釋著的父愛的真諦。
分析:借學生的朗讀創(chuàng)設情境,烘托課堂氣氛,學生聆聽美聲,神馳其境,情思自然被激發(fā)了。
5.這一段動人的情感力量主要得益于哪兩種描寫手法?(外貌描寫和動作描寫)
6.大家讀一讀,議一議,小組合作,找出本段的外貌描寫和動作描寫的詞語。并思考“這是怎樣的背影?!保ㄕ覝蚀_的詞語慨括,感傷、感動)
分析: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行為,讓學生動手動腦,讀思結合;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閱讀體驗、感受,讓他們暢談自己獨到的見識、感悟。這樣,和諧溫馨的課堂氣氛就得于展現(xiàn)。
7.小結:樸素的衣衫,蹣跚的步履,艱難的動作,傳達出一種無言卻又深沉、堅強的父愛!
分析:簡短有力的小結,凝聚思想,升華情感(學生把課本的父子之情和課堂的溫馨氣氛融合在一起,收到了特殊的情感效果)!
8.當然,我們也沒有忘記父親的話語,來去匆匆,只留下四句樸實而簡潔的話。同學們,讀一讀,想一想,這其中包含著一位父親怎樣的深情?(學生討論,教師進行簡單講解)
9.小結:父親性格內(nèi)向,加之處境艱難,所以話語簡短,聊聊數(shù)言,幾乎都是深情的流露,幾乎都是對兒子的關切、叮囑,可謂言短情深,愛子在心了。
分析:探究語言描寫的過程絕不僅僅是上一過程的簡單重復,而且承載著“體會樸實語言中的深情”這一教學難點的重任。
10.面對父親真摯的愛,兒子的表現(xiàn)怎樣?錚錚鐵漢朱自清也為這樸實平常的父愛而潸然淚下。
11.找出文中作者四次流淚的語句,體會其中的情感。
12.小結:同學們,至愛親情是我們擁有的無上的財富。一桌準備好的飯菜,一件放在床頭的衣服,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都凝聚著親人對我們的期望和關懷。正像父親的背影一樣,永遠感動著我們。讓我們都能對他們說一聲:我愛你們,我理解了你們?。彝サ臏剀白匀灰秸n堂)
分析: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就是讓學生學會從文本中發(fā)現(xiàn)問題,學會與作家、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
13.在你的人生經(jīng)歷中,父親的關愛如溫暖的陽光時刻沐浴著你。結合文章內(nèi)容,想一想,哪一個細節(jié)給你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14.同學們,家庭是生命的起點、人生的慰藉和社會的細胞。愛我父親,愛我親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請你用感恩的心去搜索享受父愛那最動情的一幕,選好角度,自擬題目,記錄“我的父親”最精彩、最動人的瞬間吧?。▽懽髌斡柧殻?/p>
分析:如果說上一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完成了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那么這一環(huán)節(jié)再幫助學生將業(yè)已成型的理論知識回歸實踐。如此循環(huán)往復,循序漸進,學生讀寫能力的發(fā)展、提高將納入積極健康的良性軌道。(這時本節(jié)課進入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民主和諧溫馨的課堂氣氛得于延續(xù))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試圖從兩個方面進行探索:一是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二是營造和諧溫馨的課堂氣氛與學生學習課本知識的有機結合。前者是內(nèi)容,后者是形式,兩方面相輔相成,是和諧統(tǒng)一的整體。
學生從閱讀教學中吸取了有益的寫作營養(yǎng),如細節(jié)描寫、截取法等技法,樸實簡明的語言表達能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而和諧溫馨的教學形式,不但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使每個學生在教師營造的和諧氛圍中參與到教學中來。
本文感情真切、質(zhì)樸自然,所以我將教學的重點自然放在了通過品讀“背影”來感悟文章蘊含的情感這一教學重點上。文章的標題即是“背影”,父親給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教師營造的和諧溫馨的課堂氣氛給每個學生提供了自我發(fā)展自我思考的空間。最后進行拓展延伸,以片段寫作的形式記錄“我的父親”最精彩、最動人的瞬間,從而讓學生學會感恩,關愛身邊愛著自己的人,包括父母、老師、朋友。
總之,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和諧溫馨的課堂氣氛中進行,基本實現(xiàn)了教學設計中的目標和重點,閱讀與寫作相結合。讓學生通過研讀文本獲得頓悟并能從課堂中體驗到真切的人間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