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興趣是學生向上的階梯;對于學生來說,不論學習哪門學科,只有產生了興趣,他才能去認真對待這門課,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用興趣之水澆灌學生的智慧之花,使其結出豐碩的果實。
只有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才能使英語課從老師“盼他學”到“他要學”,在我從事這幾年的英語教學工作中,我總結出以下幾點體會:
一、充分利用英語教材的優(yōu)勢,進行情景教學
英語教材的特點是圖文并貌,形象生動并且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密切,這樣組織內容有助于學生學的英語知識與周圍客觀事物,交際場所聯(lián)系起來,真正達到英語這一交際工具的作用,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相應的直觀教具、動作表演、卡片、掛圖、實物,隨時隨地取材或根據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并盡量多的使用英語,逐步過渡到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使學生置身于一個英語的環(huán)境中;我在教授科普版小學英語第五冊Lesson 10時,本課的話題是“購物”。于是我讓學生分組,在下節(jié)上課時做好準備,能準備實物的準備實物,象carrots、apples、potatoes等等,沒有的用圖片代替。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分組進行如下操練:S1:Can I help you? S2:Could I have some carrots? S3:I want some tomatoes. S4:I want some potatoes. S1:Yes,here you are.然后各組上講臺匯報表演,看看哪組表演的最出色。這樣各組學生將“購物”這個話題演的繪聲繪色,在歡快的氛圍中實現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這樣創(chuàng)設情景,從準備到操練,學生積極性很高,不僅比哪個組準備的充分,還比發(fā)音,比表演,從而極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激發(fā)參與意識,活躍課堂氣氛,寓知識于娛樂中,進行愉快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必須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盡量運用主動、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開展有趣的課上活動,使課堂教學聲情并茂,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這樣,學生不僅樂于上英語課,而且更盼望有機會參與課堂活動,回答老師的問題,他們喜愛做游戲,我就把游戲引進課堂,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訓練聽力以及表達能力,輕松愉快的同時學到了新知識。我在教授科普版小學英語第六冊Lesson 4時,本課主要話題是“位置”,在講之前先復習There be句型。我拿了一個盒子,然后告訴學生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the box . Guess,What,s in it ?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用There be句型來說盒子里有什么?規(guī)定所造的句子不能重復,最后看誰造出的句子既多又正確。然后將盒子里的東西拿出來,分別放在書桌里、椅子下、盒子前……,進行如下問答:“T:What’s in the desk? S1:There is a dog in it.T:What’s under the chair? S2:There are some apples under it”.學生在猜測的過程中既復習了舊句型及舊單詞,避免了僵硬和機械性的朗誦,同時又自然導入新授內容,從而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大膽聯(lián)想。
三、注重“以人為本”,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過去的教學常常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把學生單純地視為教育對象,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頭腦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識的容器,忽視教學特點,無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來越深入人心。母語習得研究及外語學習研究均證實: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該是 “我們該教些什么”,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這些條件” 。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學生“能干什么”,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四、充分挖掘學生潛力,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進行成功感教學
每個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重視和關注,使自我得到發(fā)揮,自身價值得到實現,這種思想在學生身上,便體現為希望自己的些許成功能引起老師和同學們的注意,落實到自己身上,便是掌握一點一滴知識,一旦證實了自己的成功而產生成功感時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鐘信心大增,興趣盎然,情不自禁地想更上一層樓;對于不同程度的同學,在課堂上給予不同程度的問題,讓他們回答,他們的一丁點進步也及時得到鼓勵,從而使他們都覺得,只要自己認真跟著老師學,就能學得好,樹立起學好英語的心理優(yōu)勢。對于學困生,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寬容和鼓勵。我從學習習慣、態(tài)度和方法上加以開導,幫助制定階段學習目標,注意從各方面的表現來發(fā)現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授予“進步之星”的頭銜加以表揚、公布,激發(fā)他們的自豪感,樹立自信心,使學困生的隊伍不斷縮小。對于其他有特長的學生,我也設置了許多頭銜。只有用關愛和賞識的目光去看學生,他們才能真正產生學習的興趣。
五、有創(chuàng)意的英語作業(yè)設計
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但單純的的聽磁帶、朗讀、抄單詞會因為一成不變而嚴重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作業(yè)成為一種負擔、一種任務。因此我突發(fā)奇想:通過創(chuàng)意英語作業(yè)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例如,我把繪畫與語言相結合。在教學26個字母時,讓學生想想每個字母像什么并畫出來;有很多單詞能用圖畫表現的,就讓他們畫上圖,并在下面寫上單詞,制成卡片,日積月累,每個學生手頭都有許多單詞卡,這樣既有利于教學,又有利于學生識記,一舉兩得;在學習方位詞時,畫一幅想像中的圖并用英語敘述各種東西的位置;學習問路時讓學生畫出線路圖并編出小對話。當然還有將說唱、手工、表演等融入作業(yè)之中,從而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了課堂教學。
通過這幾年的英語教學實踐,我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學生學習英語,樂在其中。但英語畢竟不同于我們母語的教學,要想教好它,仍須堅持不懈的努力,不斷地用興趣去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用興趣去開啟學生通往英語殿堂的大門,認真鉆研教材,針對學生特點,因材施教,這樣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