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體育課堂上,我們經(jīng)常可以看到,一些學生害怕參與競爭,不敢表現(xiàn)自己;或者看到別的同學表演,才敢試著模仿;偶被老師點名展示,也羞怯難當,一些本該會答的問題或會做的動作,也不敢回答和展現(xiàn)……這,在學生中并不少見。
欲解決這些的確的心理問題,首先需要認真分析其成因:
學生膽怯心理的形成,大體居于兩個方面:一是呆板、僵化的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另二是部分教師對當今先進的體育教育理念的曲解。這里簡單羅列如下:
過分謙虛,導致心“虛”?!爸t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边@是教學中常用的教育學生的睿智之語。教師的本意是想以“謙虛”來激發(fā)學生的斗志,鼓勵他們向更高目標邁進。但事情往往并不像預料的那樣,對部分學生來說,謙虛的告誡就是在給他們潑冷水,一些大膽念頭、欲望和快樂的情緒,轉(zhuǎn)眼之間就被這一古訓支離成破裂的碎片,天真活潑和酷愛表現(xiàn)的天性大打折扣。而后這些學生事事小心謹慎,甚至回答、示范亦是瞻前顧后,一種膽怯心理至此油然而生。真可謂“謙虛,謙虛,越謙越‘虛’”。
漠視優(yōu)點造成流失,強調(diào)缺點更突出了缺點。對于多數(shù)的學生來說,優(yōu)點是一種流動的液體,即便是教師把它捧在手上,也有隨時“流失”的危險,更不用說不聞不問了。而大家心中有一些“律條”,像“優(yōu)點不說跑不掉,缺點不說不得了”,或“用顯微鏡來查找自己的缺點”等,都會造成生活在缺點中的假象。對一個在缺點空間中穿梭的學生而言,心理難免受到擠壓,形成一種害怕錯誤的膽怯心理。這又會導致學生從這個缺點的陰影中陷入另一個缺點的泥潭,進而形成一種“優(yōu)點流失,強化缺點”的怪圈。
蘋果太高摘不到,喪失了期望。“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會激活自己的教育對象,戲劇性地活躍課堂氛圍……”這就是羅森塔爾與雅各布森所命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yīng)”。然而一些主觀上不切合實際的期望(恨鐵不成鋼)反而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極易導致學生膽怯心理的出現(xiàn)。這,學生自信與勇敢的引擎在啟動的瞬間,他已經(jīng)感覺到等待他的將會又是一次失敗。失敗使他們害怕,害怕又使他們膽小。
打擊過分,缺了信心。挫折可以提高學生對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能力,發(fā)展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優(yōu)良個性。但是一些教師直接把“挫折”和“批評”等同起來,卻不知這樣的等同隱藏著巨大的危機。一些挫折容忍力低的學生因為這種“批評、體罰式的挫折”而顯得驚恐和不堪一擊,嚴重的甚至喪失自信與尊嚴。這樣看來,對于學生膽怯心理的形成來說,“打擊過分”也難脫其責。
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教師的使命之一,就是要讓學生告別膽怯心理,重拾信心。就學校體育教學而言,我們可以嘗試如下的幾種方法:
在對比中鼓勵,讓學生重拾信心。就是讓學生在一種橫向或縱向的比較中,有效地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喚醒沉睡的自尊、自信和勇氣,逐漸消除膽怯心理。據(jù)研究,學生最崇拜的人通常是教師,因而教師應(yīng)該以自己為例子,讓學生認識到人人都是有缺點的。例如,在一次運動會報名動員會上,部分學生懼怕激烈競爭,怕出丑而猶豫不決。居于這種心理,可以用對比法鼓勵他們:“當初,老師參加比賽時,也曾由于害怕摔了大跟斗而比了個最后一名,難道你們要讓這個最后一名一直保持下去嗎?”這番話讓學生們雖心存疑慮卻又捧腹大笑。繼而若有所悟,老師再因勢利導給予鼓勵,學生的信心自然得以樹立。
設(shè)置情景,給予角色。具有膽怯心理的學生,其實大多內(nèi)心非常都渴望成為一個大膽、勇敢的人。但期望常常很豐滿,現(xiàn)實往往很骨感——現(xiàn)實條件與心靈渴望的矛盾,導致這種無所畏懼的渴望被主觀的膽怯與懦弱所掩蓋?!霸O(shè)置情景,給予角色”就是根據(jù)學生渴望獲得這種勇敢的渴望的需要進行的,讓學生在特意為他設(shè)置的情景里脫穎而出,進而放膽去追求成功。偶爾為之,往往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們可以讓一個身體素質(zhì)較差又比較膽小的學生,給予他在 “群體性” 游戲中擔任勇敢的“頭領(lǐng)”的角色。這樣“頭領(lǐng)”角色的扮演對這位學生的改變一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他開始給自己提出了奮斗的目標:今后要當一個身體健壯而又不在膽怯的學生。
放大優(yōu)點,激勵上進。放大優(yōu)點,就是我們用一種欣賞與贊美的心態(tài)來對待學生微小的閃光點,并適當而又巧妙地加以放大,使學生能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長處,從而突破因缺點和失敗困擾所形成的膽怯心理,找回自信。讓學生在收獲贊美愉悅的同時,獲得進步與成功。當然,此法的使用,教師要特別注意把握放大優(yōu)點的度:表揚的方法過多過濫,部分學生會對表揚無動于衷,失去了表揚的作用;不能做“好好先生”,無論學生做什么,都變著法兒的表揚學生,這對于糾正學生的錯誤做法是無益的;打破部分學生只能聽表揚,不能聽批評的思維和情感范式。
鼓勵競爭,克服膽怯。我們??梢钥吹揭恍w育賽事和局面:足球或籃球比賽開局的幾分鐘,比賽雙方隊員都可打得很亂,毫無章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后面的比賽會越來越精彩。這種現(xiàn)象是因為競爭結(jié)果的不確定性使隊員們產(chǎn)生了一種緊張、焦慮的情緒,但是隨著對比賽氛圍的適應(yīng),隊員的焦慮感會漸漸地降低。
給一片天空,讓他去成長。膽怯的學生,往往更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因而他們常常小心翼翼。針對這一特點,我們可以有意讓這樣的學生擔任體育干部,交給他們一定的足以完成的任務(wù)。例如讓他們嘗試著幫助老師指揮口令,或者讓他們管理運動場館紀律等。而對于那些體育能力的確較差的學生,就是讓他們幫助老師布置、收拾一些器材場地,都會讓他們感到老師對他們的信任與尊重,而老師對他們的信任與尊重無疑對他們的自尊和自信起到了良好的保護作用。正所謂,給他們一片天空,他們就會有完美的飛翔!
總之,教育賦予我們教育的責任,我們就有對各類學生給予幫助,促進他們成長的不可推卸的使命。體育教學中,學生膽怯心理是沿襲而成,它的改變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需要的是嘗試,再嘗試,最后收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