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朱某系某供應公司職工,于2004年10月25日進入該公司工作,負責該公司工作場所的衛(wèi)生清潔,固定的工作時間為每天的6點30分至8點30分,雙方達成口頭協(xié)定但未簽訂勞動合同或其他協(xié)議書,某供應公司按月支付朱某工資600元,沒有為朱某繳納社會保險費。某供應公司認為朱某的工作時間短,工作量少,屬于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的用工關系自2011年7月1日起因朱某不到公司工作而視為合意解除。朱某認為其在某供應公司的工作時間有特殊性,不能因為其工作時間短就確認雙方系非全日制勞動關系,且其除有固定的工作時間外,在公司臨時召開會議和搞其他活動時都須回公司搞衛(wèi)生,公司于2011年7月1日口頭通知其解除勞動關系。朱某提供的證據(jù)有2011年1月工資報銷花名冊和加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公章的證明復印件。2011年1月工資報銷花名冊記載申請人2010年12月的工資為600元。加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公章的證明復印件記載:“朱某從2004年10月起在我公司做臨時工,該同志在我站工作期間表現(xiàn)良好?!甭淇钐幱性摴局Р课瘑T會印章。某供應公司提供的證據(jù)有公司概況、公司證明、在職人員簡要名冊以及工作場所照片4張。公司概況記載該供應公司的人員組成情況和各部門構成情況。公司證明為該供應公司企業(yè)登記注冊情況。在職人員簡要名冊記載的是該供應公司在職員工的身份信息情況。工作場所照片為該供應公司所拍攝的自己公司職員工作場所的照片。朱某和某供應公司對對方提供的證據(jù)的真實性均予以認可,但均認為對方提供的證據(jù)不能證明其觀點。朱某因與某供應公司存在勞動爭議于2011年8月8日向柳州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裁決某供應公司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4200元和賠償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24108元,加付2008年2月至12月期間未簽訂勞動合同一倍工資6600元。
[處理結果:]
朱某提出的要求某供應公司支付其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4200元和賠償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24108元請求均缺乏依據(jù),不予支持。朱某提出的要求某供應公司加付其2008年2月至12月期間未簽訂勞動合同一倍工資6600元超過時效,不予支持。
[爭議焦點:]
雙方的用工關系是否是非全日制用工?是朱某還是該供應公司解除了雙方的勞動關系?
[案例評析:]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八條、第六十九條和第七十二條的規(guī)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xié)議;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本案中申請人雖然工作的時間短,按可以確認的工作時間來看,的確是在非全日制用工的規(guī)定時間范圍內,但是某供應公司支付給朱某的工資是按月支付,且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朱某的工資是按小時計,亦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雙方曾有過非全日制用工的約定,因此,某供應公司的觀點缺乏依據(jù),關于朱某與某供應公司的用工關系問題,認定雙方的用工關系為全日制的勞動關系。
關于某供應公司是否應支付朱某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和失業(yè)保險待遇賠償?shù)膯栴},某供應公司認為雙方的勞動關系是合意解除,但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觀點,且朱某予以否認,因此,某供應公司的觀點缺乏依據(jù)。同時,朱某亦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某供應公司口頭通知其解除勞動關系,因此,朱某的觀點亦缺乏依據(jù)。在朱某和某供應公司均不能證明對方曾有過解除勞動關系的意思表示的情形下,認定雙方的勞動關系至今尚未解除,因此,朱某要求某供應公司支付其經濟補償4200元和賠償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24108元均缺乏依據(jù)。
關于朱某要求某供應公司加付其2008年2月至12月期間未簽訂勞動合同一倍工資的問題?!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資。”這是屬于具有給付內容的懲罰性責任,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此發(fā)生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起算不適用勞動報酬特殊時效的規(guī)定,適用勞動爭議仲裁一般時效的規(guī)定。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五十四條的規(guī)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施行后,某供應公司未與朱某簽訂勞動合同,朱某應當知道其依法可享受加付一倍的工資,而朱某于2011年8月8日才申請仲裁,要求某供應公司加付2008年3月至4月期間未簽訂勞動合同一倍工資已超過法定申請仲裁時效60天,要求加付2008年5月至12月期間未簽訂勞動合同和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一倍工資均已超過法定申請仲裁時效1年。由于朱某要求該供應公司支付其2008年2月至12月期間未簽訂勞動合同一倍工資均已超過法定仲裁時效,因此,對于朱某的該請求,不予支持。
(作者單位:廣西柳州市勞動爭議仲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