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改進目前咨詢心理學教學中存在的重理論輕實踐、多醫(yī)學咨詢模式、輕咨詢基本能力培養(yǎng)的問題,采用會談微技巧訓練模式建立咨詢心理學實驗課的體系。教學目的包括豐富和加深學生對抽象咨詢理論的理解,加強實操水平的訓練以及提升自我意識。教學內(nèi)容,主要圍繞會談的關注和傾聽技術,練習技術的識別、分類以及運用。教學方式采用以錄像為基礎的角色扮演法,考核內(nèi)容以對咨詢過程的自我感受和自我意識提升為主,輔以技能訓練的效果考核。會談微技巧咨詢心理學角色扮演咨詢心理學不僅是一門理論性課程,更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應用課程。咨詢心理學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是理論與應用并重,系統(tǒng)學習心理咨詢理論和原理,訓練心理咨詢的方法和技術,從而促進學生個人自我成長,培養(yǎng)專業(yè)心理咨詢?nèi)瞬拧W稍冃睦韺W實驗課程,就是為了配合這個目標而開設的。但是,目前的咨詢心理學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第一,重理論,輕實踐。許多學生學完之后,掌握了很多心理咨詢的詞匯,甚至也分析了許多臨床案例,但卻缺乏心理咨詢最基本的面談技巧的實操訓練,有點紙上談兵的感覺。第二,多醫(yī)學咨詢模式,少心理學咨詢模式。所謂醫(yī)學模式的心理咨詢過程歸納為“量表+言語解釋和指導+精神科藥物”的模式,而且這種模式建立的咨詢關系多是專家-患者的模式,這個模式在中國人的思辨思維方式中有一定好處,但更多時候會碰到“你說的我都懂,但我做不到”的結(jié)果。心理學模式的心理咨詢注重面談,注重面談過程中“專家-專家”工作聯(lián)盟咨詢關系的建立。第三,重學派,輕咨詢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初學者往往就會選擇學派,學生們也往往看重特定學派的特定咨詢技術,比如精神分析的自由聯(lián)想法,卻忽視進入會談的基本技巧,尤其是關注和共情等建立良好咨詢關系的必備技巧的掌握。第四,重專業(yè)知識的灌輸,輕學生的自我體驗和成長。學生在課堂上可能分析過很多案例,但對于自己真真切切碰到的心理問題卻很少有機會分析和被分析,缺乏自我體驗,也很少在咨詢心理學課上得到自我成長的機會。會談微技巧訓練,是以實踐為導向的一種面談基本技能訓練方法。所謂會談微技巧是會談中的一個個技巧單元,這些技巧單元組成面談時的交流技巧,是構成臨床面談的基礎。微技巧學習的模式是一步步的實踐:首先,集中思考一個技巧,觀察這一技巧在行動中的應用,同時認識理解這一技巧。其次,通過角色扮演來練習技巧。再次,才通過自我評價和計劃進行一般化,把這一技巧滲透到會談的日常工作中。前面的理解技巧是在理論課上完成,實驗課中的主要任務是練習和運用。會談微技巧模式非常適合心理咨詢初學者掌握專業(yè)的特定的技巧、能力與觀念,開始進入會談。掌握一種適用于多種不同理論的基本會談結(jié)構,對于初學者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你從會談微技巧的角度來看待心理咨詢的眾多理論,你就會發(fā)現(xiàn)那非常有趣。會談微技巧模型可以把任何理論方法連接起來,在一定的前提條件下,也可以在很多種理論和情況中適用,進一步地,它還可以幫助你以自己的風格整合不同理論。因此尤其適合初學者還沒有專門理論派別細分之前的訓練。另外,會談微技巧訓練通過角色扮演來練習技術,是一種體驗式的教學模式?;谏厦娴脑颍拘睦韺W實驗中心嘗試把會談微技巧訓練引入咨詢心理學的實驗課中,做初步的探索。一、教學目的教學目的包括兩方面:第一,豐富和加深學生對抽象咨詢理論的感性認識和理解,加強實操水平的訓練。第二,提升自我意識。心理治療師的培訓內(nèi)容分為四個部分:理論、實踐、臨床實習以及自我體驗、督導等。在本科階段,還沒有臨床實習,更談不上督導,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理論、實踐以及自我體驗。咨詢心理學的理論課以理論講解為主,而相配套的實驗課的教學目的以實踐和自我體驗為主。心理咨詢的方法和技術單靠理論講授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領會,在此基礎上,在實驗課上對學生進行心理咨詢的實際操作技能訓練,積累經(jīng)驗,掌握咨詢技能。會談和咨詢的一個好起點就是自我意識——視自己為一個擁有一定能力的人。在學心理咨詢之前,每個人都已經(jīng)擁有了一些社會技能和幫助別人的自然能力,這是心理咨詢師成長進步和深入發(fā)展的基礎。高水平的自我意識更被看作是一種積極的人格特質(zhì),而且也是臨床面談者尤其重要的特點。自我意識包括軀體自我意識和心理社會自我意識,軀體自我意識指音質(zhì)、身體語言與自我的其他軀體方面的意識;心理社會自我意識,是指你如何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系,我們?nèi)绾胃兄约旱男睦?、社會與情感需求及其這些需求如何影響我們的人際活動。二、教學內(nèi)容咨詢心理學實踐課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圍繞會談的關注和傾聽技術,練習技術的識別、分類以及運用,最后僅運用關注和傾聽技術進行一個完整的評估性會談。以往研究者一致證實了良好咨詢關系即工作同盟與治療效果的關系,工作同盟對咨詢獲益的預測力無論在強度上,還是一致性上,都要超過其他任何已經(jīng)廣泛研究過的過程變量。工作聯(lián)盟,指的是咨詢師與來訪者之間合作的和情感的聯(lián)結(jié)。咨詢師運用關注和傾聽技術和來訪者達到共情,建立咨訪之間的情感聯(lián)結(jié),從而爭取咨訪之間合作的關系,是來訪者能在咨詢中獲益的必要條件。另外,現(xiàn)在很多人在心理咨詢的學習和實踐中都更關注和來訪者談話的內(nèi)容,談話內(nèi)容固然重要,但心理咨詢師尤其是初學者要從關注談話內(nèi)容轉(zhuǎn)向關注談話技巧,即怎么說比說什么更重要,因此咨詢心理學實驗課在咨詢師訓練的最初,就把關注點放在談話技巧的訓練上,尤其是直接關系到共情深度的關注和傾聽技術上。當然,面談技術的訓練只是一個過程,一開始你專注與技能和方法的應用,而一旦真正掌握了某個技術和方法后,當你需要它,它就會自然地出現(xiàn),逐漸地,你就能夠?qū)⒆⒁饬τ勺稍兂绦蜣D(zhuǎn)到咨詢中的人。一個完整的會談一般都包括5個階段:開始會談、收集信息、制定共同的目標、工作、結(jié)束會談,這個框架用于確保會談的順暢進行和方向正確。我們讓學生僅僅運用前面練習過的關注和傾聽技術來形成一個包括5個階段的完整會談,體會完整面談的全過程。該完整會談要求為評估性會談。評估是指咨詢師收集來訪者的信息,并加工信息對問題進行概念化的過程。評估是整個咨詢過程進展的基礎,并貫穿于治療過程的始終。會談評估是最普遍的行為評估手段,在評估性會談中要更多地利用關注和傾聽技術,多聽少說,才能更準確全面地了解來訪者的問題。另外,主要的評估過程要在咨詢過程的早期進行,這個時候咨詢關系的建立也至關重要,因此也更需要關注和傾聽技術。三、教學方式教學方式采用以錄像為基礎的角色扮演法,把學生分為4人小組,2個學生扮演咨詢師和來訪者,模擬真正咨詢過程,另外2個學生作為觀察者,咨詢結(jié)束后,4個人進行反饋討論。老師一般都以觀察者的身份進入小組進行具體指導。關注學生的體驗是目前教學改革的基本理念,體驗式教學就是強調(diào)讓學生“在體驗中發(fā)展”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咨詢心理學中運用角色扮演正是這樣一種體驗式教學,它通過模擬真實心理咨詢場景,讓學生扮演咨詢師或來訪者的角色參與到真實心理咨詢的過程中,一方面練習面談技巧,更重要的是,直接體驗咨詢師和來訪者的真實感受,親身感悟兩者之間微妙的心理變化和關系變化。扮演咨詢師可以得到模擬來訪者的反饋和觀察者的評價,這不僅可以更好了解面談技能使用的好壞,對于自我意識的提高,理解個人自然助人風格如何對來訪者產(chǎn)生影響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扮演來訪者的體驗可以增加對來訪者的理解和共情,理解真正的求助者在咨詢過程中進行自我暴露和自我整理時感受到的困難和脆弱,以及對咨詢師的要求和期望。觀察者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培養(yǎng)和提高觀察能力,而觀察技能是有效咨詢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角色扮演不僅通過咨詢技術的訓練提高咨詢面談技術,更重要的是可以加深對咨詢關系以及咨訪雙方的更深理解。另外,在角色扮演中,我們要求來訪者扮演者盡量討論自己真正的困擾,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真切地體會一個被幫助者的感受,而且可以讓學生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檢視自己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特別是阻礙個人成長的一些人際問題,咨詢師的個人成長對咨詢工作是必要的,而對于將來即使不從事咨詢工作的學生來說,訓練所強調(diào)的交流技巧也是基本的社交技巧,因此有利于日常生活的人際交往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對角色扮演全過程進行錄像,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對咨詢過程進行回顧。在錄像中,學生可以對自己在咨詢過程中的表現(xiàn)以及自己的表現(xiàn)對對方的影響進行觀察和分析,聆聽面談中自己的言語模式,觀看面談中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軀體姿態(tài),增進自我意識,同時體會別人會如何感知自己以及兩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四、考核方式和內(nèi)容根據(jù)教學目的,確定考核的內(nèi)容以及相應的考核方式。因為咨詢心理學的實驗課課時安排較少,而面談技能的水平提高需要較多時間的訓練,因此考核內(nèi)容以對咨詢過程的自我感受和自我意識提升為主,輔以技能訓練的效果考核。我們可以相信,學生對這種咨詢技能訓練方式的熟悉和掌握,面談技能的提高只是時間問題。相應的考核內(nèi)容以自我報告為主,技能訓練效果輔以老師評價和同組同學的評價。自我感受包括對咨詢技術使用的感受以及咨詢過程的感受。學習咨詢技能最困難的部分之一,是要相信這些技能可以產(chǎn)生療效,而不要被自己運用這些技能時的表現(xiàn)所迷惑。因為我們在剛開始練習這些技能時,總是會特別專注于技能的應用而顯得笨嘴拙舌的,都不知道自己下句話該說什么該怎么說,或者說出來也會顯得很不自然,因此出現(xiàn)沉默僵局的場面會比較多見。而這些場面的出現(xiàn),會讓學生懷疑咨詢技能的使用療效。但這種迷惑會隨著練習的進行而逐漸減少,因此練習過程中,學生對咨詢技能使用的感受以及使用后效果的感受是練習效果的一個重要標志。這個感受通過自我體驗和自我報告呈現(xiàn)。另一方面的感受,是對咨詢過程總體的感受。對于心理咨詢初學者來說,在咨詢過程中往往只關注到自己,關注自己咨詢技能發(fā)揮的好壞以及實施某個咨詢程序的細節(jié)。在練習過程中,我們要慢慢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來訪者身上以及咨詢的過程中,關注咨詢師的一言一行引起來訪者什么樣的反應,來訪者又是如何影響了咨詢師,咨詢師如何控制咨詢過程以及在咨詢過程中什么因素最關鍵,等等。這些對咨詢的感性認識,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考核的第二個方面,是自我意識的提升,通過訓練,可以更好了解自己的偏好、情感狀態(tài)以及它們?nèi)绾斡绊懽稍儙煂碓L者的理解,加深對自己慣用的身體語言和習慣用語以及意義的了解。社會自我意識還包括如何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系,他人如何影響自己以及自己對此的知覺,自己如何影響他人以及他人如何做出反應,等等。自我意識的提升不僅是咨詢的關鍵因素,更有利于自我成長和完善。對于咨詢技能提升的評價包括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評價按照咨詢的總體感覺以及特定的技能核查表進行。在角色扮演中,來訪者和觀察者對咨詢師扮演者特咨詢定技能的應用做出一個即時反饋和評價。老師在現(xiàn)場作為觀察者或課后通過觀看錄像對學生進行評價。自我評價包括即時的小組反饋和課后觀看自己作為咨詢師的咨詢錄像,整理錄像中的對話錄寫成書面形式,并詳細分析應用了何種咨詢技術以及應用的成敗。會談微技巧訓練方法不僅可以作為心理學專業(yè)本科階段咨詢心理學實驗課的訓練方法,也為學生進一步的心理咨詢職業(yè)化訓練提供專業(yè)的范式。在本實驗課大綱的基礎上擴充會談微技巧的內(nèi)容,增加訓練時間,該訓練方法同樣適合專業(yè)心理咨詢師的培訓和督導。
參考文獻:
[1]安芹,賈曉明,尹海蘭.高校心理咨詢師的專業(yè)能力及專業(yè)發(fā)展.心理科學,2011,34(2):451-455.
[2]王志超.存在決定意識抑或物質(zhì)決定意識——試論中國咨詢心理學的發(fā)展道路.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
[3]徐建財.心理咨詢實踐操作能力培養(yǎng)初探.海峽科學,2012,64(4):19-38.
[4]Ivey AE Ivey MB著.時志宏,高秀蘋譯.心理咨詢的技巧和測量——意向性會談和咨詢.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25-26.[5]錢銘怡.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yè)人員的培養(yǎng).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42:心理論,心技術,新發(fā)展——社會進化與心理進化.2010會議.
[6]Sommers-Flanagan R Sommers-Flanagan J著.陳祉妍等.心理咨詢面談技術.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1.29-34.
[7]胡姝婧,江光榮.心理咨詢過程-效果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心理科學進展,2008,16(4):567-575.
[8]陳蘭萍,謝稷光.體驗式教學在“咨詢心理學”課程中實施的探索.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0,25(6):42-44.基金資助: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浙教辦高教[2010]1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