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愛是教育的靈魂。一個有愛心的人,不僅是個人修養(yǎng)的標志,還關乎到社會文明風氣和民族的精神面貌,做為基礎教育的基礎,每一個幼兒老師都要"/>
>摘要:
愛是教育的靈魂。一個有愛心的人,不僅是個人修養(yǎng)的標志,還關乎到社會文明風氣和民族的精神面貌,做為基礎教育的基礎,每一個幼兒老師都要把培養(yǎng)一個有愛心的孩子當成自己責無旁貸的職責。
讓幼兒充滿愛心,是對幼兒情商的一種培養(yǎng),更是對幼兒健全人格,心理健康發(fā)展的一種培養(yǎng)。2001年我國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針對幼兒教育的特點,對幼兒的個性和品質教育提出了具體的教育內容和要求。在社會領域中明確提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yōu)秀,引導幼兒了解自己對親人以及對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yè)人們的勞動,培養(yǎng)其對親人和勞動者的熱愛。一個有愛心的人,不僅是個人修養(yǎng)的標志,還關乎到社會的文明風氣和民族的精神面貌。因此,做為基礎教育的基礎,幼兒園老師無疑應當擔當起奠基者的作用?;诖?,我在實踐工作中總結出了以下教育措施來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
一、情境訓練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讓幼兒在情境中去體會和認識他人的情緒情感,引起幼兒心理的共鳴,讓幼兒自然產(chǎn)生愛心。
為此,我設計了情境表演劇《迷路的小花貓》,通過一只迷路的小花貓尋找媽媽,和媽媽也在尋找小花貓的故事。中間創(chuàng)設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最終,小貓回到了貓媽媽的懷抱。通過一系列的表演,讓幼兒體驗小貓離開媽媽的孤獨和貓媽媽失去寶寶的難過心情,體會他們失而復得時的幸福和喜悅,通過情境表演讓幼兒學會同情安慰他人的語言和動作,學會愛老敬老,愛小疼小的情感。
二、游戲熏陶法
游戲是幼兒喜歡也是我們老師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幼兒在游戲中需要相互配合相互適應,遵守規(guī)則??梢詳[脫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學會配合他人關愛他人,學會分享,和大家共享團隊合作的快樂,同時也學會與人交往的方法。
為此,我設計了游戲《勝利大逃亡》。我和幼兒設計安排了一個又一個充滿挑戰(zhàn)的環(huán)節(jié),有鉆山洞,過獨木橋,飛越山澗等,在鉆山洞時讓小朋友相互配合,相互照顧,讓能力強的孩子幫助能力弱的;在過獨木橋時讓小朋友們相互鼓勵,鍛煉膽量;在飛越山澗時,我們設置了障礙,我讓小朋友自己想方法,商量對策,他們想了很多方法,說可以跳過去,可以蕩秋千過去,可以搭個吊橋過去,于是,又共同動手搭吊橋,最后,終于到達勝利頂峰,逃脫了壞人的魔掌。
通過做游戲,讓幼兒意識到個人力量的渺小,團隊力量的強大,體會到了只要大家的力量和智慧用在一起就能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喜悅。我還創(chuàng)設了游戲《大灰狼嚇跑了》,游戲情節(jié)是大灰狼吃掉了落單的小白兔,后來,兔媽媽叫來了森林里所有的小動物,終于嚇跑了大灰狼。讓幼兒在游戲中多次體會只有團結,只有相互關愛他人,自己才會被別人關愛,團結起來力量大,從而強化了幼兒關愛他人的情感和團隊合作的意識。
三、榜樣教育法
幼兒有著較強的模仿能力,有著對英雄崇敬和模仿的強烈愿望。因此,給幼兒樹立一個學習榜樣,學習榜樣是培養(yǎng)幼兒愛心的另一個重要有效的措施。結合實際我選擇了身邊的榜樣和動畫片中的榜樣。班上哪個孩子扶起了摔倒的小朋友,哪個孩子幫助別的小朋友拿了玩具,哪個小朋友在游戲中學會了謙讓,我都給以及時的表揚,并讓小朋友向他們學習。
動畫片中,我選擇了勇敢的葫蘆娃和愛幫助別人的大頭兒子,他喜歡幫助別人并從幫助別人那里也得到了快樂,還選擇了聰明的阿凡提,他機智聰明,幫助窮人,同時也獲得了大家對他的擁戴和喜愛,榜樣的力量讓幼兒明辨了是非,學會了關愛和同情弱者。
四、家園教育法
幼兒是一個社會人,對幼兒的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幼兒園接受的道德教育如果回到家里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鼓勵,更有利于幼兒愛心的培養(yǎng)和形成。比如,我們利用“三八”婦女節(jié)對幼兒進行愛心情感教育。在幼兒園我們感謝媽媽的辛苦,親手給媽媽做了賀卡,同時我們也希望孩子回到家里給媽媽敲敲背,洗洗腳,唱首歌。為此,我提前給家長發(fā)出了信息,希望家長配合孩子的愛心行為。同時給以鼓勵和表揚,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行為帶給別人和自己的快樂,從而肯定自己的行為。
我們還進行了“牽牽手就是好朋友”的活動,請家長帶著孩子和我們一起到福利院去慰問,體驗。讓孩子感受弱者的不幸,同時獻上自己的愛心帶給別人的幸福和快樂。學會同情和關愛。
愛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說過,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一個有愛心的孩子就是這個世界上的一縷陽光,一個有愛心的孩子就是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希望每一個幼兒老師都能把培養(yǎng)一個有愛心的孩子當成自己責無旁貸的職責。
【作者單位:河南廣播電視大學】
【參考文獻】
[1]《愛心樹》美國,謝爾·希爾弗斯坦
[2]《愛的教育》意大利,亞米契斯早期教育,2010年合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