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老師,薪水不多,卻要養(yǎng)個大家庭。他很關(guān)心教育,他說他有時候很勉強才完成一些目標。他總是盡量努力,貧窮倒不是麻煩。糧食雖然不是很充足,但是夠吃。他的學生在學校里自由地受教育,偶爾也吵吵架。他精通本專業(yè)科目,但是也教別的科目,他說這些科目只要學生有智力,誰都可以教。他一再強調(diào)他非常關(guān)心教育。
老師:老師的作用在哪里?
克:老師只是傳授知識、資料而已嗎?
老師:至少要這樣。任何一個社會,小孩子都應該按照個人資質(zhì),為日后謀生做準備。老師的作用,一部分就在于傳授知識給學生,讓學生到時候找得到工作。另外,老師的作用,也許在于幫助我們建立良好的社會結(jié)構(gòu),學生必須準備面對生活。
克:沒錯,先生。不過,我們不是要討論老師的作用嗎?老師的作用只是讓學生職業(yè)生涯成功嗎?老師不可以有更大更高的意義嗎?
老師:當然可以。不說別的,他可以當學生的典范。他的生活之道、行為、態(tài)度、儀表都可以影響學生,激勵學生。
克:老師的作用就是做學生的典范嗎?我們的典范、英雄、領(lǐng)袖不是已經(jīng)很多了嗎?“典范”是教育之道嗎?教育的作用不正是幫助學生獲得自由、創(chuàng)造力?不論內(nèi)在還是外在,因襲、一致,有自由可言嗎?鼓勵學生效法典范,不是把恐懼隱藏得更深、更微妙嗎?老師一旦成為典范,這典范不恰好會塑造、扭曲學生的生活嗎?這樣,你不就是在鼓動他的實然和應然永遠沖突嗎?老師的作用不是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實然嗎?
老師:但是老師必須引導學生走向美好而高貴的生活。
克:要引導,你就必須有所知。但是你有所知嗎?你知道什么?你知道的東西都是從偏見之幕學到的。那偏見之幕就是把你變成印度教徒、基督教徒的種種制約。這種引導只會造成更慘痛的痛苦、流血。今天全世界所見莫非如此。這樣,老師的作用,不就是幫助學生在知識上解除這一切制約,讓學生能夠深刻而完整地碰觸生活,沒有恐懼,也不憤世嫉俗嗎?憤懣是理智的一部分,不過理智卻無法輕易撫平憤懣。欲求的不滿倒是很快就可以消除,因為它想完成的只是老掉牙的欲求行為。因此,老師的功用不正是要去除所謂引導、模范、領(lǐng)導這一類虛榮的假象嗎?
老師:這樣的話,至少老師可以激發(fā)學生從事偉大的事情。
克:又來了,先生。你不是指責問題指責錯了嗎?如果你當老師只是灌輸學生思想和感情,那你不是要他們在心理上依賴你嗎?你要當激發(fā)他們的人,他們仰望你如同仰望領(lǐng)導或理想,這當然就是依賴你。依賴不就助長恐懼嗎?恐懼不就影響理智嗎?
老師:但是,如果老師不當激發(fā)學生的人,不做學生的模范或引導,那么老師的功用到底是什么?
克:你不做這些人的時候,你是什么?你和學生的關(guān)系是怎么一回事?之前你和學生有什么關(guān)系?你和他的關(guān)系是建立在對他有益的事物上面,建立在他應該這樣、應該那樣上面。你是老師,他是學生。他聽你的話做事,你以自己所受的制約影響他。所以,不論有意識或潛意識,你都在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他。但是,如果你不再影響他,于他而言,重要的就是他自己。這就是說,你必須了解他,而不是要求他了解你或你的觀念。你的觀念,不論如何都是虛假的。你了解他,這樣,你要處理的就是實然的一切,而不是應然的一切。
老師如果將每一個學生都當作獨立的個體看待,不拿學生彼此比來比去,他就不再關(guān)心制度或方法。他只關(guān)心怎樣才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內(nèi)外制約的影響,然后在理智上毫無所懼地面對生活的復雜,不再在眼前已經(jīng)亂成一團的生活上再制造問題。
老師:但是你這樣不是給了老師其能力所不及的任務嗎?
克:如果他做不到這一點,為什么還要當老師?你只有把教書當做一種職業(yè),你的問題才有意義。因為我覺得,對一個真正的教育家而言,沒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