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論題是對旅意男高音歌唱家和聲樂教育家饒余鑒教學思想的分析和研究,通過對饒余鑒的實地采訪,采用資料整理、調查分析、實證研究的方法對饒余鑒聲樂教學思想內容、教學方法進行了歸納和總結。
關鍵詞:饒余鑒;美聲;聲樂教學思想
聲樂教學思想是聲樂教學觀的反映,它決定了聲樂教學的方向和行為,直接影響著聲樂教學的效果,正確的聲樂教學思想指導教學實踐,最終走向成功。聲樂教學思想是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上不斷總結、提練、發(fā)展的過程。筆者認為,饒余鑒的聲樂教學思想正是他聲樂教學觀的客觀體現(xiàn),僅對自己感觸較深的幾點做一下總結,望與同行共同探討。
?。ㄒ唬淞⒄_的聲音觀念
在歌唱過程中,正確的聲音觀念是聲音訓練的目標,錯誤的聲音觀念直接影響聲音的質量。改變學生的聲音觀念是聲樂教師的最終目的,樹立正確的聲音觀念對我們聲樂學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此,作為音樂美的傳播者——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聲音觀念。
1.聲音要松、通、圓、凈、柔
何謂正確的聲音觀念?饒老師認為:“聲音要松,通,圓,凈,柔。用打哈欠的感覺打開擠捏的喉嚨,保持良好的喉嚨位置,加上強有力的氣息支持,才能找到好的聲音?!甭曇舻乃?、通、圓、凈是眾多好的聲音的共性。聲音的“松”是說聲音要松弛,你演唱時整個身體要放松,聽眾聽起來才會感到輕松愉快。如何得到既松弛好聽的聲音呢?饒老師認為有兩個問題要解決,第一是心理放松,其次是身體放松,思想上要徹底解放,保持一個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身體放松是指身體的各個器官要配合協(xié)調,不能互相制約,排除一切干擾聲音發(fā)音的因素,這樣聲音也就基本上松弛了。
聲音的“通”是指聲音的通暢和氣息的通暢,在饒老師的課堂上,這一點他強調得非常多,他說通暢的聲音是解決聲音問題的首要任務,他一直在幫我建立這個通道,他講到:“只有做到了氣息的通暢,流動,那么聲音自然也就通暢了,走動了,嘴巴張在肚臍那,人的整個共鳴腔體,從腰腹到胸腔,再到喉嚨,最后到頭腔都要保持空間上相通,這樣聲音才能通暢,如果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做不好,都會影響到發(fā)音的質量?!?br/> 聲音的“圓”是指聲音的圓潤,要唱圓,從審美角度上講,圓也就是指聲音的悅耳,好聽,它與發(fā)出尖銳,刺耳的聲音形成強烈對比。氣息通常是發(fā)出圓潤豐滿的聲音的前提條件,圓是意大利美聲唱法里最突出的聲音特點,饒老師特別強調聲音的連貫和圓潤。
聲音的“凈”是指音色的純凈,聲音越干凈,唱出來的音色越清晰,聽起來就越悅耳。饒老師談到這個問題時說:“很多方面也取決于歌唱者的聲音條件,好的聲音條件的人,聲帶閉合好,聲音聽起來沒有雜質,另外一方面取決于演唱者后天努力,努力解除下巴,喉頭周圍肌肉的緊張度,使聲門適度感受隨意,那么就為發(fā)出純凈的聲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br/> “柔”是指聲音的柔美,柔和,唱出的聲音不能給人很生硬的感覺,要柔中帶鋼,在初期多練習些藝術歌曲,意大利古典歌曲。饒老師反對擠捏出來的聲音,只有松弛,通暢,圓潤,自然,發(fā)自內心的聲音才會永葆青春。
2.建立敏銳的音樂耳朵
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聲樂教師占主導地位,指引著你前進的方向,教師對聲音的音色,音質及其變化的判斷,都意味著影響學生聲音認識的正確方向。教師除了要樹立正確的聲音觀念,而判斷聲音的好壞,就要靠自己的耳朵了,就像著名聲樂教育家、歌唱家沈湘先生曾說過:“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歌唱當然也是聽覺藝術,從事這樣專業(yè)的人,耳朵里沒有分辨歌聲的標準,對細微的變化之好、壞、對、錯能不能分辨,是能不能成功的關鍵?!?br/> 那么在聲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具有準確、敏銳的音樂耳朵。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一系列音樂的要素有準確的聽覺辨別能力,例如:音高、節(jié)奏、調性等。還有在發(fā)聲訓練中,對聲音的高低、快慢、強弱等聲音的特征,有準確的聽覺辨別能。
?。ǘ┮詫W生為主體,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聲樂教學中重要的教學原則,聲樂教師要根據(jù)每一個學生自身的聲音特點“對癥下藥”。絕不能千篇一律地用一種方法和感覺生搬硬套在每一個學生身上,那么這樣做會抹殺了學生原本存在的個性特點。饒老師強調:“我的教學方法很重要的一點必須要根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嗓音特點,挖掘出學生本身最自然、最本質、最好聽的聲音?!别埨蠋熯€風趣的比喻到:“聲樂老師就像老中醫(yī)給人把脈、下藥。有的醫(yī)生下的藥既吃不死人,又看不好病”。
饒老師還提到:“每個老師啟發(fā)學生的方法不一樣,我根據(jù)我的聽覺,通過一些手段來區(qū)分學生。比如:我用“對”“嗨”等一些母音時是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條件而定的?!皩Α弊质蔷毩曆时谏系牧α康?,實際上是練習真聲,但是在基本的發(fā)聲中間,男聲要有咽壁上的力量。男女聲之間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男聲的聲音多一些;女聲要求的是混聲多一些。如果一個學生的聲音屬于輕快男高音,那他就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聲部的要求可以假聲多一些,飄一些。但如果他的聲音條件是戲劇男高音,那么就要求他的咽壁上的力量要稍強,胸聲要多一些。總之,要因人而異。
?。ㄈ┙⒏璩恼w性
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要遵循整體協(xié)調,相互統(tǒng)一的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歌唱藝術本身所具有的整體性特點。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忽視其他,片面地強調某一點,是完全不對的,饒老師認為,作為聲樂教師,要加強人聲樂器的部件內在聯(lián)系進行調整,應從思想上具有整體觀念,使學生獲得一個完整的歌唱樂器。聲樂教學的整體協(xié)調性,主要體現(xiàn)在歌唱訓練的過程,這就要求歌唱所需要的呼吸、共鳴、發(fā)聲、語言這四個部分在發(fā)聲時相互配合,互相調整,最終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
?。ㄋ模┧囆g與文化相結合原則教學觀念
聲樂藝術是一種綜合性藝術,聲樂藝術與文化有著水乳交融的關系,藝術中體現(xiàn)了文化,文化中包含了藝術,藝術與文化是分不開的。正如當代著名指揮家阿巴多所說:“我認為了解音樂、繪畫、和文學的各方面是很重要的,舉例來說,要真正理解馬勒的作品就必須閱讀德國和奧地利文學,你必須了解卡夫卡和克萊斯的作品、席勒的詩、克列米特和科柯施卡的藝術,德國藝術和文學中幻想因素在德國音樂中也起作用?!币虼?,饒老師認為,一個真正的聲樂藝術家不僅要有完善高超的表演技巧,而且要具有深刻的思想和廣博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并努力吸取各種人類文化成果,絕不能把音樂藝術的靈魂與文化割裂開來。
(五)教學與歌唱實踐相結合的教學觀
聲樂藝術的自身特點決定了聲樂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而學生聲樂表演技能的培養(yǎng)也離不開實踐,常言說,懂得了歌唱理論,不等于會唱歌,這就充分說明了聲樂教學中歌唱實踐的重要性。
在教學過程中,饒老師很注重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演唱實踐相結合,他認為歌唱者在表演環(huán)境中演唱和在課堂里演唱是截然不同的,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在舞臺上未必能做得到。在觀眾面前學生會感到許多在課堂里得不到的感受,能學到大量的課堂之外的知識。饒老師經(jīng)常通過學生在觀眾面前的演唱,發(fā)現(xiàn)學生的演唱問題,檢驗自己的課堂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加以調整,改進教學,挖掘出學生好的聲音。
他要求學生掌握了歌唱技巧之后要參加各種形式的演出活動,要他們多熟悉各種各樣的觀眾和各種各樣的演出場所,增強學生的舞臺感受和舞臺經(jīng)驗,鍛煉學生的歌唱實踐能力。歌唱實踐是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的必由之路,只有積累豐富的歌唱實踐能力與經(jīng)驗,學生才能在聲樂道路上逐漸走向成熟。
?。ㄗ髡邌挝唬簭? 嫚,河南省開封市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系;陳婷婷,河南省南陽理工學院教育學院藝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