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蒼天之下,樹木花草是如何瘋狂的追逐著風的腳步,席慕蓉的詩永遠都只是一朵在慢慢行進中的云。她站在自己的角度,寂靜卻準確地求索著生活的道理。談起席慕蓉,人們總是無法避免的聯(lián)想到她筆下那些美麗而讓人心酸的愛情詩句,這些句子就像是黑色螞蟻爬上人們的心蔓令人心癢難奈卻又奇跡般地填補了一個又一個歲月留下的深不見底的空洞。青春是不可能與這份充滿生命力的感情分開的,而青春也不僅僅只有這一個出口。詩人以一個畫家的眼光來描繪著這個世界,用詩的形式記錄著對生命每一刻的感觸,將無數(shù)個自己的過去封存形成永恒。她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意圖融進了詩句——“只為把痛苦延展成/薄如蟬翼的金飾”“把憂傷的來源轉(zhuǎn)化成/光澤細柔的詞句”(《詩的價值》),而正是這樣一種細膩的初衷才使得她的詩句如此富有魅力,像和風一樣溫暖異常,引得讀者心弦共響。
在“愛”這樣一個恒久的主題之下,席慕蓉將自己的真誠融入了每一筆每一劃之中,安撫了千萬顆因青春而不安的心。而正是這樣一種光明與愛的火焰,讓生命的火燭顯現(xiàn)出了溫柔的一面。 “在年輕的時候,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請你,請你一定要溫柔的對待他。不管你們相愛的時間有多長或多短,若你們能始終溫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時刻都將是一種無暇的美麗?!边@如同喃喃細語般的句子,有著春雨澆灌干渴大地一般的生命力,輕柔的訴說如同耳邊的細語,一遍又一遍的告訴我們愛的重要。在以經(jīng)濟作為發(fā)展重心的如今,人們的內(nèi)心一刻都不曾停下來喘息幾口新鮮的空氣,被錢權牽著鼻子四處遛彎身心受挫卻還樂此不疲的人們比比皆是。人們把眼睛安放在自己的手與腳上,看著別人,走向他人,而沒有時間好好的看看自己的心,甚至不屑于了解自己的感情。欲愛人先愛己,封閉了自己的感情又如何談及愛人。而詩人的詩歌就是一場及時雨。無論是《愛的筵席》還是《盼望》,詩人所想要表達的都是一種愛人的能力。她用一個又一個美好的片段一點點的拼湊人們丟失了的回憶,她讓人們重拾那種“不能飲不可飲 也要拼卻的/ 一醉”的勇氣,回憶起認認真真的愛過恨過的那般無悔青春?;蛟S只有詩歌可以讓我們尋回愛的真諦,重新?lián)碛袗廴说哪芰?。它不像冗長的小說用曲折的情節(jié)刻意地裝飾別人的人生。那些被修改過的青春總會讓關注它的人們神魂顛倒,而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容易誘惑平凡的人生刻意走上曲折的道路。詩人用詩歌隱約的去傳達內(nèi)心的失落與愛意,其中的原因或許千千萬萬卻與其無關,每個讀者都能自然的走進這個真實未被操控過的廣闊世界,而詩人只將這情感結(jié)下的果子展現(xiàn)在人前。
人與人的溝通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晦澀難懂的文字,意境再宏大廣闊也難以產(chǎn)生共鳴。席慕蓉的詩句語言平實易懂,畫面清淡而有意境,這樣的特點很容易就讓人聯(lián)想起《詩經(jīng)》與《古詩十九首》等古典詩詞之中那股典雅的氣息。如“我等著 用化石般的耐心/可是 月光使我聾了 山風不斷襲來/ 在午夜 古老的林中百合蒼老?!保ā渡皆隆罚┡c“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的那份心情如此相似,同時這樣的句子所描繪的故事也讓人忽的聯(lián)想到《孔雀東南飛》中焦仲卿和劉蘭芝那句“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鄙斤L與月光是無奈的障礙,而愛情亦或是生活中的一切也往往不只是簡簡單單的涉及幾人之間的問題。她寫出了生活的艱難,等的痛苦。詩人沒有感情的強烈宣泄,也從無過激之言,情到深處時點到為止,移諸風月,這樣的手法讓深受傳統(tǒng)文化熏陶的讀者尋出一絲熟悉感,也覓得一份含蓄復雜的心情。
只有真正懂得愛的人才能夠?qū)懗龀錆M愛的文字。席慕蓉無疑是這樣的一個被愛神眷顧的幸運兒。同樣是成績不好,偶爾一次小考成績優(yōu)異,三毛被懷疑,而她卻獲得了鼓勵。人們以愛滋潤她包容她,她便接下這火炬將愛傳遞?;蛟S這也是她與北島等詩人的風格不一的原因之一。席慕蓉的字里行間只有滿滿的幸福與淡淡的感傷,和風一般的溫柔的詩句之中偶爾也要夾雜些粘稠微濕的細雨,沒有激烈的諷刺也沒有惡意的詛咒,不是雄渾的呼喊也沒有凄厲的悲歌,她有的只是淺淺的低吟和柔和的細語,像遠方飄來的回聲溫柔而不絕于耳。因為心中充滿著對生命的希望與求索,因為滿懷著對過去的掛念與未來的期盼,她筆下的句子總是竭盡全力的描繪一切美好的事物,憂愁或是欣喜都一樣的真實美好。她選取以積極的方式去感染去熏陶而拒絕用骯臟黑暗去威脅。如《禪意》之二:“生命原是要/不斷的受傷和不斷的復原/世界仍是一個/在溫柔地等待著我成熟的果園/天這樣藍 樹這樣綠/生活原來可以/這樣安寧和 美麗。”如柳絮般的詩歌,在春雨之中霏霏楊柳美得讓人心醉,春日當頭,徐風吹過,楊柳拂面,又是靜心沉醉。
快節(jié)奏的生活需要細膩感情的調(diào)節(jié),而席慕蓉的文字就是這樣一股清風。她關注于個人,如《年輕的心》中由于草木生長,北雁南飛認識到自己的無知與渺小,從日月交替,時間如梭發(fā)覺歲月是奔流的長河永不回頭,這些都讓詩人有了時空的傷感,因由想起自己也是世間一顆塵埃,年少的記憶再難尋回。詩人從宇宙萬物的博大又回歸到個人內(nèi)心的情感,由大及小,重視個人情感的訴求和抒發(fā),意識到個人生命意識的絢爛多彩。或許正是因為生活的緊湊,這和風細雨的美才更讓人留戀與牽掛。
參考文獻:
[1]席慕蓉.無怨的青春[M].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