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包括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是語文課程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課外閱讀是學生閱讀能力訓練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痹谛W階段,課內閱讀的文章有300篇左右,只有三四十萬字,這樣的閱讀量是遠遠不夠的。據(jù)語言學家呂叔湘所說:“加快他學習過程,得之于老師課堂上所講的占30%,而得之于課外閱讀的占70%?!庇纱丝梢娬n外閱讀的重要性。我想,離開課外閱讀,想要學好語文幾乎是不可能的。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習能力,教師必須抓住如何引導學生課外閱讀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加強學生的閱讀實踐,引導學生由課內轉向課外,感受課外閱讀世界里的絢麗神奇。那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呢?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們這個世界和社會,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在探索語文課堂素質教育的同時,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指導是非常必要的。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在這里談談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的一些做法。
一、激發(fā)課外閱讀興趣。
做任何事情,沒有興趣就沒有動力,就會事倍功半。而學生的這個興趣還需要教師來激發(fā)。把教學中的陳舊觀念“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求,才能領略到閱讀的樂趣。所以我們要注意激發(fā)孩子課外閱讀的興趣。其一,可以通過講故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們津津有味地聽著我講一個精彩的故事時,我在講到最精彩的地方突然停了下來,不再講下去,而是要求學生自己通過課外閱讀來了解剩下的故事情節(jié)。同學們通過課外閱讀了解了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后,感受到了課外閱讀的誘惑,從而激發(fā)了閱讀興趣。其二,也可以通過故事競賽,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找出自己喜歡的故事,進行講故事比賽,然后評出優(yōu)秀的“故事王”,讓講的學生在獲得成功的喜悅中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
二、講授一些課外閱讀的方法。
在語文教學中,我重視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尤其注意課外閱讀的學法指導。我從每周的語文課中抽出兩節(jié)課作為課外閱讀講授課,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有計劃的課外閱讀指導,使他們不僅在我的指導下閱讀,在課外自己也會閱讀。在指導中,我講授了一些閱讀法,如瀏覽法、泛讀法、略讀法、精讀法及慢讀與速讀等方法,并設計了一些閱讀訓練。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先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及自己的知識需要,選擇閱讀內容,然后確定相應的閱讀方法。在讀課外書籍的同時,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來積累知識。這樣一來,學生學會了摘抄、剪裁、編寫讀書卡、編寫閱讀提綱等方法。我還鼓勵了一些學習好的學生寫讀后感、讀后評、心得體會等,讓他們把零碎的知識集中了起來,化歸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去。
三、依據(jù)不同的年齡特點,指導選擇各自適合的課外讀物。
書海浩然無垠,有清澈也有濁浪,良莠不齊。課外閱讀到底讓學生們讀什么?師長既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又要嚴格把關。我們可以依據(jù)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性格特征,相應地推薦課外讀物。在讀物的選擇上教師要與家長建立合作的關系,保持學校、家長的聯(lián)系。我們可以依據(jù)自己在工作中得到的信息及時向家長推薦讀物的書目,幫助家長正確選擇購買適合孩子的課外讀物,憑著幾年的經驗,可以向家長們推薦以下幾方面的課外讀物以供參考。
?。?)故事類:《365天生活故事》、《神話故事》等。(2)寓言類:《中國古代寓言》。(3)童話類:《101個經典童話》、《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4)地理類:《祖國的美麗河山》等。(5)科學知識類:《動物探索》、《世界之道》等。(6)詩歌類:《唐詩三百首》、《兒童詩選》。另外,還可以結合課文學習,推薦課外讀物。學生在讀了某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向孩子們推薦同類課外讀物,這樣可以指導學生用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課外閱讀,達到課內得法,課外受益的效果。如學習了《哪吒鬧?!泛螅梢韵驅W生推薦《神話故事》;學習了《楓橋夜泊》后,可以向學生推薦《兒童詩選》,等等。學習了《林沖棒打洪教頭》,不妨來個:“欲知后事如何,請讀《水滸》第27回?!?br/> 四、在課外閱讀中積累詞匯。
“不動筆墨不讀書”。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詞匯,不斷增加詞匯量,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而增強詞匯的有效方法是大量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把讀到的好詞佳句妙段摘抄下來,以便學以致用。漸漸的,學生們的腦海中有較豐富的詞匯,在答問、交談、寫作過程中運用到時,他們會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保持課外閱讀的興趣。
五、制定合理的課外閱讀計劃。
有計劃才能有條不紊地干好每件事,課外閱讀也如此。為了更好地制訂課外閱讀計劃,可由班委組織全班同學商議,然后歸納,訂出計劃。比如,規(guī)定一周內搞一次讀書交流會,所閱讀的內容可根據(jù)各自的愛好來定,也可統(tǒng)一,還可以規(guī)定第一周讀詩歌,第二周讀童話故事,等等。然后把閱讀過程中摘抄到的好詞、佳句、妙段拿出來讓大家共同交流學習,以促進全班共同提高。
六、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
為了更好地促使學生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的學習,激發(fā)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與愛好,我們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活動。在班中建立了課外閱讀興趣小組,充分利用第二課堂的時間作為課外閱讀的時間,并且定期與小組內的同學進行信息交流。此外,還組織了故事會、朗讀比賽、讀書心得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同學們將自己在課外閱讀中得到的知識拿到課堂上來,同學之間可以取長補短,每人能都有所收獲,從而更加激發(fā)了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
得法于課內,發(fā)展于課外。這樣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大幅度提高,使課堂教學更好地進行。很多學生由原來的不愛讀書變得喜歡讀書,一些以前學習較差的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活動開始愛學習了?,F(xiàn)在,整個班級的學習氣氛非常濃厚,同學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總之,語文課內教學的過程離不開課外閱讀的指導,因為它們猶如左手和右手,缺一不可。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實踐,可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讓書成為學生的朋友,促進其終身學習能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