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初任教師是每一位教師職業(yè)生涯的必經階段,也是其專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期。本文分析了初任教師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并建議師范院校、任職學校、初任教師自身共同努力,采取相應措施,促進初任教師更好更快地成長。
關鍵詞: 初任教師 問題 對策
初任教師是每一位教師職業(yè)生涯的必經階段,也是其專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不僅決定教師是否會在教育領域內繼續(xù)工作下去,而且決定他們將會成為什么樣的教師。①由于缺乏教育實踐經驗,處于“適應期”的初任教師不可避免會遇到許多問題和挑戰(zhàn),成功應對這些問題和挑戰(zhàn),對初任教師的發(fā)展與成熟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國每年都有大量的新教師補充到學校,初任教師成為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的新生力量。初任教師的發(fā)展,對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以及國民素質的提高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本文認為有必要分析初任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探討促進初任教師向專業(yè)教師發(fā)展的途徑。
一、初任教師的概念及特點
初任教師是指入職后的新教師,具體說是指完成了教師教育課程,獲得了教師資格證書,正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且任教年限不超過三年的教師。②處于這一階段的教師主要有如下特點。
第一,由于初為人師,初任教師對教師職業(yè)充滿美好的憧憬和理想,工作富有激情和活力;同時又會對是否勝任教師工作表現(xiàn)出一定的緊張和擔心。
第二,新手教師處于生存關注階段。這個階段的教師更為關注的是自己是否能在新的環(huán)境中生存下來,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否得到學生、家長、同事和學校管理者的認可和接納,而難以真正關注學生的發(fā)展。
第三,新手教師對教育學、心理學及所教學科的知識進行過系統(tǒng)的學習,具備了成為教師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但是由于缺乏教育實踐經驗,新手教師在課堂上通常都是按照教案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難以靈活自如地根據(jù)實際情況對事先的教學設計進行調整。
二、初任教師存在的主要問題
初任教師由于其教學經驗不足,不可避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靈活處理教材的能力不足
備課是課堂教學的起點和基礎,是決定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備教材又是備好課的核心環(huán)節(jié)。通常來說,初任教師對教材不夠熟悉,不能很好地吃透教材。因而他們對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遷移,以及如何才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如何對教材進行有效補充等把握不足。這導致了很多初任教師往往不能靈活地運用教材,而采用照本宣科的上課方式。此外,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的提問、錯誤、好奇心等都可能是有教育意義的課程資源,而初任教jo8uHjMndXjXWMGKSD9hnA1lIg84Rn3RqkYN9s8nLzA=師很難靈活地運用這些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啟發(fā)。
2.缺乏應對復雜多變教學情景的教育機智
初任教師盡管在走上教師崗位前都進行過教育實習,但是短短一個多月的實習還不足以讓他們獲得熟練的教學技能,讓他們自信地走上講臺,自如地應付課堂中可能會發(fā)生的各種狀況。初任教師第一次站上講臺,通常都會比較緊張,有的甚至大腦一片空白,事先準備的內容都忘記了,如果不照著教案念,根本就無法講下去。在這種情況下,能順利地應付45分鐘就很不容易了,至于學生的反應和學習效果則是他們無法顧及的。教育情境是復雜多變的,無論課前的教學準備是多么的充分,在課堂上也隨時有可能發(fā)生意想不到的偶發(fā)性事件,這些事件如果處理妥當,也會轉化為不可多得的教育機會。然而,初任教師由于教育實踐經驗不足,教育機智不夠成熟,很難對課堂上發(fā)生的突發(fā)事件進行及時妥善的處理。
3.學生管理存在困難
良好的課堂紀律是順利完成課堂教學的關鍵。初任教師普遍感到在管理學生行為上存在一定的困難,較難把握課堂紀律的維持和課堂氣氛的控制。初任教師通常會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完成教學任務上,而往往會忽視學生的紀律。即使他們意識到了有必要進行課堂管理,但由于松嚴的度把握不準,管理方式不對,可能會出現(xiàn)或者威信不足,管不住學生;或者太過嚴厲,師生關系緊張等現(xiàn)象。事實上,良好的課堂秩序不是靠強硬的紀律所能達到的,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和學生的自控能力才是關鍵。
根據(jù)以上的分析,初任教師在任職之初之所以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他們實踐經驗不足,缺乏必要的實踐性知識。實踐性知識是教師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通過對教學情境和教學事件進行反思而形成的。初任教師需要不斷地總結教學經驗,豐富自身的實踐性知識,才能更好地應對復雜多變的教育情景。
三、促進初任教師成長的對策思考
1.師范院校
我國目前教師職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師范教育。我國現(xiàn)有的師范教育更注重的是傳授給學生學科專業(yè)知識和教育類理論知識,而缺少讓學生與實際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相接觸的環(huán)節(jié)。盡管師范院校都會安排學生進行實習,但實習時間通常都較短,而且不少學校是安排幾個學生在同一個班級實習,學生真正能上講臺的機會很少。師范教育應該注重學生教育技能的培養(yǎng),增加教育實習和見習的比重,讓學生在實際的教學過程及班級管理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藝術,為步入教師職業(yè)做好心理和技能上的準備。此外師范院校的帶隊老師要履行職責,認真指導實習學生進行備課、試講及課后反思,并對他們的講課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讓實習學生得到切實的收獲和提高。
2.任職學校
初任教師任職學校對初任教師的成長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學校應做好以下工作,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教師職業(yè)。
第一,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氛圍,增強初任教師的歸屬感。初任教師離開了熟悉的校園及老師、同學,來到一個新的單位,不免會感到陌生和不安,希望能得到學校管理者和同事的接納和認可。因此如果學校管理者能對初任教師持一種理解的態(tài)度,客觀地看待初任教師在工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并給予他們信任和支持;學校的同事能主動關心和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就能有效減輕初任教師的心理壓力,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中的困擾,增強對學校的歸屬感。
第二,實施導師制,加強對初任教師的“傳、幫、帶”工作。初任教師剛踏上工作崗位,對于教師工作還處于摸索學習中。為初任教師安排一名師德高尚、教學經驗豐富的指導老師,對其思想素質和業(yè)務能力進行具體的指導,可以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更快地熟悉教育教學工作。
第三,為初任教師創(chuàng)造成長的條件。學校可以為初任教師提供入職培訓及各種在職培訓的機會,同時支持初任教師走出去,到其他兄弟學校參觀、學習和交流,讓初任教師得以將他人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同時通過“公開課、觀摩課”及集體備課等方式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任職學校應該為初任教師發(fā)展提供良好的物質支持和人文氛圍,使其有一個良好的發(fā)展空間和平臺。
3.初任教師
第一,認真思考教師職業(yè)的特殊需要。對于初任教師而言,有必要了解一名好的教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特點和素質。并分析自身的優(yōu)缺點,開始有意識鍛煉那些特殊素質。那么好的教師應該具備哪些良好的素質呢?美國保羅韋地博士曾收集了九萬個學生所寫的信,內容是關于他們心目中喜歡怎樣的老師,并據(jù)此概括出作為一個好老師的十二種素質,包括友善的態(tài)度、尊重課堂內每一個人、耐性、興趣廣泛,良好的儀表、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性、對個人的關注、伸縮性、寬容、有方法。初任教師可以對照這些素質,不斷改善和提升自我,讓自己也成為一個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
第二,多學習、多思考,做反思型教師。初任教師要想盡快地獲得發(fā)展,應該以一種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參與學校事務和各項活動,加強與同事間的溝通與交流,積極融入學校的環(huán)境。首先,堅持聽課。通過聽課初任教師既能學習優(yōu)秀教師先進的教學經驗,又能加強與其他教師的交流、互動,可以取長補短,使自己盡快成長。對于初任教師來說,聽課關鍵是聽授課老師如何教,包括如何處理重點難點,運用什么教學方法,如何調動課堂氛圍,等等。聽完課后,認真思考這節(jié)課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有什么是值得自己借鑒的,等等。通過聽、評課不斷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其次,加強教學反思。美國心理學家G.J.Posner給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簡潔公式:經驗+反思=成長。他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認識?!雹鄢跞谓處煈摬粩喾此甲约航虒W行為和效果,總結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從而做到揚長避短,不斷提高。
注釋:
?、訇惡7?初任教師的適應與思考[J].學科教育,2003,(4).
?、谏蚱G.初任教師的實踐智慧成長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7.
③肖瓏.多層次反思:新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J].江西教育科研,2007,(10).
參考文獻:
?。?]王雪竹,呂立杰.初任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困境及改進策略[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9,(1).
?。?]陳海凡.初任教師的適應與思考[J].學科教育,2003(4).
?。?]陳小倩.初任教師入職適應現(xiàn)狀及其對策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2).
?。?]陳華忠.如何幫助新教師盡快進入角色[J].教學與管理,2011,(2).
[5]馬順林.初任教師成長的困境[J].教書育人,2008,(16).
?。?]靳娟.初任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以L中學為例[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8.
?。?]韓建國.好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J].教書育人,2004(9).
?。?]劉悅梅,趙潔.專家型教師和新教師教學行為的比較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