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文章闡述:“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的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的激勵思考。他將越來越多地成為一個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謀,一位幫助發(fā)現矛盾觀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課堂教學中,教師已開始改變其在課堂上的角色,感悟到教學應一切從學生發(fā)展的需求出發(fā)。但諸如光緒當朝太后垂簾、悟空神游如來掌管等情況還大量存在。我在一次次的課后點評與反思中、教學實踐與嘗試中認識到,教師只能做“伴奏者”讓學生奏“主旋律”。
一、從學生需求出發(fā),擺脫教材的束縛
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是一臺學習機器,不是你想輸入怎樣的程序便輸入怎樣的程序。
1.抓準學科教學目標。以前我在備課的時候,抓住字帖中現成的知識生搬硬套,卻從來沒想過這樣的教學目標準不準確?是否真正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從本學科的角度出發(fā)?例如:有一次我上高級班的楹聯創(chuàng)作課,這節(jié)課是以學生寫為主,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寫出真正代表自己水平的作品。而我在上這節(jié)課時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講課上,真正給學生寫的時間很少。課后經學生作品展示及自己的教學反思,認識到我所講的好多內容竟然與教學目標毫無關系。經過這次的教學實踐,我認識到以后的每一課,我都要用一分為二的方法來對待它,因為這只是起到一種參考的作用。
2.全面解讀教材。教材,顧名思義只是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教學材料,但并不等于我們一定要按照教材的安排按部就班地組織教學。
不唯書、不從眾、疑權威是教師教學生質疑問難的途徑之一,也是教師靈活處理教材的途徑之一。教師在教學時應從學生的角度,用學生的思維和已有的經驗去思考,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調整,這樣做有利于學生走完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的全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二、從學生需求出發(fā),關注課程資源
新頒布的美術課程標準倡導書法教師要積極地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但許多教師對課程資源的認識比較狹窄,致使很多其他形式的資源沒有得到開發(fā)利用。
1.關注課堂生成資源。在課堂教學中會有學生在教師設計的教學情景中交流的場面,肯定就會遇到一些無法預設的“可能”。 如學生不明確的認識、學生的質疑、錯誤的回答、意見分歧、偶發(fā)事件等都蘊含著可貴的教學價值,教師要進行合理利用,使之成為有用的教學資源。因此,書法教師也要把這些極易被忽視的課堂生成變?yōu)椤盎钏?,有效地利用能讓書法課堂更加燦爛。
2.關注生活中的資源。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日益豐富。他們對于書法的學習不再局限于字帖與課堂,而擴大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電視、報刊、展覽活動、名勝古跡等都是學生學習書法的場所。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打破學生課堂學習的局限,把周圍的社會生活這個廣闊天地作為學生學習的大課堂。如:大到公園的雕刻、商場酒店的題字、廣告牌,小到書本、雜志,過年時的春聯等等。把書法與生活實踐緊密聯系,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實踐書法創(chuàng)作。
三、從學生需求出發(fā),自主探索
我在前面提到一句話“教師只能做‘伴奏者’讓學生奏‘主旋律’,但在實際課堂上還是往往會出現學生做‘伴奏者’配合老師奏‘主旋律’的情況。當學生對某一種感興趣的事物產生疑問時,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奧妙,這時教師采用的最便捷、最簡單的方法,莫過于把自己了解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令學生得到暫時的滿足。如:教學《楹聯創(chuàng)作》一課中,在欣賞名家作品這環(huán)節(jié)時,我的目標就是讓學生了解這些作品的背景和整幅作品的章法,甚至筆畫的變化。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動機是對的,但問題就出在實施上,沒讓他們思考就直接告訴他們了。通常老師說得越多,學生思考得就越少,如此時間長了就會產生很多不好的影響。
四、從學生需求出發(fā),掌握“放”的尺度
書法教學中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就屬“放”與“收”了。在第一次上《古詩創(chuàng)作》時,我采用了《楹聯創(chuàng)作》一課的教學策略,一開始就“放”下去讓學生寫,可是學生寫的字已經不能用糟透了來形容了,而是他們根本就不會寫,連平時掌握很好的知識都忘了,所以更不用講拿他們的字來進行評講了。這節(jié)課和上次的《楹聯創(chuàng)作》雖然課型相同,但難易程度明顯不同,古詩的內容比楹聯的多,章法又是多變的,對于第一次創(chuàng)作的小學生來說,難度還是很大的。于是在第二次上的時候,我選了幾幅不同內容不同章法的古詩作品讓學生欣賞,并從這些作品里面總結歸納出創(chuàng)作的方法,學生的作業(yè)出乎意料的好。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很重要,可以讓學生少走不必要的彎路,知道了學習方法后再讓學生創(chuàng)作,那也是一種“放”??!所以一定要找準時機再“放”!
五、從學生需求出發(fā),提升教師專業(yè)素質
一個現代化的教育體系則有現代化的人來支撐。在課程資源中,教師是關鍵,是一個亟待開發(fā)的巨大資源寶庫,教師的素質狀況決定了課程資源的識別范圍、開發(fā)和利用的程度以及發(fā)揮效益的水平。因為學生的發(fā)展必須依靠訓練有素的專業(yè)教師,因此,教師認真做好準備,以便能力、需要和學習方法等各方面給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
作為一名教師,如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終身受益,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充分民主自由的學習空間,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需求中得到發(fā)展,將是我們在勞動教學中不斷學習和探索的目標。
?。ㄗ髡邌挝唬航K省連云港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