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皩W高為師,德高為范”,只有合格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合格的學生,只有優(yōu)秀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學生,時代的發(fā)展需要高素質(zhì)、復合型人才,只有博聞強識,才能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認清真理和謬誤,以扎實的知識儲備駕馭人生,成為學生的引路人,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要有長流水。而教師要想保持先進性,必須要自覺地用先進性標準要求自己,教師要把學習作為提高自身素質(zhì)的有效途徑,作為培養(yǎng)學生的有效手段來加強學習,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學識魅力、教育藝術魅力,提高參加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增強科學意識,探索保持先進性教育活動的規(guī)律,創(chuàng)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因此,教師要爭做學習的典范,怎樣才能做成學習的典范?
一、增強學習意識,切實把學習作為一項重要任務
“人不可以無學”,“學然后知不足”。學習是人生的永恒主題,是與時俱進的基礎和保證,面對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社會,教師應順應時代潮流發(fā)展,始終走到時代的前列,教師要活到老,學到老,要不斷“掌握新知識,積累新經(jīng)驗,增長新本領”,做到學以致用,學有所成,學有所獲。只有這樣不斷學習,才能正確理解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才能正確貫徹執(zhí)行教育法規(guī),才能不斷培養(yǎng)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yè)心,提高授課水平,靈活教育方法和手段,有正確的教育理論作指導,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才能成為學生思想品格上的引路人。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不能紙上談兵,侃侃而談,在教授學生理論知識時,不能以讓學生“學了”或者“學會了”為目的,而應該以學生“學熟了”乃至“生巧了”為目的。重視在把理論知識學熟的基礎上,進而完成實踐任務的教學,教師的動手實踐能力要得到加強,是需要教師平時的學習和積累。因此,教師應把學習作為一項重大緊迫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境界,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二、擴大學習知識面,不斷豐富學習內(nèi)容
教師在學習中應該懂得一定的學習方法,但是一定要擴充自身學習的知識面,學習內(nèi)容廣泛,有效載體豐富,形式不拘一格。
一是要學習政治理論知識。認真研讀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學習當前的時事政治、各種會議精神、法律法規(guī)等,同時還要學習其他學科。
二是要虛心向同事學習?!叭诵?,必有我?guī)煛?,要以真誠的態(tài)度向別人求教,向有經(jīng)驗的老同志學習,向有朝氣活力的新同志學習,學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把別人作為一面鏡子不斷進行參照,作為一面旗幟,一個標桿,嚴格要求自身。
三是要向領導學習。學習領導的風范,學習領導的科學管理藝術,耳濡目染,不斷增強集體觀念、無私奉獻精神,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思維決策能力。
四是要樂于向書本學習。認真學習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學習教育法律法規(guī)、教育心理學、教育學、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教學技能技法、學習多媒體教學等,熟練業(yè)務技能,做到能夠精心備課、認真組織好課堂、負責任地布置和b0bda39b7fc1866602ae1d7846566fa37c9167d6f149a88cec728eacc24294fc批改作業(yè)、盡心盡責輔導學生、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等等。通過向書本學習,增強豐富知識儲備,完善知識結構,夯實知識功底。
五是要在實踐中學習。在學中干,在干中學,實踐出真知,要充分理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真實涵義,要聯(lián)系實際,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加強學習,做到堅持學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能夠不斷修正,不斷總結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尋找對策,順應形勢發(fā)展變化,從而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三、創(chuàng)新學習理念,不斷探索學習有效規(guī)律
思路決定出路。在學習理念上,要不斷把握和探索學習的有效途徑和規(guī)律。一是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實現(xiàn)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把學習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多學習、學習好,從而實現(xiàn)自身知識、能力、觀念的有機轉化,達到完善自我,全面發(fā)展的目的。二是要把學習當作一件趣事來做?!白隼蠋熾y,做好老師更難。”教師面對學生求知的欲望,有責任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知識,需要激發(fā)學習的原始動力,而不是把學習當作一件苦差事來做,教師要在學習中體味樂趣,陶冶情操,提高品位,孔子說:“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自身加強學習,垂范在先,做出榜樣,學生才會敬仰,進而跟隨。三是要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在學習中不斷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豐富創(chuàng)新學習的舉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只有在學習中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技巧,不能墨守陳規(guī),做到改革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實現(xiàn)知行統(tǒng)一。
教師要通過學習政治理論知識,學習業(yè)務知識,不斷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質(zhì),做到:以德聚人,提升自身在學生中的人格感力;做到以才傾人,提升自身在學生中的才學折服力;做到以愛感人,提升在學生中的人際親和力。好學上進而不懶散懈怠,持之以恒而不一曝十寒,追根尋源而不淺嘗輒止,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終身學習、知識淵博、執(zhí)著探索的求知者,積極提高自身素質(zhì),爭做學習的典范。
參考文獻:
[1]嚴全治.高等教育改革理論及實踐[M].河南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