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網絡的普及,網絡迅速地改變著中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在帶來利處的同時也對中學生的成長產生一些負面影響。網絡德育,是指在局域網或廣域網上開展一系列德育活動。作者認為加強網絡道育應以學校為主導,即學校要搶占德育工作的制高點,迎接新挑戰(zhàn),積極倡導網絡文明,營造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家庭輔以監(jiān)督,著重引導;社會做到有法可依,執(zhí)法必嚴,為中學生提供良好的社會網絡環(huán)境。
關鍵詞: 中學生 網絡道德教育 學校 家庭 社會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網絡的應用普及,“上網”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網絡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中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給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開辟了新途徑,同時也把越來越多的中學生置于一個毫不設防的虛擬空間,一些有害信息和腐朽的思想文化借機傳播,對中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各種網絡道德問題也接踵而來,中學生上網熱潮已不可阻擋,如何正確引導,進行網絡道德教育已成為當前關注的課題。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人類社會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對社會成員起約束和團結作用的準則。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簡稱,即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教育。網絡道德教育,是指在局域網或廣域網上開展一系列德育活動。我認為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學校要搶占德育工作的制高點,迎接新挑戰(zhàn),積極倡導網絡文明,創(chuàng)建綠色網絡環(huán)境。
1.建設德育網站,占領網絡德育工作的主陣地。要建設較完整的校園信息化網絡體系,主動占領網絡陣地,充分利用網絡設施為學生創(chuàng)造在校上網的條件,把一些上網成癮的學生從社會網吧中爭取過來。網絡德育的開展關鍵在于德育網站的建設,網站設計要能適應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滿足中學生對道德疑問的探知、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滲透德育教育。目前德育網站的建設,在數(shù)量和內容j6M1NFB2P2sotQtmGkIJxiGlgirZYieTHdIoyNFici8=上都與中學生的上網需求有很大差距,內容多為行政、宣傳、新聞等,更新不及時,點擊率不高。因此,要加強德育網站建設,豐富德育形式。
2.轉變觀念,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質,尤其是發(fā)揮班主任的作用。隨著互聯(lián)網的迅猛發(fā)展,中學德育工作者首先要轉變觀念,不能只看到網絡帶來的危害,把互聯(lián)網當做德育工作的障礙,而應該正確認識網絡本身,準確把握網絡時代德育工作的挑戰(zhàn)與機遇,調整工作方式方法,從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工作方法、德育內容、教育途徑等方面適應時代的變化和要求。在網絡時代德育工作要充分發(fā)揮班主任在網絡德育中的作用,彌補傳統(tǒng)德育的不足,如建立“學生QQ群”、“學生家長QQ群”,建立班級論壇和班級主頁。
3.加強教育,增強學生的網絡道德和法律法規(guī)意識,提高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促使形成道德自律。近幾年,隨著家庭電腦用戶的劇增,各地網吧的迅速發(fā)展,特別是中小學基本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全面實施“校校通”工程,為中學生上網提供了便利條件。規(guī)范中學生在互聯(lián)網上的行為,首先應該加強有關互聯(lián)網的法律法規(guī)教育。其次是網絡道德規(guī)范教育。讓學生明確在互聯(lián)網上的所作所為應該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增強他們網絡道德責任感,維護互聯(lián)網正常的秩序和功能。如團中央、教育部等八部委聯(lián)合發(fā)布了《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再次要教育學生在網上如何保護自己,告訴學生:互聯(lián)網上遇見的人不一定都是好人,不要把自己的電話、E-mail或其他聯(lián)系方式告訴網上的朋友,不要接受其邀請或造訪。教育學生學會選擇,因為網絡里的信息不一定都是好的信息,色情的、暴力的、黑色的信息對自己的健康成長會產生不良影響,面對各種信息必須進行清理篩選,進行選擇。
二、家庭重在引導,輔以監(jiān)督。
目前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了電腦,家庭成了中學生上網的主渠道之一。因而,家長在加強孩子網絡文明教育方面,承擔著重要且難以替代的責任和作用。一是家長平時在家中上網時須以身作則,堅決不做有違文明和道德規(guī)范的網上活動,這是對孩子最好的網絡文明教育。中學生上網,關鍵在于引導,提高他們的鑒別力,家長對于孩子上網不能不聞不問,有些家長以為自己是計算機盲,所以對孩子上網一概不管,這是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二是不能盲目支持,聽說是學計算機要花多少錢就給多少錢,花多少時間也不過分,通宵達旦,晝夜上網,還認為十分用功,這都是不足取的;三是不能盲目反對限制,一聽說孩子說上網就如臨大敵,大談網絡之弊,粗暴禁止。正確的做法是本著關心、理解、溝通的原則,對孩子實施科學的引導,讓孩子主動、自覺地獲取信息、學習知識。中學生處于特殊的生理與心理發(fā)育時期,我們只有在孩子自身,包括心理和行為兩方面建立起抵制聊天和游戲的“防火墻”,才能將孩子從網絡的陷阱里救出來,從而使他們從互聯(lián)網中獲取健康、有益的知識,開闊視野。
三、社會要以立法為基礎,以規(guī)范為保障,加強網絡管理,為中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網上網下成長環(huán)境。
隨著互聯(lián)網事業(yè)的發(fā)展,我國相繼出臺了較為具體、合理的法規(guī),使網絡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用法律措施來維護網絡的安全、健康和文明,并積極探討網吧市場的長效管理機制,拓展租賃、電子商務、網上證券交易等新業(yè)務,淡化網吧的娛樂色彩,將網吧引向正規(guī)化、規(guī)?;⑵放苹?、專業(yè)化、連鎖化經營方向。嚴格規(guī)范網吧經營行為,利用網絡技術查堵反動的不健康的信息,控制信息源頭,加強網絡信息管理,加大網絡法規(guī)的宣傳力度,推行“青少年安全放心網吧”建設。
在信息化已經深入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情況下,德育工作者不應當把網絡看成洪水猛獸,采取圍追堵截的方式加以制止,而應當把網絡看做一種得天獨厚的德育資源加以充分利用,采取趨利避害的態(tài)度取其精華去取糟粕,通過網站建設和網上交流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網絡道德素養(yǎng),創(chuàng)新德育形式,豐富德育內容,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2]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網絡道德教育.抵制網絡不良信息的通知.
?。?]北京東城區(qū)教育委員會.用數(shù)字德育.搭建學生成長自育空間[J].中國德育.2010.5.
?。?]楊春芳,王重玖.時尚網絡美麗德育[J].中國德育.2010.5.
?。?]王健敏.道德學習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