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中,我們倡導探究性的、自主的、個性化閱讀,讓學生與文本真正對話,指導學生逐步學會批注式閱讀,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課堂寫真:《愛如茉莉》第三段教學片段
師:課文的第三段,作者著重通過細節(jié)描寫,在字里行間揭示了什么是真愛。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讀課文,細細體會,并作適當批注。
師:可以抓住細節(jié)描寫中的重點詞語、關(guān)鍵句子,即爸媽的言行舉止等方面進行。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獨立學習,邊讀邊想邊寫。老師巡視,輔導、點撥少數(shù)后進生,了解全班學生的批注學習情況,以便交流時能有的放矢。
……
四人小組合作,相互交流學習,補充糾正,選出代表……
生:我們小組首先注意到的是(生讀: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緊握”這個詞語,讓我們感受到了爸爸對媽媽的關(guān)心、愛護?!胺诖惭剡吽恕闭f明爸爸照顧媽媽已經(jīng)很累,可就是很累了,爸爸也要守著媽媽,好隨時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覺得很幸福,從她恬靜的微笑中可以看出。
師:這是第九自然段的一段描寫,也是一幅美麗溫馨的畫面。作者不僅寫了爸媽,而且寫了初升的陽光。
生:我想補充一下。
師:有請。
生:我們這個小組留意到了這句話,我們都覺得作者想說,爸媽的愛連陽光都打動了,怕驚擾他們,所以悄悄地、輕輕地、靜靜地照著他們,讓愛變得更美更美!
師:(老師帶頭鼓掌)是啊,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爸爸媽媽和作者都深深地陶醉在愛的情意里。
生:我們想談?wù)剬@句話的理解。(生讀:他睡眼蒙眬地抬起頭,輕輕放下媽媽的手,然后躡手躡腳地走到門邊,把我拉了出去。)在這句話中,由“輕輕”和“躡手躡腳”這兩個詞語可以看出,爸爸的動作很輕很輕,生怕驚醒媽媽,影響媽媽休息。Tf0hzirTEDELKw5bRmuEZw==
生:我來補充。
師:有請。
生:這個動作很自然,可以看出,平時,爸爸一直就是這樣關(guān)心著媽媽,愛護著媽媽!我爸爸也這樣,回來遲就會睡在客廳的沙發(fā)上,怕影響我媽媽!
(掌聲更加熱烈)
師:剛才顧佳怡的發(fā)言教會我們怎樣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意思和情感,那就是我們可以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去思考,去體會,去交流。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文中的這個句子(生讀:你爸爸伏在床邊睡著了,我怕驚動他不敢動。不知不覺,手腳都麻木了。)媽媽寧可讓自己的手腳發(fā)麻,一動也不動,好讓爸爸睡個好覺!說明,媽媽非常體貼爸爸,愛爸爸。我們很感動!我媽媽有一次也這樣,我睡在她身上睡著了,等我醒了,媽媽一下子都站不起來了!
師:這就是愛,課文中媽媽對爸爸的愛,以及生活中媽媽對你的愛!都是在這細小的事情中讓我們感受到親人的真愛!
師:所以現(xiàn)在,我們應(yīng)該能夠理解什么是“真愛”了。
生:很平常的,很自然的愛就是真愛!
生:很真實的,很感人的愛就是真愛。
師:現(xiàn)在,你們應(yīng)該理解作者為什么說“愛如茉莉”了吧?
生:茉莉也是普普通通的一種花,它潔白純凈,平淡無奇,但那縷縷幽香沁人心肺。爸爸媽媽的真愛就像這茉莉花一樣,看似平淡無奇,卻真實感人!
師:(帶頭鼓掌)同學們剛才通過品讀課文的細節(jié)描寫,感受到了父母之間那茉莉般平淡卻深厚的真情。
……
教后反思:所謂“批注式閱讀”,就是指學生在閱讀時,用特定的符號或文字隨時寫下自己讀書的所思、所感、所惑,是以主動探究為核心的閱讀實踐活動,是學生在自主狀態(tài)下用恰當?shù)奈淖峙c文本進行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對話?!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yīng)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由此可知,新課程倡導的是一種探究性的、自主的、個性化的閱讀,讓學生與文本真正對話。而如今閱讀教學中,教師過多牽引,學生自主與文本直接對話的空間與時間得不到保證,失去了與文本直接對話的自由,自主閱讀的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因此,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中積極倡導設(shè)計“自主學習、批注閱讀”的環(huán)節(jié)(著重學會感悟式批注)。實踐證明,在一天天的訓練中,學生慢慢學會了走進文本,理解越來越準確,感悟越來越真切,體會越來越深刻,思想也隨之一天天成熟起來。
1.課前預(yù)習批注。一年來,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課前預(yù)習已經(jīng)非常自覺,他們已經(jīng)知道課前預(yù)習究竟要做哪些事情。他們不再簡簡單單地抄寫生字詞,除了使用一些簡單的批注符號外,還勤查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查看課外書籍,上網(wǎng)查閱資料了解課文的相關(guān)知識點,并且一一用筆在書中用文字記錄下來。在以上的教學片段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躡手躡腳”“靜謐”的理解和對自己生活的聯(lián)想,都在課前做了閱讀批注。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認真讀書的好習慣,更重要的是為課堂學習和討論做了充分的準備。
2.講讀重點批注。在課堂教學中,講讀重點段落之前教師引導學生圍繞重點段進行深入的批注,在批注的過程中學生與文本進行了一次深層次的對話。學生獨立批注后在小組里進行初步交流,最后師生共同交流討論這些批注,既是解決重難點,達到目標,分享思想的過程,又是思維碰撞、產(chǎn)生新思想的過程。例如以上教學片段中,同學們圍繞“什么是真愛?”問題深入學習,從課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入手,抓住爸媽的言行舉止甚至環(huán)境描寫進行了思考、感悟,有了真切的體驗,爸媽之間那平淡而真實感人的真愛如茉莉般深深留在了學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