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太多華麗的詞語,也無需過多的修飾,提起大草原,“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場景就浮現(xiàn)在了腦海里,似乎觸手可及,又似乎永遠也讀不懂。
管它呢,走近她,擁抱她,反正大家都樂意,尤其是在呼倫貝爾草原。
醒在額爾古納
打從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進入我視線的那一刻起,我就總想從車上跳下去,然后放肆的打幾個滾,放肆的呼喊,放肆的向前奔跑,追著羊群或者似乎觸手可及的白云,就這樣快樂的奔跑,甚至都不會覺得累。
到了草原,不看日出,可就白來了,我也做好看日出的準備。才凌晨3點鐘,天空就有些發(fā)白了,同行的人都出去了,他們想找個高點的地方看日出。而我,只是坐在住宿的蒙古包附近。這里的寂靜似乎別具魅力,心都跟著靜下來了,出奇的清醒和冷靜,沒有浮躁,也沒有追求。
那份寂靜,真的可以把人吞噬掉,再多的叛逆也再掀不起一點波瀾,一串串換了的音符在我內(nèi)心被撥動了。
我住的蒙古包在金帳汗,旁邊就是額爾古納河,這里的河水也很安靜,要很努力,才能看到水流輕輕蕩起的微波。
明明是在草原,那會兒的天和水及一切都變成了藍色,但不容我多想,天空就已經(jīng)變成了紫色。一些莫名的興奮,讓我想尖叫著跑起來,卻又怕驚嚇到了誰,破壞了這景象,直到身邊突然出現(xiàn)了馬群和羊群。
等我再抬頭的時候,太陽已經(jīng)露臉了,一大片朝霞像剛暈染過的新布一樣,各種顏色,美輪美奐。青草上的露水在絢麗的陽光下,也晶瑩的閃著它的光彩,微風拂過,它們也輕輕的搖搖頭,打著招呼。
停在邊陲小鎮(zhèn)室韋
陪著太陽升起后,有些累了,馬奶酒的香味讓我想起,該吃早餐了。這時候,我只想起前一晚喝的馬奶酒,柔柔的味道,不醉人,又讓人不自覺的就醉了。
“小丫頭,早上不能喝,醉了怎么辦?”老板一邊大聲答道“不能給”,一邊又把滿滿的一碗馬奶酒遞給了我。接到手里,我卻舍不得喝下去了。我當時端著馬奶酒,是想去另外一個蒙古包里和好友分享的,卻從酒碗里看見了藍天白云,輪廓是那么清晰,一種恍然若失的感覺,讓我不知身在畫里,還是在畫外。
吃飽喝足之后,背起行囊出發(fā)了,足足大半天的時間,才到了中俄邊界的小鎮(zhèn)室韋。室韋意為“林中人”,方壯猷等說室韋為“鮮卑”的同名異譯或別稱。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在,這里的每家每戶幾乎都是一個小賓館。盡管這樣,依然到處都是客滿,很多開著車的人,一路都在打聽著晚上可以住宿的地方。
我早早的定好了住處,所以很快就出門了。騎著馬,在中俄交界的河邊,慢悠悠的享受著傍晚的好時光,真是無比愜意,心里換了的音符越跳越歡。
這邊的人在忙著準備夜市,對面的俄羅斯人也支起了燒烤,還有幾個妙齡女子,拎著洗完的衣物,說笑著,向裊裊升起的炊煙方向歸去了。
一排鐵絲網(wǎng)兩邊,兩個國度,可以對歌,甚至會打招呼,各自忙碌著,又一起快樂生活著,聽說還有幾戶隔河相望的人家是親家,真是個有趣的地方。
醉在滿洲里
離開室韋,一路走走停停,到了滿洲里。滿洲里市居住著蒙、漢、回、朝鮮、鄂溫克、鄂倫春、俄羅斯等20多個民族,素有“東亞之窗”、“北疆明珠”的美譽,是一座獨領中俄蒙三國風情、中西文化交融的口岸城市。
到了滿洲里,一定會去看國門、套娃廣場和呼倫湖。我尤其喜歡呼倫湖,碧波蕩漾,纖塵不染,還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最著名的傳說是:很久很久以前,這里的部落里有對情侶,姑娘叫呼倫,聰明美麗,能歌善舞;小伙子叫貝爾,果敢堅毅,能騎善射。他倆和鄉(xiāng)親們一樣無憂無慮地生活在祥和的草原上。
一天,妖魔莽古斯帶領著狼蟲虎豹殺向了草原,他依仗頭上帶著的兩顆神力無比的碧水明珠,肆虐著草原,河水被吸干,牧草枯黃,牲畜倒斃。接著又施放出彌天的黑霧,搶走了呼倫姑娘。貝爾為了草原,為了呼倫姑娘,率領鄉(xiāng)親們,同莽古斯夜以繼日的殊死拚殺。
呼倫看到這番凄慘景象,便假意取悅莽古斯,說:“你頭上的明珠若給我一顆,日后便應允你的愿望。”莽古斯忘乎所以,連聲說好。呼倫知道一顆珠子就是一汪碧水,她毅然把珠子放入口中,化作一汪碧水。
莽古斯傻了眼,少了一顆珠子,神力也減了一半。貝爾追上了莽古斯,拉開張如滿月之弓,一箭射中了他的心窩。貝爾繳獲了另一顆明珠,帶著勝利的喜悅,四處尋找呼倫,這時才知道呼倫已化作滋潤草原的女神。悲愴的貝爾當即吞下了另一顆珠子,并發(fā)誓永遠守護在呼倫的身邊,頓時,呼倫湖之南又現(xiàn)一湖碧水。當?shù)剜l(xiāng)親們?yōu)榱思o念他們,就把這兩個湖分別取名呼倫湖和貝爾湖。
趴在呼倫湖邊的草地上,似乎能聽見呼倫和貝爾的親密呢喃,又似乎能聽見成吉思汗當年征戰(zhàn)的金戈鐵馬聲。不管是什么,喝著馬奶酒,吃著新鮮的烤羊肉,圍著篝火,舞著唱著,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生活的壓力,沒有競爭的鞭策,一切都變得不重要,交流的眼神也變得友善。這真的是草原的神奇力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