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阿爾山流過我的夢境,讓阿爾山浸過馬的膝蓋,當(dāng)氈房里第一縷奶茶飄香的時候,我的愛,我的阿爾山在馬頭琴上流淌……”
阿爾山,它并不是一座山的名字。在蒙古語中,它的全稱應(yīng)為“哈倫·阿爾山”,意思是“熱的圣水”。這里的姑娘說,阿爾山的礦泉羅列充滿天機,像極了一個南北躺臥的人體形,有“頭泉”、“五臟泉”、“腳泉”,里面細看還能分出“眼泉”、“胃泉”,傳說,不同部位的泉水對治療人體相應(yīng)部位的器官病變……這是一個何其養(yǎng)人的所在啊。
天賜神泉,遺世獨立
阿爾山人喜歡告訴游客,他們是中國最小的城市,全市只有7000多人。他們也是中國最大的農(nóng)村,有無盡的草原花海,遼闊的溫泉牧場。
溫泉正是阿爾山名字的緣起。這里的圣泉可謂得天獨厚,是神仙賜予人間的精靈。她的父親是億萬年前激情迸射的火山,她的母親則是大興安嶺的無邊綠色。她的纖塵不染,她的明眸亮睞,她的火熱胸懷,都讓我們感到無邊春意。
沐恩的經(jīng)歷從古代就已開始。據(jù)元史記載,成吉思汗的母親訶額侖、妻子孛兒帖都來自弘吉剌部,即今天阿爾山一帶。這一部落的女子如花似玉,男子剛健威猛。成吉思汗曾下令,弘吉剌部女子世配皇子,男子世尚公主。于是,一個史上空前絕后的國舅部落誕生了。
相傳成吉思汗愛孫、元世祖忽必烈16歲當(dāng)監(jiān)國王子的時候,右腳奇癢難耐,紅腫起泡,不敢著地,無法隨軍出征。一位美麗的姑娘每天帶忽必烈到一處熱氣騰騰的泉水中浸泡和擦洗,足疾治好之后,忽必烈娶回這位美麗善良的姑娘,佳話傳遍弘吉剌部。當(dāng)?shù)匾矊⒋巳顬樯耢`。
清咸豐年間,呼倫貝爾一位官員得知忽必烈用弘吉剌神泉療病的傳說后,邀請一位喇嘛醫(yī)來到阿爾山,他們登高鳥瞰,發(fā)現(xiàn)48個泉眼猶如一仰臥巨人,頭在山坡上,胸腹在山腰,手腳向兩側(cè)自然伸開。頭顱上嘴、眼、鼻、耳俱全。這位官員驚嘆不已,于是,天賜神泉之名不脛而走。自此,附近牧民每年春暖花開便朝圣般來阿爾山沐浴溫泉。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阿爾山礦泉屬于火山性礦泉,形成與火山運動有關(guān),經(jīng)水質(zhì)分析,其48眼礦泉群可分為偏硅酸泉、重碳酸鈉泉和放射性氡泉。由于地下水補給方式不同又分為冷泉(25℃以下)、溫泉(25℃~27℃)、熱泉(38℃~42℃)和高熱泉(42℃以上)等四種溫泉。在700米長,70米寬的地域內(nèi)48眼礦泉具有三種類型和四種溫度,甚至兩泉近在咫尺,一如探湯,一如握雪,甚為奇妙。
試想,在茫茫天地之間,泡溫泉看美景,一年四季都少不了那種酥軟的感覺: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秋色連波,沉醉寒煙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盡在斜陽外?!?/p>
這是范仲淹的半闕《蘇幕遮》。隨著工業(yè)文明的侵蝕,到而今,這種景色已然難尋。但在阿爾山,你卻能在這當(dāng)年的化外之地,找到最為千古以來的神韻。
阿爾山的秋色美得讓人心碎。有時只看那里的云,就好像一出戲劇。
天空中,各種不同形狀的黑云白云層層疊疊,下面的云是猛張飛騎烏騅馬,上面的呂溫侯著素羅袍,點綴在碧藍的天空中,煞是壯觀。放眼望去,地上都是十萬天兵的影子。
有時候天空中的兵馬會從老遠的山上向你奔來,一會就跑到跟前,然后,天一下子黑下來,整個人為之一驚,遍體生寒,就在你擔(dān)心感冒的時候,云又掠了過去……風(fēng)平常很溫順,沒有云乖張,可是一上山頂,它就開始放肆了,揭去你的帽子,一直追出去老遠,才肯還給你。漸漸的,離開草原,進入林區(qū)。每一棵樹尖上都凝聚著這顆樹一年的絢爛。寶格達山林場以白樺林為主,郁郁蔥蔥,有的狀若迎客,有的劍拔弩張,直插入天。
位于天池林場以東的石塘林,是大興安嶺奇景之一。為第四紀火山噴發(fā)的地質(zhì)遺跡,是亞洲最大的近期死火山玄武巖地貌,地質(zhì)構(gòu)造、土壤、植被生物均保持原始狀態(tài),生物多樣性復(fù)雜,再現(xiàn)了從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的演替全過程。堆堆假山般壅塞的火山巖千奇百怪,有的像武士耍戟弄斧,有的像戰(zhàn)馬閃電狂奔,有的又像老將飽經(jīng)風(fēng)霜……
更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在基本上無土可言的石塘林里,高大茂密的興安落葉松挺拔俊秀,枝繁葉茂,粗壯的盤根緊緊抱住火山巖,在熔巖縫隙間深深扎下去;高山柏以其低矮的身軀遍地延伸,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四季常青的偃松像朵朵盛開的雪蓮;金星梅、銀星梅一片金黃,一片銀白,一步一景,步步生情。
這里有兩處景點不可錯過,一為駝峰嶺,一為鹿鳴湖。
“駝峰嶺”,據(jù)說此處是《夜宴》的取景地,一面大湖、四處崖壁、郁郁森林、處處野花。這個名字還讓人想起《射雕英雄傳》中歐陽鋒的白駝峰,不知那里是否有這等美景。鹿鳴湖,湖水又藍又靜,四周森林環(huán)繞,據(jù)說在此可聽見鹿鳴之聲。所謂“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如果鹿真能生活在如此景致之中,那實在是一種天大的福分。
天堂有淚,雪山飛湖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懷舊的人知道,這是袖珍美人孟庭葦唱的。那看雪應(yīng)該去哪里呢?哈爾濱是早已經(jīng)膩了的,那就去阿爾山吧。
阿爾山的雪不僅以雪質(zhì)優(yōu)良著稱,更以雪期長而聞名于世,雪期從9月下旬持續(xù)到次年5月上旬,長達7個多月,227天。冬季降雪量平均達36.8毫米,積雪覆蓋期為150余天。阿爾山廣闊的雪原,是滑雪恣意的天堂。
在阿爾山人看來,滑雪不是一種時尚而是一種習(xí)俗,大人小孩都不怕寒冷,喜雪、玩雪、談雪?;├哿?,賞雪倦了,人們還可以穿著滑雪板穿行到山下溫泉游泳館,泡個澡,洗去一身的疲憊。
最令人驚艷的,還是那幾十個火山熔巖的湖泊。那時地質(zhì)年代的鬼斧神工所致,湖泊飛嵌在草原山區(qū)之間。這些湖泊俯視天池,湛藍如天堂的淚珠。
著名的有七大天池,即:天池、地池、駝峰嶺天池、雙溝山天池、柴河源天池、銀池和月亮池。試想,如果金庸《雪山飛狐》中的胡斐能帶著苗若蘭在此處隱居,該是何等暢快。
天池有許多神奇的地方。神奇之一是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水位多年不升不降。神奇之二是既沒有河流注入,也沒有河道泄出,一泓池水卻潔凈無比。神奇之三是周圍的姊妹湖都盛產(chǎn)鮮魚,天池卻未發(fā)現(xiàn)有魚。有好事者把魚苗撒進天池,結(jié)果既未收獲大魚,也沒發(fā)現(xiàn)死魚。神奇之四是深不可測,有人說天池與地心相通。
在天池鎮(zhèn)西北10公里處,有湖名為“烏蘇浪子湖”,在湖中生長著一種鯽魚,全是母魚,沒有雄性。因此又稱這個湖泊:“母魚湖”,也叫湖中“女兒國”。關(guān)于母魚湖之謎,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因為湖水太涼,魚到產(chǎn)仔季節(jié)甩不出仔去;另一種說法是公魚特別少身體又大,常伏在湖底不動,很難張網(wǎng)或被釣上來。究竟緣起何處,至今無人知曉。
還有一處杜鵑湖,位于阿爾山市溫泉街東北92公里的阿爾山林業(yè)局興安林場境內(nèi),面積128公頃。因湖畔開滿杜鵑花而得名。試想,鋪天蓋地的一片杜鵑花,這是何等壯觀。若言杜鵑啼血,此處的血紅足以愁煞有情人。
阿爾山市有一條飄著乳香的牛奶河,奇特而香甜。地質(zhì)專家解釋說,屬于冰川乳或冰川漿所致。如此解釋實在缺乏浪漫,試想,如果阿爾山真是遺世獨立的驕子,那神靈為什么不賜一條牛奶河來哺育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