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內(nèi)蒙古這個地方,就是“草原”的代名詞,提起它,就會想起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古歌謠。
是的,內(nèi)蒙境內(nèi)同時并存有大面積的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錫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等,都是感受草原風光的好去處,那里豐美的水草,也是牛羊等動物的牧養(yǎng)天堂。
豐美的水草天然的牧場,是動物理想的家園
據(jù)資料記載,內(nèi)蒙古大草原面積8666.7萬公頃,其中有效天然牧場6818萬公頃,占全國草場面積的27%,是我國最大的草場和天然牧場。最著名的要數(shù)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上天然草原保留面積最大的地方,是我國最大的無污染源動物食品基地。
除了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內(nèi)廣闊無垠的天然優(yōu)質草原外,內(nèi)蒙古大草原還延伸到周邊多個省份。尤其是在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毗近的2個蒙古族自治州、7個自治縣內(nèi)的廣闊延伸。例如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則是非常著名的古老而美麗的木蘭圍場,曾是清代的皇家圍獵草原;壩上草原和康西草原距北京僅有幾十公里。而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擁有草原469萬畝,是黑龍江省最大的草原……
正是由于內(nèi)蒙古大草原純天然無污染,所以成了國家重要的畜牧業(yè)生產(chǎn)基地。單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內(nèi)的大草原來看,從北部的呼倫貝爾草原到西南部的鄂爾多斯草原,從東部的科爾沁草原到西部的阿拉善荒漠草原,總面積占全國草場總面積的1/4以上,居全國五大草原之首。
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科爾沁、烏蘭察布、鄂爾多斯和烏拉特6大著名草原,生長著1000多種飼用植物,其中飼用價值高的就有100多種。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無芒雀麥、披堿草、野黑麥、黃花苜蓿、野豌豆、野車軸草等禾本和豆科牧草,是著名的優(yōu)良牧草。肥美的草原,孕育出豐富的畜種資源。
花海和草海中,演繹著最美的草原牧歌
7、8月份,是內(nèi)蒙古草原一年中花海和草海最美的時節(jié)。絢麗的花海點綴著曲水河岸,藍天白云相映,牧群悠然游走,河畔那蒙古部落色彩明艷的蒙古包如同一朵朵嬌艷的鮮花綻放在翠色的草原上。云朵如蓮花般盛開在湛藍的天空上,變幻多姿得出神入化,剛剛還是大氣磅礴氣勢洶洶,瞬時卻又天高云淡只余云絲數(shù)縷,當一陣疾風驟雨過后,會有彩虹躍然騰現(xiàn)在草原之上,從地平線上伸到天上的烏云里,像兩條通往天堂的彩橋,掛在被雨水洗刷過的碧空中越發(fā)光彩奪目。
放眼望去,涓涓流水滋潤著風光如畫的大地,曲曲折折地鐫刻在平坦的草原上,鏗鏘的節(jié)奏和跌宕的旋律擊破了草原的空曠和靜謐。牧民的夏營地聚集在莫日格勒河兩側,五里一個氈包十里一個營盤,雪白的牛羊群,珍珠般地撒落在碧野如茵的草地上。無需掛畫,早已置身于最美麗最真實的天然畫卷;沒有牧歌,早已感覺草原歌曲縈繞耳邊。
坐在空曠的草場上,呼吸著甘甜的青草味,靜靜地看著四周的一切:遼闊的草原,綠色的牧場,藍天白云下褐色的馬群,成群的牛羊……草原的美真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這片天地,是大自然最慷慨的恩賜,也是心靈歸棲的家園。
TIPS
愛護牲畜:
汽車在草原行駛中,路遇畜群應早鳴笛,以使畜群早些避開。否則車輛驀然驚畜,牲畜急跑會失蹤。如在草原碰見畜群,汽車與行人要繞道走,不要從畜群中穿過,否則會被認為是對畜主的不尊敬。
拍攝技巧:
拍攝草原風光時,最好帶上一個三腳架。呼倫貝爾草原地域緯度高,紫外線很強,配備PL鏡(偏振鏡),提高畫面的質量。
在拍攝牲畜時,要選擇高角度。取景時最好把地平線放到畫面的五分之一處,甚至放到畫面的邊緣之處,為避免牧場給人以空曠之感。地面上羊群不多時,應改用低角度拍攝,可使地面為數(shù)不多的羊群與空中的白云連成一體,相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