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裴佶講了一個故事,裴佶講的故事,其實是他的親身經歷。
裴佶本人在唐代并非特別著名,也沒有做到特別高的官位,但他特別有操守,并勇于承擔責任?!杜f唐書》上說他“清勁溫敏”。
裴佶說他年青的時候,他姑父做著京官,官位應該很高,且官聲很好。有一次,裴佶去姑父家中,剛好遇到姑父散了朝回家??匆娭秲海酶赴雴柊雵@著說:“崔照是個什么人?為什么朝堂之上有那么多人說他的好話?肯定是受了他的賄賂了。唉,這樣下去,天下怎么可能不亂啊!”
正說著,家人來報告,說崔使君從壽州來,正在家門口等候接見。
使君,古時指奉命出使的人,后來泛指地方長官。當時,崔照應該是壽州這個地方的行政長官。壽州大約在今天的安徽省六安市壽縣境內。
姑父聽到通報,怒了,喝斥了通報者,差點令人拖下去鞭打。
過了好久,姑父才稍稍整了整朝服,出去見崔照。
可是,不多一會兒,有家人入內庭來,通報說老爺讓趕快上茶。
不多一會兒,又有家人快步入內庭來,通報說老爺讓趕快準備酒席。
緊跟著,另有家人奔入內庭來,通報說老爺讓款待好崔使君的仆人,喂好崔使君的馬匹。
姑母奇怪了,對裴佶說:“此前何等傲慢,此時何等恭敬,怎么會轉變得這么快?”
良久,姑夫回內庭來,對裴佶說:“你去書齋中休息去吧?!?/p>
裴佶知趣地準備離開。未等裴佶下得臺階,姑父已經將一張禮單遞給姑母看,卻原來,崔照送給姑夫一千匹官綢。
裴佶的姑夫,外廉而內貪是確定無疑的了。他有著貪官的敏感,當一朝之上,眾官一起說崔照的好話,他立刻猜測到這些官員們收了崔照的賄賂。他因此而很生氣,不是生氣國將不國,而是氣自己沒能收到賄賂。崔照來拜訪,他當然猜到崔照是來賄賂自己的,他依然還生氣,是因為崔照來得太晚,顯得他自己太不重要。他甚至不想見崔照,不要這份禮了。卻沒想到崔照送了如此厚的一份禮,便請茶,請酒,還愛屋及烏,一并要款待好崔使君的仆人、喂好崔使君的馬匹。從此后,朝堂上又多了一位堅持說崔照好話的官員。
同樣的故事,在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上,可能像天上的繁星一般,數也數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