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年春,金兵押送徽宗與欽宗二帝,及其趙氏宗室、北宋朝臣、后妃及宮女等3000余人上路北行去金國。在路上,年輕漂亮的妃子或?qū)m女,被金國女真將領(lǐng)強拉做了妻妾;年老體弱者因不堪饑餓和虐待,死了一些;沿途又留在當(dāng)?shù)仃P(guān)押囚禁了一批,到達最終囚禁地——金國五國城(黑龍江省依蘭境內(nèi))的,僅有宋徽宗、宋欽宗與朝臣、妃妾400多人。
亡國君臣路經(jīng)金國首都上京會寧府(黑龍江省阿城)時,在金廷慶勝利的獻俘大會上,蒙受了奇恥大辱。
1128年8月,金兵強令宋徽宗、欽宗父子,換穿上白衣孝服,頭戴孝帽,去到金廷開國皇帝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墓前,跪地嗑頭,哭奠請罪,請罪后被拉回京都金鑾殿里。金兵則不分被俘人男女老幼,全都強行扒下衣裳,袒露上體,再盡皆披上一張羊皮,扮成形同被獵獲的一群羔羊,然后以徽宗、欽宗父子打頭,盡率被俘人,排成一行,在眾多持弓搭箭,或高舉皮鞭的金兵的大聲怒罵下,低頭跪步,從高居金殿上的金太宗完顏吳乞買腳下爬過去。
獻俘大會開過之后,金太宗又詔令貶降宋徽宗趙佶為昏德公,宋欽宗趙桓貶降為重昏侯。爾后,這一伙原本驕奢淫逸的亡國君臣及妃妾們,都被送進五國城囚禁地關(guān)押起來。后又撥出一片可耕地,令其耕種,自勞自得自食,使其備受辛勞之苦。
1135年,54歲的宋徽宗趙佶死在五國城囚室里,尸骨被金兵丟棄荒郊,無人收斂埋葬。
宋徽宗、欽宗父子被押送金國之后,幸免被俘的宋徽宗第九子趙構(gòu)便在臨安(浙江杭州)登基,重建宋王朝,并以臨安為京都,史稱南宋王朝,趙構(gòu)史稱宋高宗。
金王朝女真貴族統(tǒng)治集團一心要進占中原大地,對宋高宗趙構(gòu)王朝依然攻城略地不止,由此金國戰(zhàn)將完顏宗弼(俗稱金將兀術(shù)),與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對陣,繼續(xù)爭戰(zhàn)于中原大地黃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廣大領(lǐng)域,歷十余年。十余年中互有勝敗。
待南宋與金國綜合國力近于平衡時,1142年(宋紹興十二年,金皇統(tǒng)二年)2月,宋高宗趙構(gòu)與金三世熙宗完顏亶簽訂了“紹興和議”,南宋向金國貢歲幣25萬兩白銀、25萬匹絹,劃定淮河為界,分主南北,雙方停戰(zhàn)和好。金熙宗則答應(yīng)將已于前年亡故五國城囚禁地的宋徽宗趙佶的靈柩送還給南宋,作為交換條件。
可是宋徽宗的尸骨早已被丟棄荒野,無處找尋了。金廷生欺瞞之心,用能工巧匠精制一口又大又好的棺材,外涂彩色厚漆,外觀極其華麗,棺內(nèi)再裝入一段硬質(zhì)木頭,釘牢實不滾動,意在增加重量,給外人以棺內(nèi)陪葬金銀貴寶之假象。
當(dāng)這口華貴的大棺材運抵南宋京都臨安城時,南宋君臣見之深感滿意,認(rèn)為金廷會“辦事”。宋高宗趙構(gòu)則身披孝子重孝服,頭戴孝帽,帶領(lǐng)趙氏宗族人等及眾多朝臣,將這口大棺材原封未動地安葬于臨安郊外的南宋永佑陵墓里,與其早亡的宋徽宗皇后合葬,宋高宗也算是盡了做兒子的孝心。迎回宋徽宗靈柩屬南宋重大國事,南宋眾朝臣與宋高宗本人卻從未有所懷疑,或看出什么破綻,足證金廷女真貴族的奸猾與巧于心計。
不知不覺過了幾年。
臨安城中有個盜墓高手,左思右想,斷定由金國運回的宋徽宗靈柩太沉重,外觀又極其華麗,棺材里必定陪葬著眾多金銀珠寶,又可能多是從北宋國中掠奪搶走的原物。這位盜墓老手經(jīng)過充分準(zhǔn)備,費時費力經(jīng)年,終于挖通了宋徽宗陵的墓道。盜墓人鑿開棺木一看,大失所望,傷心不己,只看見棺材內(nèi)有一大段抗腐爛的大木頭,一塊尸骨也沒有,哪還有什么金銀財寶。
這位盜墓人后來私下向同行述說了他的喪氣失手事,被傳揚開去,金國送回宋徽宗的靈柩是一口空棺材的歷史秘事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