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運動、蹺二郎腿、如廁看報、剛睡醒立刻下床……最近網上一則名為“10大短命生活小習慣”的微博在網友間熱傳,引起了不少人對自己生活方式的反思。數一數,看看10個短命的小習慣,你有幾個?
第1名:缺乏運動
運動不足的危害,簡直不勝枚舉。運動不足會引起肥胖,而肥胖則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等多種疾病的高危因素;缺乏運動的人還可能出現精神不振、免疫力差、易受到各種病毒、細菌的侵襲;缺乏運動的人往往多喜歡久坐,久坐會造成頸、肩、背、腰等處局部肌肉、韌帶組織的過度勞損,久而久之,很容易演變轉化成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等骨關節(jié)疾??;缺乏運動還容易出現骨質疏松,對于女性這個問題尤為嚴重,人到中老年后,一個噴嚏就可能骨折。
第2名:蹺二郎腿
這個看似舒服的小動作,會使腿部血流不順,可能引發(fā)腿部靜脈曲張或血栓塞。蹺二郎腿時,骨盆和髖關節(jié)由于長期受壓,容易酸疼,時間長了可能出現骨骼病變或肌肉勞損。此外還會導致脊椎變形,引起下背疼。人體正常脊椎從側面看應呈“S”形,而蹺二郎腿時容易彎腰駝背,久而久之,脊椎便形成“C”字形,造成腰椎與胸椎壓力分布不均。長此以往,還會壓迫到脊椎神經,引起下背疼痛。
第3名:如廁看報
很多人排便習慣不好,不把排便當“正事”,上廁所時搞“副業(yè)”——看書、看報、聽音樂。一心不能二用,當精力集中在報紙雜志的故事情節(jié)上時,勢必不夠努力排便,久而久之會造成便意消失而誘發(fā)便秘。再者,延長排便時間,容易造成肛門充血和腹壓增加,影響肛門直腸靜脈回流,從而引起痔瘡發(fā)作。
第4名:剛睡醒立刻下床
剛睡醒立刻起床對年輕人來說沒有什么問題,可對老年人可能有致命的危險。睡醒立刻起床,可能出現體位性的低血壓,讓人暈倒,發(fā)生磕碰危險,甚至會誘發(fā)心腦血管意外,甚至猝死。如果老人起床后感到頭昏眼花,并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史,睡醒后不要立即起床,要先平躺3~5分鐘,再半臥3~5分鐘,然后坐在床邊3~5分鐘,之后再慢慢站起活動。
第5名:連續(xù)使用電腦3小時以上 眼睛長時間盯著一個地方,眨眼次數僅及平時的1/3,從而減少了眼內潤滑劑的分泌。長期如此,除了會引起眼睛疲勞、重影、視力模糊,還會引發(fā)其他不適反應。操作電腦時重復、緊張的動作,會損傷某些部位的肌肉、神經、關節(jié)、肌腱等組織。除了腰背酸痛外,患上腕管綜合征者,除了手腕疼痛甚至麻痹外,這些癥狀會延伸至手掌和手指。
第6名:彎腰搬重物
給飲水機換桶裝水、抱起寶寶……彎腰提取和搬運重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極為常見。彎腰提取或搬運重物時,對腰椎間盤的壓力是非常大的,是直立抱著重物的好幾倍。當腰椎間盤用力過度時,容易出現腰椎間盤的勞損,進而可能發(fā)展為腰椎間盤突出。正確姿勢應該是先靠近重物,然后曲膝、曲髖,抱住后再站直。
第7名:用力排便
老年人過分用力排便時,可導致冠狀動脈和腦血流的改變,由于腦血流量的降低,排便時可發(fā)生昏厥,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者可能發(fā)生心絞痛、心肌梗死,高血壓者可引起腦血管意外,還可引起動脈瘤或室壁瘤的破裂、心臟附壁血栓脫落、心律失常甚至發(fā)生猝死。
第8名:喝水太少
我們人體的代謝廢物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腎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喝水少,不能及時排出的代謝廢物可能對各臟器造成損害。另外,喝水少會帶來便秘、泌尿系統結石的問題。此外,還會增大血液的黏稠度,出現心臟血管栓塞的危險也隨之增大。 每天最少喝1500毫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8杯水,這8杯水最好在一天中均勻分配。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喝水。
第9名:喜吃燙食
老火靚湯、艇仔粥、及第粥、皮蛋瘦肉粥……不少人喝湯、喝粥喜歡趁熱喝,卻不知喝滾熱的粥和茶會增加患食道癌的幾率,殊不知這個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會造成胃的機械性損傷,增加患胃癌的風險,特別是胃入口處的癌癥。吃得過熱會有損腸道和身體機能,平時多吃和體溫相近的食物,可以延緩腸胃老化,助人延年益壽。
第10名:喝過量咖啡或茶
咖啡中含有咖啡因,茶中含有茶堿,適量的咖啡和茶對身體有益,過量卻會刺激腸胃,影響睡眠。我們常喝的茶包括綠茶、紅茶、烏龍茶。這3種茶由于寒熱之性不一樣,對人體好還是不好,要看你的體質類型。對于本來就是寒性體質的人,喝太多的涼性綠茶,怕冷等癥狀會加重。
(摘自《羊城晚報》)(責編 子衿)